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斌

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受到皮膚瘙癢的困擾。看上去沒有風團、丘疹、水皰,卻癢得要命。撓撓撓,全身上下都是一條條鮮紅的杠子,可還是癢、癢、癢!心情很差,睡不著覺,各種焦慮……
糖尿病遇上皮膚瘙癢,應該怎么辦?
皮膚干燥、神經損傷是發病的重要病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使得皮膚黏膜常處于慢性脫水、缺氧和營養不良的狀態,皮脂腺、汗腺分泌異常,體表干燥、皮膚彈性差、表皮纖薄,從而降低皮膚抵抗力,并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最終引起皮膚瘙癢。
因此,皮膚瘙癢癥也是某些糖尿病患者的首發癥狀。臨床上,經常碰到因皮膚瘙癢前來就診,一測血糖,原來是糖尿病在作祟。
1.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制血糖、血脂、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治療并發癥。如果空腹靜脈血糖≥11.1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9.0%,強烈建議胰島素治療!多數時候,把血糖降下來,皮膚瘙癢就會得到緩解,甚至瘙癢癥狀完全消失。
2.加強皮膚清潔、保濕潤膚護理。切忌搔抓,搔抓可使瘙癢蔓延,一旦抓起來很難控制。身體某處瘙癢時,可涂擦止癢藥物,冷水濕敷或輕輕拍打癢處止癢。洗澡頻率適度,秋、冬季可根據自身皮膚的干燥程度不同,一般一周1~3次為宜;水溫要適宜,控制在37~40攝氏度為好,不要用燙水澆淋;不要過度用毛巾搓洗皮膚;宜用中性或偏弱酸性沐浴液或浴皂;洗完澡可以搽些潤膚乳,保持皮膚濕潤。
3.如瘙癢明顯,可給予Hl受體拮抗劑: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每日1片;撲爾敏針,10毫克睡前注射;也可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靜脈給藥抗過敏。注意:不要使用糖皮質激素。
4.減少刺激。如日常適宜穿著柔軟、全棉的內衣、內褲,避免使用化纖、混紡、帶皮毛的內衣褲、毛巾、襪子等。飲食宜清淡,盡量避免吸煙、飲酒、濃茶,以及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5.如果出現皮膚破口,糖友一定不能用含激素(如復方地塞米松軟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的外用藥進行涂抹。若繼發濕疹或皮膚細菌、病毒、真菌感染,需及時請皮膚科醫生協助診治,以利于及早控制,避免惡化。千萬不要自己在家瞎琢磨。
6.自我調適,穩定情緒。相信醫生,只要配合治療,皮膚瘙癢一定能治好。
糖尿病可防可控,皮膚瘙癢也非頑癥。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重視調節血脂和防治相關并發癥,有助于減少發生皮膚瘙癢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出現皮膚瘙癢,或者皮膚病久治不愈,千萬不要輕信江湖郎中所謂的偏方,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規范檢查,避免漏診糖尿病,并及早給予相應干預,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