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生入園時,都會有一段適應期,為了減輕和降低新生入園時的分離焦慮,縮短幼兒的適應期,我根據幾年來的教育經驗和自己的知識對新入園的幼兒適應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反思和整理,認為幼兒入園的“適應期”需要通過家長、教師、幼兒三方面的溝通和共同配合,家長積極引導,幼兒園創設溫馨活潑的環境、組織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增強適應能力。
關鍵詞:幼兒入園;適應性
當今的家庭,大部分都是4—2—1組合,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媽媽共同呵護一個孩子。當幼兒從家庭走向集體,從接受所有家人的愛轉變為和別人共同分享老師的愛,從家庭更多的呵護中學習獨立自理。這一切的變化不僅是幼兒生活中的第一次重大轉折,更是對家長的一次重大考驗。如何讓幼兒主動去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減輕和降低新生入園時的焦慮程度,并疏通家長放不下的心理,讓幼兒勇敢的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幫助幼兒輕松、愉快、順利地渡過“入園關”呢?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做以下簡單的分析與討論。
一、明確上幼兒園的目的,做好幼兒心理上的準備
幼兒上幼兒園并不僅是為了減輕家長照看幼兒的負擔,也不是為了讓幼兒習得幾項技能,而是為了讓孩子走向社會,學會學習、學會與人交往、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因此,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形式,以幼兒為本,發揚崇尚自由、個性、尊重、平等的幼兒園精神。家長應該明確這樣的初衷,在入園前就引導幼兒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而不要在幼兒哭鬧時把幼兒園當作權進行威恐嚇,如“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來管你”或“爸爸媽媽要上班,沒人管你,你不去幼兒園就一個人待在家里”,“做壞事,老師會罵你。”等這些容易讓幼兒產生恐懼感和被遺棄感的話語,使幼兒造成心理壓力,導致其害怕上幼兒園,害怕老師。
二、提前感受幼兒園的環境,降低陌生的距離感
陌生的環境是造成幼兒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個剛剛進入新環境的人都有一個漸漸適應的過程。幼兒園是個集體的生活環境,集體對個人而言意味著某種約束,孩子不可能像家里那么自由。一個剛剛3歲的幼兒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有約束的新環境,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壓力,對新環境和老師感到緊張和不安,甚至對幼兒園產生逃避的心理。因此,組織幼兒入園前的適應性親子活動。例如:周末親子園、爸爸媽媽來幼兒園當老師、親子游戲等,讓家長和幼兒共同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老師、一日生活,會使家長放心,幼兒安心,從而降低家園陌生的距離感。
三、調整幼兒園環境,做到寬松、溫馨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幼兒的活動室及寢室裝點一新,讓室內的氣氛熱鬧而溫馨,舒適而美麗,有趣而生動。室外的大型玩具、蹦蹦床、向寶寶們積極開放,讓孩子們每天都有快樂的活動。另外,我們鼓勵家長讓幼兒從家中帶來玩具、圖書等。讓熟悉的玩具陪伴幼兒,從而在新環境中找到歸屬感,較快的適應新的環境。
四、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是培養幼兒集體生活能力的有效手段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活動以游戲為載體,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幼兒認識社會、理解他人、學習交往、懂得分享。
五、家園同心是鞏固幼兒適應幼兒園的有力保證
新生入園,家長迫切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情況,當把孩子交給老師,家長就對幼兒、老師充滿了疑慮。我的孩子能適應幼兒園嗎?老師會關愛自己的孩子嗎?也有部分教師會采取迅速隔離家長與幼兒的方法,關上門、拉起窗簾,剩下的便是幼兒撕心裂肺的啼哭和家長不安的偷看。因此,這個期間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個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家長要信任老師,現代的幼兒園與自己兒時的上學經驗不同,老師們更專業、教育理念更先進、教學管理更規范。大部分幼兒園都有詳細的計劃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的計劃,所以家長最先要從內心肯定、信任幼兒園的老師。同時,作為幼兒園的教師,也要考慮家長的情緒,不僅要使幼兒安全度過也要讓家長輕松著陸,家園構建溫暖大家庭,讓家長和幼兒都對集體產生信任感和歸屬感。
其次是借助網絡展示幼兒園內生活與學習,取得溝通與信任。每天,家長和老師見面的時間僅限于入園與離園的幾分鐘,家長很少有機會與老師進行心靈的交流,通過網絡讓家園溝通更密切,不僅讓家長了解了幼兒的活動,更取得了家長的信任。
最后是在平時的家訪過程中積極溝通,達到共識。把當下發生的情況以最快的時間進行溝通,互相理解支持。
總之,新入園的幼兒教育是一項細致、復雜而有創造性的工作,幼兒教師和家長要掌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的具體情況,共同配合,步調一致,采用科學、切實的方法,在寬松、快樂的環境下鼓勵幼兒愉快主動的適應,才能緩解幼兒入園的心理焦慮,使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從而增強適應力,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順利走好從家庭向幼兒園的這一難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
[2]吳持瑛.現代家庭教育指導策略[M].杭州出版社,2009.
[3]曹中平.幼兒教育心理學[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百度.幼兒教育網.
作者簡介
崇正蘭(1982—),女,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人,就職于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青龍鎮中心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努力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