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晶
【摘 要】生物是一門具有較強實驗性的課程,其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生命跡象與生命活動規律,高中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單純的理論講述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使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識。因此開展實驗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當對此予以重視并將實驗引入到課堂上,發揮實驗的啟發作用,讓學生可以感知到到生物知識的魅力,繼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較強的學習欲望。文中將對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對策展開探究。
【關鍵詞】實驗教學;高中;生物課;應用
在新課改的帶動下,高中生物課堂也在不斷進行改革與調整。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效率會對教學質量、學生生物素養的發展造成較為直接的影響,因而提升課堂效率是尤為關鍵的。在實驗的引導下,學生的生物思維將得到極大的發展,他們會產生新的思考與想法,繼而對生物知識、現象、規律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實驗教學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一、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的課時明顯不足
高中階段各學科學習的內容與難度均有明顯的提升,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各學科的課時安排極為緊湊,同時課時分配不均的問題也較為嚴重。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往往將語數外作為主要學科,生物教學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其課時安排相對較少,且課堂教學多以理論為主,實驗課沒有機會展開。雖然新課改對生物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學內容也明顯增多,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不得不放棄實驗教學,將全部精力放在理論講述方面。
(二)課堂教學模式較為落后
教學模式落后極大的影響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了提高教學進度,教師通常將自身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扮演著權威的角色,而學生則相對被動,他們不能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也不愿意參與到實踐操作中來。雖然有時教師會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但是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度并不高,他們也沒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實驗當中,因而其實驗操作能力、理論素養的發展都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三)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不足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工作中,實驗教學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師多將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了理論方面,他們對實驗的認識與理解不足,有些教師僅僅知道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卻并不了解生物領域的新發展、新實驗,這極大的阻礙了實驗教學的有效展開。也有些教師雖然具備較強的理論教學素養,但是實驗操作經驗不足,能力較為薄弱,在實驗教學當中他們無法給予學生專業化的操作指導,這極大的影響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較為滯后
實驗能力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基礎素養之一,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生物實驗教學并不能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在課堂上實驗多以教師演示或者視頻演示的形式存在,這種教學手段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實驗操作過程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但是學生并沒有機會自主展開實驗操作,并不能親自感知實驗的樂趣,也不能扎實掌握實驗操作方法。
二、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課應用的有效對策
(一)合理安排實驗教學的課時
各院校應當積極學習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認識到生物科學在培養學生素養與能力方面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并增加實驗教學的比重。學校應當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在理論教學結束后就可以開展相關的實驗,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學校應當增加相關投入,建立專業的生物實驗室,并引進顯微鏡等專業設備,為實驗課的展開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要維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親自設計實驗方案、開展實驗操作,教師要對學生予以鼓勵與引導,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使其可以真實感受實驗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從教材內容出發,設置有價值的問題,利用問題驅動學生;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將生物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設置探究課題,讓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交流能力、生物思維以及實驗能力都將得到較好的發展。例如在質壁分離的實驗研究中,當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實驗內容以后,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讓學生深入展開探究,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任務:“探究如何簡化實驗步驟?將實驗試劑換位蔗糖溶液,實驗結果會不會發生變化?是否可以用洋蔥內表皮細胞展開實驗?”
(三)努力提升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
教師要認識到積極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積極提升自身的實驗教學能力。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實驗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親自開展實驗操作,了解各個步驟,明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學習新的生物知識以及實驗操作方法,這樣才能在實驗中對學生予以科學、有效的幫助與指導。學校則應當給予教師參與培訓與進修的機會,讓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發展。
(四)創新課堂評價方法
課堂評價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應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課堂評價方法進行創新,除了應試成績外,還應當全面考察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課堂表現,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優點的,要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這樣能夠極大的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可以對生物實驗產生興趣;同時,教師還應當將他評與互評結果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了解學生對生物實驗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真實表現,評價的結果可以作為下一階段教學工作開展的依據,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語
生物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實踐能力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課時安排較少、教學模式落后、教師的實驗能力不強,且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滯后。為了改善現狀,高中院校應當以新課標為指導對生物教學做出調整,首先應當適當增加實驗教學的課時;其次應當創新實驗教學模式;再次應當提高教師的實驗能力;最后應當創新課堂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欣.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
[2]王立艷.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02)
[3]鄧曉軍.新課程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群文天地,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