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彬,趙自文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河南 洛陽 471009)
《中國制造2025》要求“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術標準,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管理標準體系?!敝袊圃鞓I實現信息化離不開人機智能交互,離不開大數據,離不開計量技術和計量管理系統信息化。企業沒有準確的計量,就沒有可靠的數據,就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每臺計量設備都關系到產品數據測試的質量,是保障產品質量、評價武器裝備性能、鑒定國防科技成果水平的基礎。不滿足技術要求的計量設備一旦用于科研、試驗、生產、使用等過程中,將產生嚴重隱患。因此,保證計量設備測量的可靠性與準確性至關重要。開展企業計量管理系統信息化工作,實現計量設備的全壽命周期有效管理,促進企事業單位計量管理水平提升勢在必行。
目前企業計量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與企業計量保障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隨著制造業的不斷升級發展,計量管理工作的范圍更加全面綜合,涉及到了科研、生產、質量等多部門,而目前計量管理文件在多個部門之間對接的過程不夠高效,消耗工作時間較多;②設計生產一體化和制造平臺智能化是企業生產制造的發展方向,而目前計量器具落后的管理方式與企業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③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記錄,使用紙質記錄方式不但不利于查閱和保存,也不利于節約,與企業現代化的計量管理要求不相適應。為解決以上幾點問題,開展企業計量管理系統信息化工作勢在必行。
按照質量管理體系(GJB 9001C:2016)、測量管理體系標準(GB/T 19022-2003)、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CNAS-CL01:2018)等標準的要求,結合企事業單位實際計量工作的特點,提出和建立了此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方案。
1)任務工作臺
任務工作臺中包含新任務提示和正在執行的任務。任務只要一完成即可通過網絡傳遞到下一個部門,自動成為下一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新任務。不同崗位的計量人員經授權即可使用計量管理信息化系統,使數據查詢更加方便,節約了崗位對接的時間。通過系統信息自動處理和信息流轉,實現無紙化辦公,節約管理成本。所有計量工作以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為中心開展,有助于明晰工作流程,依據相應的工作流程提醒開展對應的計量工作,可提高計量管理效率。
2)資源管理模塊
資源管理模塊的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資源管理模塊
其中,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對計量人員信息、資質、獲獎情況和發表論文情況等信息進行管理。物質資源管理模塊與計量確認模塊相通。信息資源管理模塊由應保存的信息和應保留的信息兩部分組成,包括管理手冊、組織機構及其職責和權限、程序文件、管理細則、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作業指導書、服務承諾等。外部資源管理模塊負責供方評價、合格供方名錄等內容的動態管理。
3)測量設備計量確認模塊
計量確認管理模塊的結構如圖2所示,負責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調修、動態確認管理、檢定/校準證書管理等。其輸入端與第一個模塊的測量設備管理相通,輸出端與第四個模塊“管理體系運行”的不合格測量設備管理相通。

圖2 測量設備計量確認管理模塊
4)測量過程控制管理模塊
測量過程控制管理模塊的結構如圖3所示。此模塊確保企業在用測量設備計量狀態受控,測量設備臺賬、計量標識等信息準確一致,確保測量過程100%受控,保證計量管理支持和證書符合預期要求。計量管理系統信息化應該直觀、醒目,隨時提醒相關檢定員及時完成當天的工作任務。對于測量設備合格超期、發生不合格測量設備、不合格測量過程、管理工作發生不符合項應自動提醒。

圖3 測量過程控制管理模塊
5)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塊
管理體系運行管理模塊如圖4所示,糾正措施管理應對不合格項進行事實描述,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責任人、處理狀態以及完成時間節點(日期),并填寫采取的糾正/預防措施,這些信息應傳遞至質量/技術負責人審批,對不合格項的改進效果驗證應進行跟蹤反饋。
6)監視與改進模塊
監視與改進模塊包括對測量設備管理、測量過程管理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和考核、顧客滿意度的監視、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并與測量設備計量確認、測量過程控制管理模塊聯通。

圖4 管理體系的運行管理模塊
7)數據管理模塊
數據庫維護是計量管理系統信息化中最重要的工作。數據管理模塊包括數據的錄入、分析、處理、審批、歸檔、備份、結果輸出等功能。數據分散在資源管理、計量確認、測量過程控制等各模塊中,本模塊應可以調用各模塊的數據,以便用于統計分析,并可對系統產生的大量數據及時有效地記錄、存儲、備份。

表1 企業計量管理核心流程
8)“權”的管理模塊
“權”的管理模塊負責權限的控制,經授權的人對數據才有修改權限?!皺唷钡脑O定和取消,由系統維護人員依據主管領導的書面指令進行。企業計量管理核心流程“授權對象”如表1所示。
以測量設備的管理和計量確認為例,如圖5所示。

圖5 測量設備管理和計量確認程序框圖
建設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企業的一項長期工作,通過不斷優化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內部網絡結構,提升系統運行效率和系統的可操作性,必將有力地推動計量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推進無紙化辦公、計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動態監控、資源結構優化以及計量服務手段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基礎上,可使得計量管理和計量技術服務更好地融入產品設計、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流程,并使之不斷朝著以產品的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為代表的生產制造流程去實現全面融入,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計量對質量的支撐保證作用,并推動數字化計量的早日實現。
科技要發展,計量需先行。全面實施計量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對于發揮計量工作“先行官”的作用,具有直接的支撐與推動作用。做好企事業單位計量管理工作,在保證校準、檢測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下,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構建信息化的計量管理系統,對保持企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