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最喜歡的面,就是清水煮掛面,里面臥一個雞蛋,幾片青菜。放一丁點豬油下去,青菜、面條和雞蛋的香味就都在面湯里了,再放一點鹽,鮮得燙心。生病的時候,吃不到這碗面就好不了。所以我常覺得半死不活的,每次生病都沒好全乎,心里剩一角裝著鄉愁。
白米粥的話,半筒米,一碗水的比例正好。幾碗水就是幾碗粥。煮粥分量不合適可是很麻煩的。關鍵是要查看一兩次,攪一攪。煮到正在糊但還沒有太糊,每一粒米都裂開膨脹并且米湯變白了,舀一下卻分不開米和水的程度最好吃。盛到碗里稍晾片刻,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它表面結出米皮。粥太燙令人生氣,涼了也叫人傷心。在等粥涼的時間里,要專心而虔誠。欣賞它,漸漸成為最好吃的粥。
西瓜最好吃的吃法是把籽剔得差不多,然后一大口咬下去,用舌頭把整口西瓜壓扁。很多西瓜汁一起冒出來,叫人眉開眼笑。吃西瓜的人最好是兒童,光穿著背心,整個頭都扎到西瓜里去。滿胳膊都是西瓜汁,胸口也有,連腿上也有的樣子。作為兒童像那樣吃西瓜,夏天的景象就非常完美。
有許多人把夏天吃到第一口西瓜的日子當成普通的日子一樣對待。真叫人黯然神傷!那可是夏天正式開啟的重要日子,否則它和其他的季節比起來又有什么特別的呢?
蜂蜜小麻花應該擺在桌上,略敲到碎,一小顆一小顆地吃。它應該成為一種辦公室零食。因為坐在格子間里把手一次次伸向顯示器下面的位置,不需要仔細看就可以拿到它,裝出若有所思的樣子放到嘴里,盯著電腦慢慢咀嚼。其實心里非常高興,但是別人不會知道的。這樣吃也不會顯得很奇怪。蜂蜜小麻花不是很脆,所以不會發出聲音的啦。這不是一種在家里專注地吃的東西。它只有在辦公室里最有魅力。
萵筍最好吃的時刻在火鍋里。尤其是牛肉湯的火鍋。我有一次出去玩,把自己關在酒店里哭,然后擦干眼淚去吃牛肉火鍋,獨吃四份萵筍,吃飽又回酒店去哭。感到自己水分很充足。如果很悲傷的話,要多吃點萵筍。
很多東西用手吃都比用筷子夾好吃。
很多東西小口吃都比大口吃好吃。
我覺得當和食物相處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理直氣壯。不要因為內向而無法好好地品嘗,也不要因為其他人都吃得很快就心慌,更不要因為旁邊的人大聲吧唧嘴而就此放棄。我們雖然吃得慢,但是也并沒有做錯什么,人多的情況下應該盡量地鼓起勇氣。但最好還是能獨自進食。
(摘自“京東閱讀”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