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月英

所謂眩暈,就是指患者頭暈眼花,站立不穩,視周圍物體模糊、旋轉,如坐船、車的自覺癥狀,還包括內耳眩暈癥、高血壓、嚴重貧血、腦震蕩、神經衰弱,某些藥物中毒,中暑及暈動病等的部分現象,中醫認為:眩暈由風火、痰濕、氣血虛弱、肝腎陰虛所致者,則表現為體胖、脘滿、胸悶,動則悸喘且眩暈加重、舌苔白膩、脈滑;氣血虛弱所致者,則表現為面色蒼白、唇淡、精疲力乏及頭昏目眩、精神不振、腰膝酸軟,遺精耳鳴等。可用下方劑:
烏豆文塘虱: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鰓及內臟),用瓦鍋文火燉熟,加油鹽、姜絲調味食用,可作佐膳。有養血補虛、滋腎等功效。適用于治療病后體弱貧血,婦女血虛之眩暈、頭痛等癥者。
天麻燉豬腩:每次用天麻10克,豬腦1個洗凈,加水適量,隔水燉熟食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祛風、開竅、通血脈、滋養鎮靜之功效。適用于肝腎陰虛之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動脈硬化及肝陰虛型高血壓病等。
枸杞子燉羊腦:每次用枸杞子30克,羊腦1個,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食用。有補肝腎、補腦安神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血虛頭痛、眩暈、癲癇等疾患。
枸杞子黃精散:取枸杞子、黃精各等量,共研為細末,每次服3~5克,每天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枸杞子紅棗煲雞蛋:每次用枸杞子20克,紅棗6枚,雞蛋2個,水適量共煲,蛋熟后去殼再放入原汁中煮10分鐘,吃蛋喝湯。有補益氣血之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之眩暈服用。
首烏當歸枸杞子燉雞:每次用首烏、當歸、枸杞子各15克,雞肉250克,水適量隔水燉之,熟后調味,吃雞肉飲湯。有養血滋肝功效。適用于治療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暈。
當歸生姜燉羊肉:每次用當歸3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溫中補血之功效。適用于治療血虛眩暈、血枯經閉等癥者。
淮山枸杞子燉豬腦:每次用豬腦1個,淮山藥30克,枸杞子10克,加水適量,隔水燉服。有滋養肝腎、補中益血等功效。適用于治療血虛眩暈、頭痛、神經衰弱等癥者。
首烏枸杞子杜仲煎:每次用何首烏、枸杞子12克、杜仲10克,水煎服,每天1劑。能滋補肝腎,用于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眼花等癥。
熟地首烏枸杞子酒:取熟地、首烏各30克,枸杞子60克,用米酒l千克浸泡7天后飲用,每次2~3湯匙,每天早晚飲用。能補益肝腎,強壯身體。適用于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眼花、勞動易疲勞等癥。
當歸補血湯:每次用當歸6克,黃芪30克,水煎內服,每天1劑。有補氣生血之功效,適用于治療氣血虛弱所致之眩暈。
人參歸脾湯:每次用人參6克,白術、黃芪、當歸、茯神、酸棗各10克,龍眼肉、遠志、木香(后下)、甘草、生姜各3克,大棗3枚,水煎服,每天1劑,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效。適用于治療氣血虛所致的眩暈者。
加味六味地黃湯:每次用熟地15克,山茱萸、茯苓、天麻各10克,丹皮、澤瀉各8克,五味子、鉤藤各6克,水煎服,每天1劑,有滋腎、平肝等功效。適用于治療肝腎陰虛所致之眩暈者。
半夏白術天麻湯:用半夏、天麻各10克,陳皮3克,茯苓15克,白術12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天1次。有健脾化濕、宣肺化痰等功效,適用于治療痰濕所致的眩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