馮洋
最近單位風雨飄搖,人心惶惶。據說要綜合改革了,具體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樣,大家都一頭霧水,但可以明確的是,所謂的改革就是要厘清職責、減員增效,有一部分人要離開。單位領導已經傳達了指示,建議大家趕緊自謀生路、多手準備。
身在其中,真的是不禁唏噓。曾多少次安慰自己,雖然這里有種種不公平,但想著上班環境還行壓力尚小,女生找個這樣的工作,以后有寶寶了也方便照顧家里,差不多就行了。雖然有時想想,難道我一輩子就這樣度過嗎?但這種想法也就是一晃而過。
每想到“下崗”這個詞,總覺得它是屬于我們父母那代人的。20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讓多少原本在國營單位拿著鐵飯碗的人猝不及防,想著可以工作一輩子的單位,突然有一天就沒了。于個人而言,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狀態。有一部分人坐慣了辦公室,國營單位優越感已經深入骨髓,放不下面子,可能就此就斷了生路,很多從三四十歲開始做家庭婦女/男一直熬到拿退休工資的阿姨/叔叔們便是這種情況,一家人就那么將就著過了幾十年。
之前,總拿上一代人的下崗潮來警示自己。可一邊嚇自己,一邊又安慰自己,不太可能的啦,這么大這么正牌的學校,怎么可能不用人,我這個業務負責得好好的,怎么可能被下崗。沒想到的是,這一天這么快就來了,來得這么猝不及防。
不得不去思考,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能有什么是恒久不變的呢?換個角度,有這種想法,其實是否就是希望能一勞永逸呢?就像現在的社會,找個所謂有固定編制的工作,那就是鐵飯碗,只要進了單位,無論表現如何,反正單位是沒辦法炒你魷魚。從開始工作到退休,就有了一輩子的保障。如果可以有職位上的晉升,或許工作成就感還是有一些。但也有可能一輩子都只是個職員,做著同一份工作,那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老黃牛。在這樣的體制下,人的境遇并不是由工作能力、貢獻來決定的,很多個人無法把控的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命運。
當然,這里特指行政工作,這種工作沒有任何特長可言,雖說現在一般招聘門檻都要研究生學歷,其實所做的工作專科生都能做。而且做一年和做十年的區別呢,是做一年是新手,做十年算是老資歷了,但也就只能在本單位內稱老。十年后再去其他地方另找工作,估計早被日復一日重復的工作磨滅了激情、干勁,這十年所積累下來的也并不是經驗,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逐漸習慣于去聽領導的話、服從領導的指令。慢慢地,發現自己整個人都在退化,邏輯思維、語言能力、決策能力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漸漸沉溺于日復一日的穩定中了。
久而久之,這工作就真的成了鐵飯碗。因為捧著這碗飯的人,很難拋開這個再尋其他……
(摘自《中國青年》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