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林
[摘 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推進課堂教學發展的關鍵步驟。如何激發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值得我們初中思品教師永遠研究的課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為了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改革教學方法,使用先進教學手段,進行生活化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 初中思品教學 ; 激發學習興趣
學校開設的很多學科,思想品德課是不容易受學生喜歡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相較于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有了很大的發展,政治成分的增加,導致理論知識的內容也相應的提高了。然而對于學生而言,過多的理論知識不僅會消化不良,更會使學生產生枯燥之感。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熱愛思品課的學習,我們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
一、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了,學生能才能因喜歡教師而喜歡教師所任教的學科。在課堂中要時刻用自己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來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輕松氛圍,從而使學生自覺地走到學習中來。在教學中,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要和顏悅色,用自己的熱心與愛心,讓學生喜歡你、接納你,只有學生喜歡你、認可你才能去聽你的課,才能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用精彩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而每一學年的第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是能否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精心設計一個導入,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味”,學科的內容“有意思”,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這對以后的教學無疑會有幫助。教師應設計一個精彩而新奇的教學環境,別具一格的提問會馬上把學生的胃口吊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常用實物、圖片、故事、多媒體、播放音樂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一課《我愛我家》時,我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名字所隱含的寓意。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紛紛發言介紹自己的名字。在介紹自己和聽別人的介紹過程中,他們深深感悟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希望和愛。在此基礎上,我導入新課:“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人深切的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那么,什么是家呢?怎樣讓愛住進我家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與我一同進入了新課的教學活動。這節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益。
三、將知識問題化,激發學生學興趣
在初中思品教學中,將基礎知識問題化,一方面便于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點及線索,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處于問題情景之中,把思維直接引向問題,從而探索出更多的新問題,這樣,讓學生在探索中進入極有興趣地學習活動。這些問題的來源可以是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提出來的,也可以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發現的。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往往是通過教師自覺或不自覺的引導誘發出來的。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要善于根據每一課、每一節的內容濃縮為若干個問題。例如,在教學《可持續發展》第一框題《控制人口,提高素質》時,課前,我把課的內容概括為以下問題:(1)我國人口有什么特點?(2)我國人口面臨十分嚴峻的表現有哪些?(3)我國人口問題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4)如何有效解決我國的人口問題?(5)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什么?(6)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7)面對我國的人口國情,我們每個中國公民應該怎么做?而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理解、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學生興趣盎然的參與學習探究,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將生活事例引入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生活的事例帶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思想政治學科一直被視為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其實除了理論性之外,思想政治教學中還有較為突出的現實性。思想政治所講的是生活中個人品德的建設與發展,也將降國家現行的大政方針政策等講解給學生,總之都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在講解“青春期的煩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煩惱匿名寫出來,讓同學們一起上了解決;在講解“情緒調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調節情緒的方式方法講解給學生,并且從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進行分析。將生活實例帶入課堂,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政治學習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性,吸引學生關注到課堂本身、關注到政治。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逐漸拉近師生關系,教師的教學工作都以學生為基礎展開教學,能夠逐漸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進而樂于投入到政治學科中。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同時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把知識的內在聯系直觀而動態地展現出來,實現了抽象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化難為易,化虛為實,平面文字立體化,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使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充滿趣味性,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欲與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習“認清基本國情”這一內容時,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知識點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利用多媒體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收集了建國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的巨大的成就以及我國的不均衡發展,整體生產水平落后,科技水平不高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與視頻,使學生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同時認識到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樣的教學更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無法,貴在得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許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發現更多、更有趣、更好的方法,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效率。再如,在教學《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課時,有學生提出“改革開放帶來了貪污腐敗”這樣的片面觀點。對此,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了我國近年來查處的縣處級以上干部數量,以及周永康、徐才厚、成克杰、胡長清等高官被查處的案例,讓學生明白,貪污腐敗是我黨一直以來堅決打擊與處置的行為,并沒有因為改革開放而放松,而且這一現象隨著我國監督制度的健全以及法制程度的加快,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有效遏制。多媒體手段提供的這些生動鮮活的案例,為學生糾正自己的片面觀點、深化思想教育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每位教師引起重視,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水平,我們就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