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同森
(廣西南寧市第二中學 530029)
電場疊加是高考中的重點、難點、熱點.電場疊加問題有多種題型和多種解法,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本文對電場疊加問題解法進行歸納總結,便于學生掌握.
疊加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化為幾種簡單特殊典型情況,然后根據疊加原理進行疊加,求出復雜問題的結果.場的疊加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例1 下列選項中的各1/4圓環大小相同如圖1所示,所帶電荷量已在圖中標出,且電荷均勻分布,各1/4圓環間彼此絕緣.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最大的是( ).

圖1


圖2
例2 如圖2所示,電量為+q和-q的點電荷分別位于正方體的頂點,正方體范圍內電場強度為零的點有( ).
A.體中心、各面中心和各邊中點
B.體中心和各邊中點
C.各面中心和各邊中點
D.體中心和各面中心
解析選D.由點電荷的場強公式和疊加法可知,各面頂點上的4個點電荷在所在面的中心的合場強為零.在正方體的上面的4個電荷在體中心產生的場強是零,下面的4個電荷在體中心產生的場強也是零,所以正方體的體中心合場強一定為零.由點電荷的場強公式和疊加法可知,各邊中心的合場強不為零.選項D正確.

圖3



圖4

所謂對稱法,就是從對稱性的角度去分析物理過程,利用對稱性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利用對稱性解題,往往無需冗長的數學推導過程,就能迅速準確地解決物理問題.

圖5
例4 如圖5所示,一半徑為R的圓盤上均勻分布著電荷量為Q的電荷,在垂直于圓盤且過圓心c的軸線上有a、b、d三個點,a和b、b和c、c和d間的距離均為R,在a點處有一電荷量為q(q>0)的固定點電荷.已知b點處的場強為零,則d點處場強的大小為(k為靜電力常量)( ).

例5ab是長為l的均勻帶電細桿如圖6所示,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線上的兩點,P1、P2的位置如圖6所示.ab上電荷產生的靜電場在P1處的場強大小為E1,在P2處的場強大小為E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處的電場方向相同,E1>E2
B.兩處的電場方向相反,E1>E2
C.兩處的電場方向相同,E1 圖6 解析選D.如圖6所示由對稱性可知,P1左端桿內l/4內的電荷與P1右端l/4內的電荷在P1處的場強為零,即P1處的場強E1是由桿的右端l/2內電荷在離P1的l/4處產生的.而P2處的場強E2可看做是整個桿l在桿的右端l/4的場強,故有E2>E1,由此分析可知,兩處場強方向相反,故選項D正確. 在討論物理問題時,往往因某些物理量分布的不對稱使問題復雜化,在應用某些定理和公式直接求解時較為困難,補償法就是使一些不對稱分布問題假設在一定條件下變為對稱分布,使一些定理或公式得以直接應用,使原來很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并很方便的求解,這種方法就是補償法. 例6N(N>1)個電荷量均為q(q>0)的小球,均勻分布在半徑為R的圓周上,示意如圖7所示.若移去位于圓周上P點的一個小球,則圓心O點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____,方向____.(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 圖7 圖7 例7 一個半徑為R的絕緣球殼上均勻帶有+Q的電荷,另一個電荷量為+q的電荷放在球心O上如圖7所示,由于對稱性,點電荷受力為0.現在球殼上挖去半徑為r(r?R)的一個小圓孔,則此時置于球心的點電荷所受的力的大小為____(已知靜電力恒量為k),方向____. 圖8 例8 如圖8所示,A、B、C、D、E是半徑為R的圓周上等間距的五個點,在這些點上除A點處外各固定一個點電荷,其電量均為+q,求圓心O處場強. 極限法是把某個物理量推向極端,從而作出科學的推理分析,給出判斷或導出一般結論.該方法一般適用于題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隨條件單調變化的情況.極限法在進行某些物理過程分析時,具有獨特作用,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9 例9 一半徑為R的絕緣圓環上,均勻地帶有電荷量為Q的電荷,在垂直于圓環平面的對稱軸上有一點P,它與環心O的距離OP=L如圖9所示.靜電力常量為k,關于P點的場強E,下列四個表達式中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通過一定的分析,判斷正確的表達式是( ). 圖10 例10 如圖所示為一個內、外半徑分別為R1和R2的圓環狀均勻帶電平面,其單位面積帶電量為σ.取環面中心O為原點,以垂直于環面的軸線為x軸.設軸上任意點P到O點的距離為x,P點電場強度的大小為E.下面給出E的四個表達式(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其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此處的場強E,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定的物理分析,對下列表達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斷.根據你的判斷,E的合理表達式應為( ). 解析選B.當x→∞時,應該有E→0.對于A項而言E=4πkσ(R1-R2)≠0,故A項錯誤;對D項而言E→4πkσ故D項錯誤;當x=0時,此時要求的場強為O點的場強,由對稱性可知EO=0,對于C項而言,x=0時E為一定值,故C項錯誤.所以正確選項只能為B.
三、補償法







四、極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