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孝華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幫助學生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 以身示范,與生同讀,誘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大家知道,學生并不是對一切書籍都不感興趣,常聽到一些家長嘮叨:“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話》?偏偏喜歡‘奧特曼、武器!”事實上這樣的孩子,他們也有著強烈的閱讀的欲望,只是興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而已。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或批評,教師要以身示范,與生同讀,誘發學生閱讀興趣很重要,教師既要重教書,也要重讀書。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語文教師不僅要讀經典作品,還要多接觸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章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利用文本內容,吸引學生提高閱讀興趣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其中選編的課文,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閱讀,在閱讀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利用教材豐富的內容來吸引學生去閱讀,從而喚醒學生的閱讀興趣。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它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在導語設計、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朗讀中,以及講課過程中為加深理解而設計的閱讀中,教師要多加用心,精心設計。做得好,會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產生興趣。教師范讀課文時,可以配上好聽的音樂,老師要讀得投入,讀出感情,讀出節奏;也可播放別人的朗讀,要讓學生感受到讀的樂趣。學生自讀時,要讓學生帶著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去讀,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們語文老師都要精心設計,讓課文內容緊緊地吸引住學生去閱讀。這樣學生對閱讀就會逐漸感興趣,慢慢地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
三、利用教學技巧,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興趣
要想讓學生好好地讀書,還得利用一些教學技巧,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上的閱讀,老師從每個小組任抽一名學生,代表各自的小組讀課文,讀得好壞將代表小組的閱讀水平,并給于計分,讀得好,小組每個成員的分數都高,讀得差,小組每個成員的分數都低。這樣的任務應提前布置,給學生一定的自由閱讀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們為了給自己小組增光,都讀得可帶勁啦!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做一次“老師”,監督他人閱讀,同桌之間或者兩個同學自由結合,你給我讀,我給你讀,一個學生讀的時候,另一個學生認真聽,認真記下讀錯的地方,讀完再給予反饋,以便改正提高。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一個讀得認真,一個認真監督。還可以“開火車讀”,就是學生挨著一個一個地讀,前面一個學生站起來讀,當閱讀中出現了錯誤時就得坐下,把讀的機會讓給下一個學生,下一個學生站起來接著讀下去。這樣學生們在爭勝心理的驅動下,都想抓住機會讀個夠,個個讀得都非常認真,生怕出錯丟掉機會。學生們在各種方法的引導下,深入、認真地閱讀,逐漸地,他們會發現閱讀的樂趣,進而對閱讀產生興趣。課堂閱讀時間畢竟有限,要想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能力,還得利用好課外時間。課外閱讀是對課堂閱讀的必要補充,它具有內容豐富、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義務教育新課標也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所以,我們要利用好課外時間,讓學生做好課外閱讀。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主題活動,學生圍繞某一個主題搜集、閱讀相關材料,并明確要達到的目的,然后在班里進行評比。學生們都有爭勝心理,他們為了能在評比中獲勝,就會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充分地閱讀。還可以提前布置好下一次寫作的題目及要求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一些有關的資料,做好寫作的準備。還可以指定閱讀某本書或某一類書,明確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去閱讀。然后讓學生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出的信息多、讀出的體驗更豐富。學生們為了表現自己,利用課余時間書讀得非常用心。我們做語文教師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不斷采取適當的、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課內外時間,堅持閱讀。日積月累,閱讀量大了,知識豐富了,體驗多了,閱讀能力也就隨之提高了,閱讀興趣也就培養出來了。
四、利用教學技巧,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興趣
好奇心是學生求知欲的基礎,新奇的東西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帶著一定的情感傾向的,或是積極主動地探究,或是消極被動的接受。因此,我們教師要處處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創設情境,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去閱讀。創設教學情境,引導質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習欲望是一種發現和探索新知識的心理需求,學生的求知欲是對新知進行積極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生主觀能動的反應,是反復思索問題的強大內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疑,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創新地閱讀,獲取新知。
五、利用閱讀成果,激勵學生強化閱讀興趣
每次閱讀總會有一定的成果,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成果,利用這些閱讀成果去鼓勵學生,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閱讀時,像學生讀得熟練、錯別字少、獲得的信息多,等等,只要是學生有了進步,教師都要適時地去表揚、去鼓勵。將這些點滴、零碎的成績匯集起來,再轉化成激勵他們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我們還可以舉辦一些教學活動。學生把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在閱讀成果展示過程中受到激勵,在對比中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形成比讀趕超的良好風氣。例:要求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讀同樣的作品,還要帶著問題閱讀,讀完之后看學生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比一比看誰解決的問題多,誰的問題解決得最完整、最漂亮。再如:舉辦講故事比賽,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比比看誰講得最精彩。還可以舉辦“讀書筆記”展示會、開展“手抄報”活動和辦黑板報活動,等等,這些都是展示閱讀成果的好方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會羨慕成功者,于是,一股強大的閱讀動力就會隨之產生。當然,采取的方法不止前面所寫的這些,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不斷創新,使用靈活、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硬粩喾碌拈喿x方法也常常會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師要重視中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就必須以身示范,做到與生同讀,誘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利用文本內容,吸引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利用教學技巧,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興趣;利用教學技巧,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興趣;利用閱讀成果,激勵學生強化閱讀興趣。讓學生與書為友,在閱讀中使學生能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熏陶,張揚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