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孫蕙
7月25日上午,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大田村活動廣場熱鬧不已,兩個月一次的文明行為評分活動正熱烈進行。
“張克磊165分,又是全村最高分,大家要向他學習。”
大田村黨支部書記徐代惠話音剛落,村民們熱烈的掌聲四起。
“還要對張廣提出表揚,他家里喂了20多頭豬,環境衛生卻做得很好,左鄰右舍都聞不到臭味。”
“這得感謝村里開展‘道德超市’積分活動,讓我從以前被動做好環境衛生變為主動養成習慣。”被徐代惠在這么多人面前表揚,村民張廣略顯羞澀。
“這一次評分,沒有一個村民被罰,在此要表揚所有的村民,大家繼續發揚。”徐代惠的話,再次贏得村民們的熱烈掌聲。
一場別開生面的文明行為評分活動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隨后,積分超出100分的村民拿著積分紛紛到村里的“道德超市”兌換商品,70多歲的老支書張克磊用多出的65分兌換了20斤大米,笑開了顏。
“最開始確實也是為了能到超市兌換東西想多掙點分,現在我認為讓村民們養成講道德、講文明的習慣比東西更重要。”張克磊說出了心里話。
以獎代補,以分換物。大田村村民這一福利得益于關嶺自治縣以“道德超市”引領“鄉風文明”模式的實施。
按照黨的十九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關嶺自治縣在“十鎮百村千戶”鄉風文明示范工程和“美麗庭院·整潔農家”創建活動中,針對農村存在的環境衛生差、不遵紀守法、不贍養老人、鄰里不和睦等問題,大膽創新,率先在沙營鎮試點設立“道德超市”,村民以積分可到超市換取日常生活物品。

以獎代補,以分換物。圖為沙營鎮大田村村民正在“道德超市”用積分兌換物品。(關嶺自治縣創建辦供圖)
按照要求,村民的積分獲取主要通過村支“兩委”評議組對每個家庭在“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家庭衛生、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分,每戶基礎分為100分,1分等值1元錢,通過加分、扣分后,農戶可用高于基礎分的分值到所在村委“道德超市”兌現相應物品,相反,低于100分的家庭則要被通報批評或懲罰。
“加分和扣分都是有標準的,積極參加村集體會議一次可加2分,加入村合作社的農戶每月可加2分,主動打掃串戶路、通組路加5分,搞好自家環境衛生加2分,相反,違規操辦搬家酒、升學宴、滿月酒將被扣5分,不贍養老人扣5分、打架扯皮扣5分。”指著村委會公示欄張貼的扣分標準表,沙營鎮黨委書記楊秀云說。
據楊秀云介紹,每次組織評分后,各村都會將每戶的分數進行集體公示,每年每個家庭可享受到200元左右的生活用品,洗衣、洗碗等支出費用基本不用自付,從而鼓勵更多群眾通過勤勞的雙手“掙積分”“兌獎品”,增強群眾獲得感、滿足感、自豪感,共同致力鄉村文明建設。目前,沙營鎮已在大田村、路支村等6個深度貧困村設立“道德超市”。
“通過‘道德超市’,讓貧困群眾樹立愛護環境、崇德向善的思想意識,增強群眾的成就感、榮辱感,進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真正發揮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楊秀云說。
據了解,為進一步完善“道德超市”以獎代補激勵機制,推動全縣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關嶺自治縣近日出臺了《在全縣推廣“道德超市”典型經驗的通知》,在全縣形成上下齊抓共管,以鄉村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