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
【摘要】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我國商業銀行票據業務開始起步,而近幾年來,開始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票據融資市場也成為我國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票據業務不斷發展的同時,各種風險日益凸顯,信用泡沫時有顯現,犯罪分子與銀行工作人員內外勾結從事票據詐騙活動、詐騙案件屢禁不止,給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而且隨著互聯網票據理財業務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本文針對如何防范與控制票據業務風險是各商業銀行當前亟待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票據融資 風險危機 對策
一、票據的發展現狀
(一)票據市場占比現狀
央行發布的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在”金融去杠桿”的主基調下,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輪番發力,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到三季度末,貨幣資金空轉現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我國的金融業目前正處于一個轉型和發展時期。作為金融結算手段之一的銀行承兌匯票,自推廣應用以來,已成為企業的重要結算工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企業對采用銀行承兌匯票作為結算方式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票據貼現市場占比快速下降.票據承兌業務量增長緩慢。
(二)新興電子票據理財業務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票據理財也涌現出來,并且由于其低風險、較高收益而發展迅速。電子票據一是傳統票據的電子化,二是用電子信息完全取代票據,信息傳遞的過程也就是資金流動的過程。具體而言,融資企業將所持票據質押于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平臺據此設計、發布理財產品,投資者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投入的理財資金即為企業提供融資。
二、我國票據業務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內部操作風險
一般而言,有銀行金融機構的信用背書,票據業務的風險已經極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大多數票據詐騙案中,農行相關工作人員私挪票據回購貼現,然后將資金投入股市炒股。金融機構內部員工故意違背銀行內部管理制度,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是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主要來源。
(二)互聯網票據理財的風險
近年來,依托銀行承兌匯票開啟的互聯網票據理財受到廣大投資者追捧,并迅速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由于票據理財平臺監管存在“真空”地帶,平臺資質參差不齊,風控體系不完善,質押票據托管不規范,產品信息披露不全,從而暗藏諸多風險隱患。為此,需提出系統化治理方案。而且目前互聯網票據理財平臺公司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制庋、流程、風控等多方面尚不完善,特別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投資者保護力度較薄弱,容易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
(三)全國性統一的票據市場尚未形成
票據市場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市場“硬件”條件落后造成票據市場在不同地區、不同機構間割裂、透明度低,市場參與者無法充分有效對接需求,交易成本高,信息嚴重不對稱。票據市場的割裂導致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利率,既影響資源配置,也不利于貨幣政策的傳導。加上票據流轉和資金劃付脫節,很容易產生挪用票據或挪用資金的風險。同時,由于缺乏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監管部門無法及時準確地掌握真實、完整的市場數據進行監測分析。
(四)電子票據發展不完善
電子票據發展仍相對滯后,票據市場運行效率具有較大提升空間。電子票據起步發展較晚,銀行紙質票據電子化置換業務尚處于論證實驗階段,票據的簽發、承兌、背書轉讓等仍主要采用實物券形式和原始的手工交易方式。
三、完善票據發展的對策
(一)加快電子票據發展
電子票據的推出不僅能夠通過技術手段防范和規避目前紙質票據所面臨的偽假票據、時空限制等風險和不利因素。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電子票據的推廣,能夠逐步建立起票據產品鏈中各個參與者的信用活動數據庫,形咸較為完備的信用歷史記錄,為信用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而且也能提高票據市場的運營效率。
(二)完善票據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
針對金融機構內部的操作風險,完善的相關的法律規定,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而且,目前我國的《票據法》已不能完全適應電子化時代票據業務的發展,對于電子票據及商業票據等創新型票據業務沒有明確的制度保護和業務界定,因此應當逐步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制度能夠為各項業務發展和體系構建提供保障。
(三)加強互聯網票據的監管
互聯網票據理財對解決小微企業票據融資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具有積極作用,關鍵是要正確引導其發展方向,控制主要風險環節。首先,在監管規則和監管框架設計上,應堅持開放、包容的理念,在明確底線的基礎上,為互聯網票據理財業務發展預留一定空間。其次,要堅持監管規則的公平性,加強線上票據理財業務和線下銀行貼現業務的監管協同性,避免互聯網票據業務的非理性繁榮,防止監管套利。最后,保持與平臺企業和投資者的良好溝通,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和保護,對互聯網票據理財業務的關鍵風險點進行重點監控,做到防微杜漸。此外,互聯網票據平臺企業應增強合規經營意識和互聯網安全意識,加強自身經營制度建設,提升風瞼防控能力,做好投資者資料信息保密工作,提高產品信息的透明度。
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票據業務的創新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有利條件和市場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業務競爭更加激烈、業務監管更趨嚴格等主要挑戰。展望未來,票據融資將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融資結構優化調整和金融深化改革中發揮積極作用,票據基礎法律制度等市場設施有望完善發展,多元化票據業務創新和差異化經營模式將加快涌現。
參考文獻:
[1]耿志民.中國投資行為特征及其成因[J].統計與決策,2006(08):114-115.
[2]徐星發.我國的票據法律規范與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2006.
[3]肖小和,鄒江,汪辦興,構建中國票據市場體系的路徑選擇[J].金融與經濟,2012(4).
[4]王功軍.我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中的風險及防范[J].科技信息,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