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哲文 林遠江
摘 要 隨著我國不斷發展的廣播電視事業,我國的廣播電視網絡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安全監控廣播電視網絡是我國廣播電視事業工作的一個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著我國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如今,我國廣播電視網絡的危險系數隨著不斷擴大的廣播電視網絡范圍而擴大,所以我國對于安全監控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文章就對廣播電視網絡監控技術展開探究。
關鍵詞 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監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TN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5-0076-02
如今,隨著不斷更新換代的科學技術,隨之不斷提升的是廣播電視網絡的傳輸方式,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涵括了數字模擬技術、無線電廣播、衛星覆蓋、并存網絡連通等方面的多元化系統模式,能夠更好更快的使我國的廣播電視網絡發展下去。如今隨著不斷擴張的廣播電視覆蓋范圍而變得更廣泛的廣播電視網絡監控,多途徑的廣播電視傳輸模式,相應的其監控系統也有所不同。為了保證我國能夠安全有效的運行廣播電視網絡,需要對監控技術不斷地進行更新升級,使廣播電視能夠得到共同發展[1]。
1 我國廣播電視安全監控技術的現狀
20世紀之前,還只是使用廣播電視網絡監控技術中較為簡單的監控方式對廣播電視進行監控,主要采用的監控只是覆蓋了部分衛星電視廣播播出的效果和質量,對本電視和地區的中短波進行開路、調頻等,當時的監控技術由于水平不高,能采用的監控方法還只有主管測評和人工檢測,工作效率極低。
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科技技術也日新月異,隨之開始不斷提高的是廣播電視網絡的監控技術水平,我國目前用來監控廣播電視網絡的技術手段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目前的自動檢測和原始的人工監控。通常情況下采用自動檢測和人工監控相結合模式的都是中央、省、直轄市的一些機構。只采用人工監控方式的是地市級的廣播電視,一些城市由于經濟較為發達,則開始采用自動檢測和人工監控共同使用的監控技術模式[2]。
由于規模不斷擴大的廣播電視網絡,隨之不斷增加的是它的復雜性,各種在網絡中應用的新設備、新技術,國家縣網、市網、省網、骨干網聯網的廣播電視,已經使我國的網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有線電視網網絡。
我國錯綜復雜的有線電視網絡情況,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技術,在數字傳輸系列中以SDH網傳輸作為主要傳輸方法的是我國的國家網和省網,SDH傳輸系統雖然是各省網的用來傳輸的基本方式,但由于生產商所生產的設備不同,所以又有MPEG-1與MPEG-2兩種格式的信源編碼在各省使用,以SDH同步數字傳輸為主要傳輸方式的市、縣網,也有PDH準同步數字傳輸。近年IP網或ATM交換傳輸網等也在許多市、縣建成;以HFC網絡為基礎的大部分本地網,各地的傳輸帶寬也不相同,300MHz到550MHz的系統在早期的各地區建設中已經建成。各地區的不少市、縣的本地網絡近年來正在建造750MHz、860MHz甚至1 000MHz的系統。
廣播電視網絡是一個多廠商產品鏈接的網絡,其特點是大規模性、復雜性、異構性,想要進行全網監視、對廣播電視網絡進行控制以及維護網絡和對其進行管理運營等工作,只有采用先進的網絡管理系統才能做到,充分發揮其網絡優勢才能可靠運行。一般情況下,采用樹形結構連接作為傳播方式的廣播電視,其用來傳輸的媒介是光纖。
廣播電視機前端的發射機發射出有廣播信號,用戶處再使用光接收機來接收有廣播信號,各家各戶所受到的信號是由分配器分配后所送入的。每個客戶端將接收的有廣播信號逐級放大后,將有廣播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再將轉化成的數字信號轉化為聲音與圖像在上電視上播放出來。容易受到攻擊往往是在最后傳輸過程中的信號,有可能會存在中斷、非法篡改、偽造等威脅,其中中斷指的是入侵者利用各種技術,使在光纖中傳播的信號停止,使用戶終端的設備無法順利接收到信號。非法篡改是指有廣播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一部分空余時間被入侵者利用,將一些違法信號插入到網絡中,目的是實現其對網絡信號的控制。偽造是在廣播電視播出的空閑時候將非法信號侵入到網絡中,顯示在用戶終端,在用戶終端播放一些違法的信息[4]。
2 廣播電視安全監控系統的功能及其管理
2.1 確認網絡中的傳輸信號
確認網絡中的傳輸信號是廣播電視監控系統的目的,檢驗其合法性,是否滿足要求,對非法信號進行識別并將其剔除。廣播電視安全監控系統主要分為監控主機、終端監控器以及數據反饋通道,監控主機的功能是識別和處理整個傳播通道信號。另外管理監測各個終端檢測器也是前段的廣播電視監控主機的功能,從而讓其實現通信功能。監控主機由管理系統、顯示器、子系統以及遠程控制系統組成。終端的信號監控器的工作是監測傳輸到末端的廣播信號,再檢測在信號前段發射時加入的信號識別號,再次監測具有合法性的信號,保證信號的合法性。
除了以上功能外,終端監控器還可以檢測記錄傳輸通道里的數據,保證出現問題時不會影響到資料的查詢,不會耽誤工作進度。終端的信號監控器發現出現問題的信號傳輸過程時,會有不同的報警信號產生,使前端用來監控廣播電視信號的主機得到提醒,實施下一步措施,對信號進行監控和記錄的信號中斷監控機器,前端的廣播電視監控主機會受到其回傳的記錄信號,這個功能因為反饋數據通道的建立從而成為可能,一般數據回傳的進行采用有線方式、數據反饋的進行采用無線方式、廣播電視網絡信號的反饋采用有線方式進行。
2.2 確保監控管理系統穩定安全
為了保證合法可靠的廣播信號在傳輸廣播電視信道里的傳播,不能只保證廣播電視監控系統的穩定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穩定安全也需要保證。監控管理系統主要從3方面對監控系統進行管理:報警并管理終端監控器、監管監控其數據、管理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權限。
在廣播電視網絡的下面有無數的終端機在同時進行工作,一旦某個終端機出現故障就會立刻被監控機器發現,報警信號就會產生。終端的信號監控機器的報警信號管理就涉及到如何做到報警信號快速相應,如何對不同的報警信號進行優先處理。有太多的設備被廣播電視網絡所涉及到,為了保證能夠良好運行這些設備以及能夠及時處理其出現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設置能夠監控管理運行狀態下設備的系統。
2.3 網絡集中式和網絡分布式管理分析
網絡集中式管理和網絡分布式管理是從大方面劃分出來的監控和管理網絡的方式。網絡集中式管理的特點是通過對整個網絡的監視,使網絡中發生的問題在第一時間被檢測出來,及時作出適當有效的決策來控制整個網絡。各節點的控制作用被網絡管理中心充分的體現出來,網管中心的集中化加強了負荷管理下的網絡鑒別能力,使全網的情況更加易于被網絡操作員掌握和觀察。同樣也有很多缺點也存在于網絡集中式管理中。
隨著各市、縣廣播電視網絡的不斷更新,不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網絡設備遍布于各市、縣,每一個網絡設備的性能不同,復雜化了網絡的集中式管理,難以實現對網絡的全面監控。
在網絡分布式的環境管理下,可以按不同設備的性能和型號、地區來布置網絡的管理設備。
廣播電視通過網絡來管理,通常核心管理的網絡中心為省級的廣播電視網絡,廣播電視網的劃分區域通常是按照市、縣和省級的光纖網絡來劃分,在每個管理區域中分布應用網絡管理,在網絡管理區域的分布應用中,負責廣播電視網絡每個區域范圍的管理任務的是每臺網絡管理設備,網絡數據的管理服務器單獨設置在各分布的網絡管理區域上,數據庫的管理是通過網絡共享來進行的,對全省廣播網絡的管理從而得到實現。
3 總結
綜上所述,已經家喻戶曉的廣播電視網絡,其衍生出來的影音設備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卻經常會出現信號被篡改、信號連接中斷以及信號遭到攔截等廣播信號傳輸問題,人民的生活質量與廣播電視的播放質量均與合法性的信號傳輸過程息息相關,因此要想提高我國的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監控技術就需要我國的有關部門進行有計劃,有條理的工作整改,為提高我國的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監控技術進行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芳.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監控技術探析[J].通訊世界,2017,2(4):92-93.
[2]馮華.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方案[J].科研,2016,3(9):157-158.
[3]劉艷.網絡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2(5):208-209.
[4]侯明浩.計算機網絡安全監控及關鍵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4(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