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赤紅
[摘 要]音樂課程資源就是可進入音樂課程活動,行成音樂課程實施必要條件,并保證音樂課程教學系統進行的,可以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對于課程資源的理解過于單一,局限于教材,忽視了大量豐富、有價值資源的利用,導致教學缺乏活力。對此,應正視問題,積極改善,重新審視教學,充分挖掘資源,豐富課堂設計,以此提升課堂效率。 本文研究了高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音樂 ;課程資源; 開發策略
一、 高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原則
在高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中,主要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動態原則。面對如今快速發展的教育時代,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更改,以當前重大事件為音樂背景,讓同學們能夠感受到音樂存在的力量,從而感染到他們,讓他們能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幫助老師開發課程資源。
2.針對原則。根據當前高中生的具體情況,以他們為主要對象,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以他們的年齡為主要依據,尋找一些符合他們的課程資源,讓他們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音樂中提高審美能力,避免音樂教學成為“有名無實”的擺設。
3.高雅原則。音樂也分為很多層次,什么層次的音樂就會讓同學們變成什么層次的人,高雅的音樂當然也會讓同學們變得更加的高雅。在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采用高雅音樂進行資源開發,讓同學們的內心可以形成一種高雅的生活態度,引導他們健康發展,而這種音樂層次其實是符合音樂要求的,與其把一些沒有“正能量”和“思想”的音樂深入教學中,還不如多花時間去研究一些高雅的音樂,給同學們帶來不同層次的感想。
4.豐富原則。高中生的學習其實是很枯燥的,每天面對的幾乎都是同樣的事情,老師就需要對音樂課程資源進行豐富,了解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從心理上就得到了同學們的肯定,抓住同學們對“新鮮”音樂的特點去刺激他們的大腦,讓他們能夠從不同的旋律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韻味,盡可能不要使用同類音樂去教學,讓他們一直處于新鮮狀態。
二、 高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方法
1.開發學生資源——鼓勵參與,滿足發展需求
作為音樂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時,首先要充分認識學生,意識到其作為資源之于教學的重要性,進而積極挖掘,為其提供發揮、展示的舞臺,推動教學順利開展,以此實現雙贏。在許多學校都“臥虎藏龍”,隱藏很多音樂方面的人才,抓住這一點就可開展各種校園文化生活,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落實素質教育。
首先,要重視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為學生參與提高動力與平臺。大部分學校都設有廣播、電視、電臺、宣傳欄等媒介,對此可以充分利用,根據學生興趣開展綜合性的音樂活動,像“每日點歌”“音樂比賽”“音樂文化節”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其在實踐過程中積累學科知識,豐富體驗。其次,可以開展學生音樂活動小組,拓展其活動范圍,讓其與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討論、交流,促進音樂知識、技能的分享,實現共同的提升。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活動與實踐情況的結合,靈活調整,在處理好與課堂教學關系的同時充分考慮學生及其家長的看法,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以此才能落到實處。最后,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展音樂實踐與創造,讓其充分發揮想象實踐創作,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效激發其創造意識,讓其抓住機會盡情展示,以此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這樣一來,不僅能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其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還能充分挖掘、開發,搜集有價值的資源優化教學,完成預期的培養目標,提高教學實效。
2.開發教材資源——銜接課外,拓展活動空間
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教材不僅是音樂課程中最基本的資源,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最重要的平臺和依靠。現行的音樂教材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學科性,相比于其他輔助材料,更加嚴謹、系統,但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重其資源的開發利用,聯系地方實際充分挖掘。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減,因此滿足教學實際需要。像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音樂能力參差不齊,就要采取個性化引導,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設置難度較小的內容,重在興趣激發和情感熏陶;對于基礎扎實并具備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就要提高要求,讓其循序漸進,步步提升。其次,要注重內容的替換,根據實際靈活實施,教材中不乏民族民間音樂,這部分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對于地域較遠的學生,他們難以接受,不僅是風格上的不融合,更多的是文化差異。因此,我們就要在把握教材意圖的基礎上予以替換,以此接近學生生活層面,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最后,要注重課外資源的開發,圍繞課內主題適當拓展,一方面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其見識;另一方面彌補學校資源和設施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課堂學習完成后,可以布置開放性的作業,讓根據自身興趣搜集資料,可以上網、閱讀書籍等拓展音樂知識。閑暇的時候,可以舉辦一些家庭歌唱會、家庭歌唱比賽等,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在豐富學科體驗的同時給生活增添趣味,落實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目標。
3.合理開發校外資源
校內學到的知識校外也可以學到,但是校外的知識校內不一定能滿足,其實那種“只讀圣賢書”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了,只有不斷地深入到社會中,才能學習到更多關于人生的道理。在音樂教學中,老師也要合理地開發校外的資源,例如:在學習“豐富的民間器樂”這一章節時,老師就可以帶著同學們去樂器店看不同的樂器,讓他們能夠對不熟悉的樂器有一種真實感,能夠真正的觸摸到,然后再回學校進行樂器的講解,這樣就不會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好像是“隔著一層紗”,永遠無法觸及,只有先看到樂器,才能了解樂器的不同之處,通過這樣的校外資源開發,無非就給音樂教學帶來了福音,而同學們也能在“高壓”的學習下得到一時的放松,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趨于平靜。
三、 結論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中,老師一定要先從轉變觀念開始,掌握音樂教學的核心,然后再開發音樂的隱性課程,了解同學們的內心,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最后就是對校外資源進行開發,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讓他們的內心可以真正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寧靜,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去促進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建明.淺析高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J].音樂天地,2012,05:10-11.
[2]黃潤帶.淺談高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教師,2014,21:96.
[3]李伊.湖南省長樂山歌校本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教學實踐嘗試[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