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群
摘 要: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應用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陣地。因此,課堂教學必須自覺地接受創新教育思想的熏陶,把創新教育思想衍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獨特作用。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立足自主,著眼創新”,即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能力培養
歌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教育教學中,試想單一的、不變的教學模式勢必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缺乏,則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此,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營造氛圍
心理學家托蘭斯說:“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賞的環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努力去營造一個寬松和睦、敢于爭辨、敢于發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允許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和活動。并能對其微小的創造力表示贊賞。
二、從學生個性品質的創新來提升其語文創新能力
語文是一門極具思維創造性的學科。在學習中,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優越感就會完全激發其對知識的學習欲望,一旦學生想學習,就必定會進發出無限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去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欲望,注重學生創新個性品質的積極養成。而語文課堂則是開發學生潛在創新個性品質最有效的載體,下面就通過語文的課堂教學來探討幾點有關學生創新個性品質形成的幾點看法。
首先,語文課堂中,要注重學習氣氛的營造。傳統課堂教學體制使得學生在緊張的課堂氣氛下不敢言、不感思。而就是這種傳統體制的長期束縛導致學生創新思維極度匱乏,形成了懶得思、懶得想的學習習慣,讓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下手。因此,在素質教育被廣泛提倡的今天,教師應該以平和的態度、平等的觀念來積極呼喚學生微弱的自信心,讓他們在一種和諧融洽、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放開思緒去馳騁。也只有如此,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敢于思、敢于言、敢于問、敢于答,從而樹立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根源上培養學生創新的個性品質。
其次,語文教學中,要注重課堂提問的巧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各項潛能,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眾所周知,興趣是指切學習能動性的締造者。只有在語文課堂上提出具有藝術性、價值性、吸引力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巧設問題情境,并在對問題的答疑中著重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半功倍的高效催化劑。
最后,語文課堂中,要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課文是整個教學過程得以開始的重要導線,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理解,實現對文章內容、情節、思維的再創造。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差異、不同的情感理念、不同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時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答案,同時鼓勵他們獨特的思維、個性的充分發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品質就必須在教學中給“求異”留出充分的余地,讓學生能抓住論點的關鍵之處,引導學生積極在求異中創新,從而養成個性的思維理念模式。
三、激發想象,讓學生在想象中提高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化的源泉。”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想象能力,要學好語文,我們就必須把靜態的、平面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生活具象,從而不斷發展學生的創造和想象力。比如教學《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教師為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情感,可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內容,并且用具體形象的語言表述出來。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了香爐峰上云霧繚繞,一條很長的瀑布飛快地流下來。”有的則說:“香爐峰上花草樹木可真多啊,各色的花草競相開放,招來了各色的小蝴蝶,可忙壞了辛勤的小蜜蜂。”聽完學生們用有感情的語言描述他們富有創意的想象后,教師則要“趁熱打鐵”,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所想象的畫面寫下來,這無疑將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活動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即“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知識的探索精神,培養重新組合知識的綜合能力,準備首創前所未有事物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與現實實際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創造性學習,同樣我們也應該注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現實的訓練中,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讓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策略進行探討的時候,應該從在教學方式、教學目的、教學理念以及鞏固知識點等這些方面進行改變和研究。同時為了提高小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將信息技術和生活素材都引進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熱情,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中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
參考文獻
[1]呂月華.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及方法[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2,10.
[2]王麗梅.啟動思維與個性,提升小學語文中的創新能力[J].教育科學,2013,03.
[3]申紅志.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金色年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