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頭
首先,我要重申一個事實:大多數情況下,標題黨總是有效的。
當一件事情人人都討厭,都看不上,但是卻屢禁不止,原因一定是因為它是有效的,而且能夠賺到錢。無論是騷擾電話、騷擾短信、垃圾郵件還是標題黨,它們的內在邏輯都是一樣的。如果500個騷擾電話打下來都不會成交一單生意,要么它早就已經消亡了,要么那單生意的單價變得極貴。相比之下,微信里的標題黨效率還要高一些,500個人看到,應該有不下50個人會打開。
打開你的手機,看看微信訂閱號的列表:所有的文章都是一文一圖的結構。圖片是公眾號Logo,萬年不變。能夠吸引人注意的,只有標題那一行字。那么,能有多少個字?14個字。在列表里,有密密麻麻的一堆標題。讀者只是在等電梯、坐公車、等上菜、蹲馬桶的時候隨手點開訂閱號列表,公眾號作者只能靠這14個字吸引讀者點開看自己的文章,因此要在這14個字里挖空心思。
當然,有人會說:為什么不起一個簡潔有力吸引人的標題?簡單來說,越短的標題越難起,對作者的中文素養要求越高。而別人中文素養那么高,為什么不去做廣告公司,為什么不去宣傳部門,非要來寫公眾號呢?我一年要寫300篇文章,你幫我想300個簡潔有力的標題出來?我都不要求你的標題必須吸引人。你能做到么?
事實上,我打賭你根本沒有仔細考慮過什么叫作好標題這件事情。在前互聯網時代,所謂的好文章的標題根本就不重要。一張報紙、一份雜志,你是買下來之后才開始翻看。文章標題好不好重要么?你都買下來了,還不是得老老實實看完。中學教科書上的范文標題又如何呢?那是你交了學費,強制指定閱讀,最后還要考試的篇目。你記得它們的標題不是因為它們足夠好,而是考不好回家棍子掄得足夠圓。
《背影》《荔枝蜜》《一件小事》《岳陽樓記》《捕蛇者說》《為了XX個階級兄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換了是公眾號起這種標題,你真會點開看啊?標題是《正面全裸》你都懶得點開看,你會點開看《背影》?看到《荔枝蜜》的標題,明顯感覺其中必有淘寶鏈接,你會點開看?《岳陽樓記》寫得再好,那是別人的游記,你才不要看別人曬照片。《為了XX個階級兄弟》,一個80后問道:“什么是階級?”一個90后問道:“等等,什么是兄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一個根本不想去的地方到一個根本懶得了解的地方,聽起來怎么都像是農家樂,謝謝,再見!
換個角度來說,所謂起個簡潔有力吸引人的標題之難,你可以參考一下電影的名字。為什么那么多電影聽聽名字就不想去看了?那可是燒掉了百萬千萬級乃至億級資金生產的商品,難道電影公司就找不到個高手起個好名字?難道就不想用個觀眾一聽見就想去電影院的名字?問題在于,他們做得到么?
所以,如果你認真鉆研一下標題的問題,就會發現出路其實非常有限。
一條路是針對手機上的讀者,努力提升標題的信息密度。在單位時間之內,讀者從標題里獲得的潛在信息越多,那么,這個標題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另一條路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路數:用一個長標題替代內容摘要,大量塞進關鍵詞,為讀者制造一個必須閱讀的理由。
這招土,但是總是有效。
不看就虧了,看了就賺了,絕密講話,職場秘籍,3億人震驚,美國人哭了,老專家揭示的秘密,全網刪除無數次……它的本質還是一種社會工程學——模仿你的親戚好友在和你分享流言蜚語、八卦消息。有時候,它精準到可怕的程度。很少有老人家能夠逃脫。
人人都在指責標題黨,但是坦白說,標題黨是人們的閱讀需求制造出來的結果。正是人們一次次點擊,一次次點贊,催生了標題黨。而且,在我看來,隨著技術的提升,標題黨們會對中文單詞再進行一輪甄別,選擇出那些最為有效,也最為誘人的單詞,用動態的方式不斷測試和調節,直到所有人都深陷其中。而我迄今為止不是個標題黨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我這個人懶,懶得構造一個誘人的標題。但是,這個世界上勤奮的人有許多,而且會有更多。
(摘自“槽邊往事”微信號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