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
【摘要】唐山市是我國現代工業的搖籃,改革開放之后GDP總量一直位列河北省之首。但在多年的發展之后,唐山市的產業結構問題日漸突出。本文嘗試從三個方面,對唐山市的產業結構調整提出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
唐山市作為京津冀地區的一座重要工業城市,產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與大連、青島、寧波、煙臺、蘇州等新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相比,唐山市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占34.6%;2017年輕重工業比為1:16.02,工業結構偏于“重型化”;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為6.2%,而大連為43%,青島為46%,可見唐山市這一比例明顯過低,說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緩慢。另一方面,從GDP對財政增長的貢獻率來說,2017年,寧波市的GDP是唐山市的1.39倍,財政收入卻是唐山市的3.29倍,說明唐山市GDP對財政增長的貢獻率偏低,更說明了唐山市存在“產業低端”現象,產業競爭力不強。從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來看,唐山市排在前五位的產業分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業發展基本依托本地資源,新興產業發展程度不足,同時根據產業結構的特點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足現狀來分析,更可以說明,唐山市資源型城市的特點依然明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任務仍然繁重。
1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針對唐山市產業結構的現狀,在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首先也是要調整三次產業比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三次產業由“一二三”向“三二一”演變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在未來發展中,唐山市應明確“減一、調二、進三”的產業發展思路。參照大連、青島等沿海城市三次產業結構構成,筆者認為,唐山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應提高到45%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1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業
從世界來看,金融保險業歷來是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由于很多金融機構的機構設置采取類似行政區劃的模式,使得唐山市的金融保險業發展程度一直比較有限,明顯落后于大連、青島等沿海城市。因此我市應構建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一方面鼓勵具有競爭優勢的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整合地方金融資源;另一方面鼓勵地方性金融機構發揮自身服務靈活的特點,加快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團,發展地方金融財團,不斷增強地方金融實力;此外,我市應積極爭取政策,不斷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吸引國內金融機構、國際金融大財團進入本地設立地區總部、分支機構,實現區內金融業競爭的多元化,提高區域性金融中心水平。同時著重發展包括數據處理、培訓服務、投資評估等功能的金融后臺服務業。
1.2構建布局合理、綜合競爭力強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大力推進加快曹妃甸、京唐港、空港城三個重點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的建設,構筑與產業聚集地、重點園區、重點市場和交通樞紐相聯系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充分依托我市的區位、產業和交通優勢,主動承接唐山新火車站、三女河機場、唐山港、曹妃甸港等大型物流節點的延伸。重點建設曹妃甸物流園,積極與周邊的天津港、秦皇島港溝通,以開展海港物流合作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海港經濟。把唐山灣建設成為區域性物流中心、河北省重要的物流基地。與此同時,構建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臺。有效整合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邊檢、海事、港務、外經貿、稅務、質監等部門的信息資源,不斷完善“唐山電子口岸”的建設,使通關水平和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展對全市綜合物流信息公用平臺建設的研究和探索,加快實現綜合物流信息資源的互聯共享,減少信息交流成本。
1.3推進產業區位集聚,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生態基礎
唐山市要以即將在鳳凰新城建設的中央商務區為載體和平臺,形成以金融商務服務為主的核心集群、以娛樂高檔消費為主的衍生集群、以旅游餐飲服務為主的支持集群;以各個高新技術園區為載體和平臺,形成以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為特色的服務業集群。在多樣化、多層次、網絡化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基礎上,拓展服務輻射空間,使服務價值鏈向外延伸。
2要注重調整輕重工業比例
一般來說,輕工業過輕、重工業過重,不利于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同時也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的一種表現。根據國際發展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輕重工業比一般在1:2.5左右。2017年唐山市人均GDP達到了13000美元左右,而輕重工業比例高達1:16,調整輕重產業比例失衡應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重點。對此,市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在招商引資中注重引進輕工業投資,通過行政審批手段,限制新設重工業企業,使唐山市的輕重工業比例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3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被譽為產業發展的“高地”,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標志。唐山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還明顯偏低,存在大幅度提升空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不到位、財政專項資金規模小、各級各部門落實國家、省、市配套資金不及時、重點建設項目扶持力度不夠等。《唐山科學發展示范區戰略規劃》已經提出,要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鏈,重點在電子信息、智能機械、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群體。我們認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要著力培育新型主導產業。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制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等產業,謀劃一批大項目,抓緊通過論證并編制“產業發展指引”,向社會發布,引導社會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流向新興產業。二要出臺鼓勵政策,支持開發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信息技術等重大產業技術和技術攻關,構建唐山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和平臺;鼓勵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比重。
參考文獻:
[1]李雙成.產業結構優化理論與實證研究.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3.
[2][美]F.M.謝勒.產業結構、戰略與公共政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