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耘
教室里,老師有點慍怒。
“這樣一件一件簡單記事,你當作文是記賬啊!”
“寫這么多事,沒一個重點,記流水帳有什么意思?”
老師和家長經常這么評價孩子的作文,然而,他們為什么要記流水帳?這值得深思。
我們知道,一二年級是寫話練習,到三年級才開始習作,而責任心很強的語文教師和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在一二年級就要求孩子寫作文,就要求他們“寫出重點”,“把內容寫具體”……這樣的早起步高標準,給孩子帶來的是什么呢?他們感到寫不好作文,作文很難,因而害怕作文,對作文喪失信心。試想:對作文沒了信心,沒了興趣,還能寫出重點寫具體嗎?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的作文不記流水帳呢?我的作法是——
先讓孩子記記流水帳!
從接手二年級開始,我就要求他們寫日記,記下一天的事情:“我們每天記下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好嗎?”
他們就問:一件事情要寫幾句話啊?要寫多少字啊……
“只要把事情寫清楚,把句子寫通順了就行,寫多少字無所謂。”
他們聽了,感到有點奇怪,就問道:“那要記幾件事呢?”
“一天發生的事情肯定很多,當然是寫得越多越好啦。”我還告訴他們,“一件事寫一段,每段空兩格,并標上事情的序號,我們來看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于是,他們就記下當天發生的事情,什么“我作業粗心錯了,媽媽沒罵我,我趕緊訂正了。”“今天我上學沒有遲到,王雅婷遲到了”“今天,我回答對了一個問題,老師表揚我,我很高興。”“爸爸又抽煙了,媽媽跟他吵架了,我很傷心”等等。
這樣練習了一段時間,他們就感到厭煩,有好幾個同學還跑來對我說:“老師,每天記的事情這么多,沒多大意思,還不如少記一些,把有意思的事兒多寫些,不是更好嗎?”我聽了很高興,這就是我要的效果——經歷記流水賬無趣,從而離棄記流水帳。于是,我就把他們的意見拿到班上讓大家討論,他們都紛紛點頭贊同:是呀,記這么多事,沒意思;還是選有意思來寫好……
“一天那么多的事兒,該怎么選呢?”我啟發道。
他們討論起來,可都沒有具體的方法,我就告訴他們:可以隨時用一句話記下值得一寫的事情,到晚上再細細寫;或者寫之前在草稿本上,像以前一樣用關鍵的詞語一一列出事情,然后從中選取想寫的事兒……
他們聽了,臉上都露出笑容:按老師的方法,一定能選取有意思的事兒來寫……
“可是”,有同學突然問道,“就寫一件事,能寫三年級要求的字數嗎?”
他們面面相覷。見他們毫無信心的樣子,我笑了笑說:“這簡單,只要按老師的方法去做,肯定能達到字數要求。”
他們都紛紛問道:什么方法,快說啊。
瞧他們急切的樣子,我又笑笑:“這方法就是——放電影。所謂放電影,就是閉上眼睛,將要寫的事情經過在眼前像放電影一樣‘放映一遍,那些感興趣的情景慢慢放映,多‘放映幾遍,然后寫下來,這樣就能寫生動,寫具體。”
嘿,放電影,有趣!他們都點著頭互相說著。
之后,他們每天就寫一件事明顯比以前寫得生動有趣多了,當然有寫得不滿意的,我就一一指出:此處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或當時的環境等,是個“慢鏡頭”,該慢慢“放映”細細描寫,然后讓他們補充修改。這樣逐步引導,他們寫事情就不再記流水帳了。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大哲學家老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想讓人廢棄它,必須暫且抬舉它。我故意讓學生記記流水賬這類似“經歷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經一事而長一智”,如今,要是有誰的作文重點寫得不那么突出,他們就會嗤之以鼻——
“幾年級啦?還記流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