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小婷
作為大山深處的農家子弟,馬超從小便學會了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做什么,并為此去努力、探索。

7月26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傳來喜訊,畢節一中高二學生馬超申報的6項發明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證書。六項專利分別是“一種多功能小太陽能暖風機”“一種智能噴霧風扇”“一種太陽能遙控式超聲波洗衣機”“一種多功能安全插座及插頭”“一種太陽能多功能溫控風扇”“一種自帶壓縮功能的行李箱”。這6項專利發明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研究,涉學習、生活等多領域。馬超也由此獲得清華、北大等多所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
此時,當周圍鄰居一致認為馬超“頭腦過人、與眾不同、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時,馬超似乎并不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得意:“我現在還只是高中生,這些發明都還只是生活中的小創新,沒什么特殊的。”
8月7日,記者見到馬超時,即將上高三的他正在織金縣茶店鄉桂花村移民組的家中復習,備戰高考。
“興趣很重要!我從小就很喜歡機械電器類的操作。”如所有大男孩一樣,身著白色襯衫的馬超既陽光又略帶羞澀。他回憶道,最初的操作實踐還是動手組裝玩具類的遙控車。小孩子不斷追求最新款的欲望讓他丟掉了“傳統”:“傳統的玩具車沒意思,我就喜歡自己用各種不同的工具組裝自己喜歡的車子。后來,家里的電視機壞了我也會偷偷修好。”
上高中后,得益于學校信息技術學科老師王朝清開設了《發明與創意》課程,馬超選修了該課程。之后,他便利用選修課和課余時間對自己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問題進行課題研究。
馬超說,哪怕只是一個個微小的聯想,也是深耕于平日里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與思考:“我們平常用的風扇都需要人手動開關,特別是夏天晚上,人都吹感冒了,但是早上起來風扇還開著。”他開始摸索解決諸如風扇能否實現溫控?行李箱如何縮小方便攜帶?清洗機怎么才更節能等此類生活中令人頭疼的事情,最終在王朝清老師的指導下,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農村孩子搞發明創新的障礙,榮獲6項專利。
“其實結果并不重要,享受的就是創新過程中不斷戰勝困難的過程。”雖然一舉拿下6項專利,但用馬超自己的話說,“任何一項發明沒有經歷失敗都算不上真正的發明。”
“燒壞的電路板有好多。”馬超以太陽能多功能溫控風扇為例分享道:“遇到復雜的電路和非常規電路就很容易接錯線,導致電路板燒壞。”每每此時,看到桌子上堆成小山一樣的廢棄電路板,馬超就會暫停實驗,去找一些電路方面的書來看,“一邊摸索一邊自學。無意中的靈感也會趕緊用本子記錄下來,周末再一一實驗、完善。”
與此同時,馬超又從王朝清老師的組合、合并發明、分割發明、預先反作用原理中得到啟發,借助太陽能制作風扇,并根據室溫或者車內溫度傳感器進行調控:設置一個溫度值,達到溫度之后風扇會自動工作,低于溫度值后就會自動停止。
多次改進后,太陽能多功能溫控風扇已實現第五代功能:煙霧及溫度監測、聲光報警、短信通知等。這也是馬超的第一個發明,在2017年全國信息技術創新大賽技術發明項目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金牌)和2018年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① 馬超參加2018年第33屆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受訪者供圖)

② 畢節一中高二學生馬超申報的6項發明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證書。(受訪者供圖)
“第六代研究的方向是實現煙霧和溫度雙重監測:當煙霧和溫度同時超標,就代表有火災發生,那么風扇就會在聲光報警的同時以短信和打電話的形式通知用戶。”
“當最終完成溫控風扇發明的時候,回頭來看,創新的過程中,戰勝的一個個困難猶如翻越的一座座小山,內心那種喜悅是無法言喻的,我認為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實驗,更多的是我對自我的挑戰和完善。”馬超說。
指導老師王朝清和班主任洪玉如是評價:“對于馬超來說,他如果是下定決心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論面臨多么大的困難,他也絕對不會因為畏懼而選擇放棄。”
“科學家也會有錯,因此理論在實踐中并不一定可行,要敢于質疑,并勇于解疑。”對馬超而言,發明創造或許是多元的,可以聚集各種奇思妙想,然而他身上所呈現出來的“獨立”和“自由”卻是真真切切的。
“一學期就回家一兩次。”馬超告訴記者,父親常年在外務工,母親在家經營小賣部,作為大山深處的農家子弟,他從小便學會了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做什么,并為此去努力、探索。
“我的‘偶像’是錢學森,他是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科學家。”馬超告訴記者,錢學森1934年畢業于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現在的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但自己更傾向于報考華中科技大學(有世界上第四座、中國唯一的脈沖強磁場實驗室和光電國家實驗室)機械科學與工程專業。
盡管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已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不為所動。“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高考,只有把基礎知識學透徹,考上理想的大學,才能接觸到更多高科技,這樣距離我做科學家的夢想就更近一步。”
截至目前,馬超一共陸續提交了10份專利申請書,成功獲得6項個人專利,4份正在審核中。與此同時,他還在《內燃機與配件》等刊物上發表了題為《內燃機配氣機構的技術現狀及發展探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等數十篇論文。
“感覺不能停,有想去做并且能夠做的事情是非常令人幸福的。”馬超說。
認同自我,通過超越自己實踐自我價值,馬超一直在用行動解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