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身處市場經濟大海中,尤其要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牢記“不可收買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最重要最基本的“政德”。
今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人大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我認為,大家要從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市場經濟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以及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來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強調講政德、立政德的針對性和重要性。
我們黨從奪取政權到長期執政,是一場歷史考驗。從領導和駕馭計劃經濟到領導和駕馭市場經濟,也是一場歷史考驗。各級領導干部從以清貧為本色與人民群眾同患難,到以致富為追求帶領人民群眾奔小康,更是一場歷史考驗。黨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無論從宏觀調控到各項經濟活動的組織、推進和監督,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大都要參與市場經濟,而又必須防止市場經濟負面的誘惑和腐蝕。如何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又不被金錢所誘惑,做到“理財而不貪財”“賺錢而不要錢”,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的同時又不被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所腐蝕?
今天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大家都要富起來、都要“發財”。今天為“官”,也不可能空談“義”而一點都不取“利”,是要帶領大家一起“發財”、共同富裕。但領導干部自己又必須經得住“利”的考驗和誘惑,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要有眾人皆富我仍守住清貧、安于清貧的定力。在商品交換原則不斷侵蝕、利益誘惑大量涌現面前,一些黨員干部公與私的天平傾斜,官德與私德分裂,甚至連人格都扭曲了,人前做冠冕堂皇好人,人后是貪得無厭的惡鬼,成了“臺上大講馬列主義、臺下大搞拜金主義”的“兩面人”。
所以,習近平同志早在《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一書中就告誡大家,“馬克思曾經說過,‘不可收買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其實這也是最基本的為官之德。”市場經濟中,許多東西都可以收買,惟有政治道德絕對不可收買!搞“市場經濟”,絕對不是要搞“市場社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也絕對不是要使市場在社會生活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黨內生活中則更不允許其起作用!我們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身處市場經濟大海中,尤其要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牢記“不可收買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最重要最基本的“政德”。在市場經濟中,手持利益這把“雙刃劍”,身處社會這個共同體,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守底線、明晰邊界,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黨規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有所為,有所不為。
那么,在市場經濟考驗面前講政德、立政德的核心要義是什么?習總書記指出,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明大德,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習總書記強調:“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