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姜盈盈,陳森森,李錦錦,張溢,李倩倩,劉巖
(長春科技學院醫藥學院,吉林長春130118)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為菊科紅花屬1~2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抗寒性強、抗旱。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18℃~20℃,發芽率85%以上,全國均有分布[1]。在當今影響全球化環境的問題中,土壤鹽堿化較為嚴重。因此,探索鹽脅迫下其種子萌發的生理指標在土地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紅花中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脂肪酸等。其中,黃酮類主要包含醌式查爾酮類化合物紅花黃色素是發揮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2]。
紅花種子由吉林農業大學田義新教授鑒定。
1.2.1 種子預處理挑選大小均勻、籽粒飽滿、種胚完整、無病害的種子,流水清洗后浸泡,讓種子充分吸水24h,其間換水1~2次。
1.2.2 發芽率的測定將處理好的種子放置在培養皿中,分別加入4個濃度的NaCl溶液各5mL,置于25±1℃的恒溫培養箱內暗培養催芽,以蒸餾水為對照,重復2次。
1.2.3 幼苗試驗紅花種子每天定期澆水100 mL。等到植株長到5cm左右,每盆定植5株,分別澆4個濃度的鹽水100 mL。蒸餾水作對照,1天處理1次,共處理3次,3次重復,繼續培養9天。
1.2.4 可溶性蛋白和葉綠素含量的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比色法。

表1鹽脅迫對紅花發芽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不同質量濃度的NaCl脅迫下,7日內的發芽率為84.5%、83.4%、82.5%、70.3%、60.5%。隨著濃度增加,發芽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發芽率在濃度大于0.6%時差異顯著;其他范圍內差異不顯著,說明鹽脅迫對紅花發芽生長的影響,濃度大于0.6%以上最嚴重,0%~0.4%為輕度影響。
由圖1可知,在不同質量濃度的NaCl脅迫下,紅花幼苗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別為 5.22mg/g、4.43mg/g、3.95mg/g、2.51 mg/g、1.61 mg/g。發現可溶性蛋白含量隨NaCl濃度的增加而降低,當NaCl濃度為0%~0.4%時,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速度較慢,幅度較緩慢。說明紅花幼苗在較低濃度的NaCl脅迫下具有一定的抗鹽性。當NaCl濃度大于0.6%時,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鹽害最為嚴重。
由圖2可知,在不同質量濃度的NaCl脅迫下,紅花幼苗的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分別為 1.24mg/g、1.03mg/g、0.85mg/g、0.71 mg/g、0.61mg/g。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紅花幼苗的葉綠素含量都在依次下降。NaCl濃度越高,葉綠素含量下降越多。紅花嫩葉的葉綠素含量在NaCl濃度大于0.2%時差異顯著。

圖1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趨勢

圖2葉綠素含量的變化趨勢
NaCl溶液可以調控紅花種子的萌發過程,濃度為0%~0.4%的NaCl溶液,發芽率和對照組相差不明顯,與多數耐鹽植物的研究相符,總體上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隨著NaCl質量濃度的升高,紅花幼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這說明作為傳統的滲透調節物質之一的可溶性蛋白,在紅花遭受低濃度鹽脅迫時,具有一定的抗鹽性。在高鹽濃度下抗鹽性表現差。
鹽脅迫下葉綠素含量的降低是導致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鹽脅迫會增強植物體內葉綠素酶的活性。實驗結果表明:NaCl濃度為0%~0.4%時,低鹽度葉綠素含量降低明顯,這與馬引利等的研究結果類似。當NaCl濃度為0.6%~0.8%時,葉片中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葉綠素含量并沒有顯著性降低,這與陳健妙等研究結果類似,說明紅花具有一定的抗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