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幫扶畢節市七星關區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_黎秀禹 張廣為
1988年,肩負著“開發扶貧、生態建設”探索的畢節試驗區成立。同年,民盟中央結對幫扶畢節市七星關區。從此,一條統一戰線與貧困山區密切合作、同心同苦、助推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延伸開來。
露珠在花瓣上跳躍,晨曦透過薄霧灑下,經歷一夜雨水洗禮后的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干堰村顯得格外明凈。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在干堰小學二年級一班“同心助學”愛心課堂上,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給這個寧靜的村莊帶來勃勃生機。
“同心助學”愛心課堂的臨時“班主任”徐梅,是民盟江蘇省委的機關工作人員,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來到干堰小學參與“同心助學”活動。
4年前,干堰小學因為校舍陳舊、教學設備欠缺,村里的孩子只能到附近村寨的學校讀書。就在這時,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民盟天津市委、民盟廣東省委等民盟各級組織紛紛伸出援手,讓干堰小學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只是民盟中央及民盟各級組織30年來參與支持畢節市七星關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1988年,肩負著“開發扶貧、生態建設”探索的畢節試驗區成立。
同年,民盟中央“認領”七星關,七星關與民盟從此結對。
1989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的錢偉長出任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組長,率領由各民主黨派中央選派的專家教授,踏上了畢節這塊貧瘠又充滿希望的土地。
一次牽手,無限希望。從此,民盟中央和各級民盟組織在七星關區支邊扶貧的序幕開啟。
人才落地、項目落地、技術落地、資金落地……在七星關區青場鎮建立農村沼氣適用技術推廣試驗示范點,實施1500口沼氣池建設;幫助七星關區醫院實施“微天使工程”,創建腫瘤微創手術科室,提供幫扶資金2000萬元,協調北京天行健公司為區醫院捐贈價值38萬元的腦康復機;協調資金1435萬元用于新建干堰村衛生室、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雄嘎塘環湖路、民族同心廣場、通村旅游公路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等;協調引進河北連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長春堡鎮埡關村建種羊基地。
2002年6月,時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張梅穎到七星關視察“普六”工作,呼吁教育部對七星關區基礎教育給予支持。
2008年5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率領中央統戰部、國家農業部等部委主要負責人到七星關區調研,指導試驗區的發展。

自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以來,民盟各級組織就一直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幫扶重點。圖為今年4月,民盟江蘇省委到畢節市七星關區開展“同心助學”活動。(作者供圖)
2013年5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張寶文到七星關區調研并出席光匯燭光學校落成儀式。
……
30年來,遵循著“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的宗旨,費孝通、丁石孫、蔣樹聲、張寶文、陳曉光等歷任民盟中央領導數十次深入七星關區視察指導、考察調研。
“畢節試驗區建立30年來,不管是民盟中央,還是各級民盟組織,幫扶畢節試驗區的情愫始終跨越山海,一路相攜。”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貴州省委主委何力表示,民盟與七星關深厚的情誼,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濃,越來越厚。
“這是一種不分你我、真心實意的幫扶,用心之重、用情之深極為少見。”談起這些年民盟的幫扶,七星關區的干部群眾無不動容。
“扶貧先扶智”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基礎性地位,“治貧先治愚”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先導性功能,“脫貧防返貧”決定了教育扶貧的根本性作用。
教育是民盟的主要界別和優勢所在,在對畢節試驗區的幫扶中,教育扶貧已經成為民盟各級組織在畢節試驗區共同打造的一個品牌,尤其對七星關區來說,感受最深。
自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以來,民盟就一直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幫扶重點。
特別是2007年,為讓教育扶貧工作走上長期化、制度化的軌道,民盟中央向全國民盟組織和盟員發出“農村教育燭光行動”。
東部十省市民盟組織在民盟中央的安排下,在七星關區學校開展“一對一”幫扶、“名師公益大講堂”及“同心助學”等活動。
“非常感謝民盟江蘇省委的關懷,獎教金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對邊遠農村教師精神上的鼓勵。”在民盟江蘇省委教師獎勵基金頒發儀式上,獲獎教師代表張延軒如是說。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們將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在教好書的同時更注重育好人,做一名學生敬佩、家長滿意、社會尊重的人民教師。
幫扶,歷來是民盟對七星關區濃得化不開的情愫。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到脫貧攻堅,從邊遠鄉村到貧困家庭……
2011年,民盟河北省委組織專家對畢節進行調研,并與七星關區一起建設長春堡鎮埡關村寒泊羊同心基地,為當地培育特色產業體系。
該項目一期投入2000萬元,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秉承“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延長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帶動埡關村及周邊村寨貧困戶脫貧致富。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延長產業鏈”的發展思路最初是河北連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民盟盟員周連生提出來的,這也是他在埡關村建立寒泊羊同心養殖基地的初衷。
因為這個初衷,周連生與七星關區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從來到畢節的第一天起,我辦公司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自己賺錢,而是以公司為龍頭,帶動廣大父老鄉親共同發‘羊財’。”周連生說。
埡關村寒泊羊養殖示范基地采用“農業園區+合作社+支部+貧困戶”的模式運作,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牧草,減少飼養原料成本投入,有效破解了產業發展難題,是七星關區“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具體體現。
今年,為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埡關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種植狼尾草,助力更多貧困戶脫貧。
“我打算把家里的幾畝地全部種上狼尾草,等成熟后一部分直接賣給村里的寒泊羊養殖示范基地,留一部分用來自己養牛,脫貧沒問題。”埡關村村民吳鳳文說。
杜先是埡關村的一名貧困戶,家里有5口人,3個孩子在讀小學,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幾畝土地維持,致富無門。“我們這里以前以種包谷、水稻為主,產量低賣不了幾個錢,現在政府鼓勵我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參與狼尾草種植,我們不僅可以參與年底分紅,而且還能在基地務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杜先高興地說。
無論是吳鳳文、杜先這些個體,還是埡關村村民這個群體,其發展都與周連生息息相關。
談及未來,周連生表示,連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信心、有實力把埡關村寒泊羊同心養殖項目做好,讓產業扶貧真正見到實效,以產業帶動脫貧的形式為七星關區的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當好脫貧攻堅戰中的“領頭羊”,帶領群眾發“羊財”,讓周連生能堅定走下去的,除了有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使命感,更多的是身為民盟盟員的責任感。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民盟幫扶以來,畢節市七星關區一個個扶貧難題迎刃而解,一個個發展亮點競相迸發,一個個“同心”品牌孕育而生……一條統一戰線與貧困山區密切合作、同心同苦、助推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延伸向未來,“同心同德跟黨走,同心同向奔小康,同心同行謀發展”的幸福樂章響徹七星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