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雨客
本名劉航宇。兒童文學作家,自由畫師。短篇作品見于《兒童文學》《少年文藝》《讀友》等刊物。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第六屆“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賽二等獎、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金葵花獎”等獎項。
我到了初中,才真正地開始讀到一些小說。
我上的那所初中,是一個封閉式寄宿制學校。我們班里當時每個月會訂兩本雜志,供同學們傳閱。每次傳到我手中的時候,那兩本雜志往往已經被翻得快爛了。可里面的故事真吸引人啊。有少男少女的懵懂與傾慕,有朋友間的矛盾與羈絆,有家人之間的別離與牽掛……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有一個叫“晨露微涼”的作者,寫的故事特別感人。那時候,我十三歲,單純的年紀,人生經歷少之又少,因此我感覺那些故事對自己的觸動特別大,有的故事更是看一遍哭一遍。
除了那些雜志上的小說,在學校里,我沒有讀過別的文學作品。學校里只有課本。
不過,學校每兩周會放兩天假。我就乘公交車回家,在家里靠閱讀度過那兩天。
在家里,晚上睡覺前,我的爸爸總會到我的屋子里,倚在我的床邊,給我講一會兒故事。爸爸講出來的故事,有些是他曾經聽過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編出來的——忽的飄來,忽的飄去,無拘無束,一會兒飛去天上,一會兒落回地上,一會兒掉進形形色色的人的眼睛里,一會兒藏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心中。
我喜歡聽爸爸講故事,總是說:“再講一點兒吧,再講一點兒吧。”爸爸會說:“該睡覺啦,明天接著講。”
到了高中,我上的不再是寄宿學校了。因為管理相對自由,在學校里我也會看些小說。那時候看的最多的兩份雜志,有一個登載的全是恐怖懸疑故事,另一個刊載的是幻想奇幻故事,都非常好看。可每個月只有兩本,根本不夠看。有一次,我和朋友路過一個舊書攤,發現了很多過期的雜志,就一口氣買回了許多。
上高中的時候,除了這些雜志,我還看了不少兒童文學作品。每個周末放假的時候,我有時候會去大姨家。大姨家有很多書,很多的兒童雜志、兒童故事書、漫畫和兒童小說,滿滿的一柜子。有一本兒童雜志上,當時正在連載葛冰老師的作品《誰撿了我的手》《神秘的陶羊》等等,我印象特別深刻,一直都念念不忘地想著那些因為刊期不全而缺失的內容還有結局。
等到了大學,我就更有時間看小說了。我把小時候念念不忘的那些“缺失的”故事,慢慢補全了。
2012年的一天,我躺在床上,想到過往里自己讀過和聽過的那些故事,心中突然涌出一種沖動,一種想表達的欲望。于是我拿起筆,寫下了屬于我自己的第一個故事,它叫:《月桂樹下,一家燈火》。
從那以后,我心中這種想表達的欲望有增無減,于是,我慢慢地讀,慢慢地寫,漸漸地寫出了一些東西,漸漸地成為一個故事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