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萬軍
六枝特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以“四場硬仗”為抓手,全面推進脫貧攻堅落地落細落實。
盛夏七月,黔貴大地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走進六枝特區鄉村田野,獼猴桃、冰脆李、彩虹桃……掛滿枝頭,豐收在望。特別是田間地頭駐村干部奔忙的身影、農家院頭勞作的場景令人動容。
干部“走心”,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干部用情,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
六枝特區九龍社區王龍村村民李玉芳是一位五保老人,常年生病,早上起床時經常感到頭暈目眩,連衣服都穿不了,要休息幾分鐘后才能活動。
李玉芳的幫扶干部是六枝特區電視轉播臺的一名職工,曾經學過醫。得知這一情況后,幫扶干部判斷李玉芳可能患有高血壓,疑為腦梗塞癥狀,就將李玉芳帶到了醫院。
果然,到醫院一檢查,李玉芳患有腦梗塞必須住院治療,這位幫扶干部又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出院后,幫扶干部再來走訪時,李玉芳硬是把裝好的雞蛋往她手里塞,她回拒道:“您老留下雞蛋好好補身體,我會經常來看您……”
一句話,說得李玉芳眼角的淚花直打轉。

六枝特區采取“企業+易扶工坊+農戶”的方式,實現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樓下上班、樓上安居”,可解決約1000人的就近就業問題。圖為搬遷群眾在安置點附近園區的工廠工作。(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時值盛夏,六枝特區金星村宣傳部的輪戰干部奮戰正酣,今天幫助硬化庭院,明天幫助村民賣豬。當看到村主任程慧帶領村干部清理穿村而過的河溝時,村民們紛紛自發趕來幫忙。
這些,都是六枝特區廣大干部奮戰脫貧攻堅一線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六枝特區817名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輪戰干部沉下身子與村組干部一起,凝心聚力謀發展、苦干實干戰貧困,在廣大農村攪動“一池春水”。
同時,特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身先士卒做示范,廣大干部積極行動整裝奔赴一線,到貧困群眾家中拉家常、解難題、辦實事,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據統計,目前六枝特區1萬余名干部職工累計走訪14.6萬余農戶61萬余人,辦了無數的好事實事,受到群眾的廣泛贊譽。干部職工們普遍認為:“用自身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值!”
按照貴州省委、六盤水市委關于“春風行動”“夏秋攻勢”的要求,六枝特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以“四場硬仗”為抓手,大力推進脫貧攻堅落地落細落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產業調整鼓足群眾錢袋子。“春風行動”“夏秋攻勢”開展以來,全區完成茶葉提質增效5.55萬畝,種植蔬菜、食用菌等31.62萬畝;出欄生態家禽520萬羽、生豬30萬頭、肉牛3萬頭,新建特色水產養殖基地0.3萬畝。實現“三變”改革覆蓋全區18個鄉(鎮、社區)、216個村(居)、197個經營主體,整合各級資金1.37億元、企業出資2.62億元,撬動社會資金6.99億元投入“三變”改革,累計分紅金額1.18億元,實現貧困戶分紅7300萬元。
夯實基礎構筑美麗新農村。按照六枝區委“組組通戶戶連家家美”的思路,加快“組組通”建設力度。同時,采取修建標準化自來水廠房、集雨池、安裝引水管道、延伸管網供水等措施,積極解決群眾飲水困難。此外,全面實施農村改廚、改廁、改圈和房屋靚化、庭院硬化、環境美化“三改三化”工程,讓農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易地扶貧搬出一片新天地。2016年,六枝特區建成安置點6個,安置農戶1424戶6034人;2017年,建成安置點2個,安置農戶1372戶5989人;2018年,新建安置點4個,涉及農戶1067戶4574人。采取“企業+易扶工坊+農戶”的方式,實現搬遷群眾“樓下上班、樓上安居”,可解決約1000人的就近就業問題。
教育醫療織牢群眾幸福網。截至目前,六枝特區發放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19223人1136.825萬元,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擬資助3010人301萬元,落實中職免學雜費學生463名,免除區內高中、中職2017-2018學年建檔立卡學生教科書費和住宿費2678人101.8037萬元,發放2017-2018學年教育精準扶貧資助3699人651.7259萬元;完善縣鄉村三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機制,成立19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簽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6335人,簽約率75.26%,今年以來醫療補償住院建檔立卡貧困戶2926人(次),實際補償比為98%。
“四場硬仗”的深入推進,讓六枝特區城鄉面貌“脫胎換骨”,群眾收獲更多幸福感,干部獲得更高滿意度。
在六枝特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微信群里,合作社、平臺公司、超市、駐村工作組等正忙著面對面銷售產品。
中寨鄉木則村干河組冰脆李豐收,群眾盼銷路的信息在產銷對接工作微信群發布后,幾家超市負責人紛紛響應,積極打電話聯系收購。干河村民組組長左金昌激動地說:“感謝超市的支持,有了黨和政府作堅強后盾,我們脫貧的信心更足。”
為了確保脫貧攻堅高質量深入推進,六枝特區以“五先五后”攻堅法踐行“五步工作法”,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壓實脫貧攻堅責任五條意見》《六枝特區全面加強脫貧攻堅“減貧摘帽”十項措施》等文件,對抓實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進行了細化。
組建區級脫貧攻堅決勝指揮部,對脫貧攻堅的重大事項、重點工作和突出問題進行指揮和調度。各鄉(鎮、社區)成立脫貧攻堅決勝工作團,全面負責該鄉(鎮、社區)的脫貧攻堅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和責任部門分別成立部門攻堅辦,牽頭負責脫貧攻堅“十二項攻堅任務”具體落實。各村成立脫貧攻堅決勝工作隊,負責掌握群眾基礎信息變化,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承接上級決策部署,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組建1個綜合督查組,16個督導組,對脫貧攻堅進行全方位督查指導,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精細、精準。組織區、鄉、村、組四級干部聯動,對全區所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和非貧困群眾進行全覆蓋拉網式再排查,確保系統數據、檔案資料、實際情況三者統一,線上線下數據吻合。
成立13個工作專班,全面落實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把權利、責任和任務全部下放各攻堅團,全權由攻堅團統籌、協調、指揮該攻堅團的脫貧攻堅工作。
13個工作專班既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又有相互協作的工作內容。如農產品產銷對接專班既和產業發展專班聯系緊密,又和宣傳專班密不可分。宣傳專班人員到一線采訪,看到銷路困難的農特產品,會馬上和產銷對接專班進行信息交流,產銷對接專班就迅速向各平臺、超市等發布信息指令,為農特產品的暢通銷售渠道。產銷對接專班還組織開展農超、農校、農企、農醫、農批等產銷對接,推動農產品與市場有效銜接,實現“體內循環”“黔貨出山”,幫助群眾增產又增收。
脫貧、脫貧、脫貧,讓群眾過上好日子,讓鄉村發生大變化。是六枝特區廣大干部的共同目標,也是全區各族群眾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