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寧
【摘要】織品印花由于織物面料、印花工藝、印花圖案、印花設備等原因,會使分色描稿的紋樣輪廓與印花后的紋樣輪廓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描稿時不能正確地把握這種變化,就會出現不需要的印花第三色或留白現象,使印花不符合花樣原稿精神。所以在分色描稿中,需要采用分線、反分線、借線(合線)等方法來處理花樣輪廓的縮放線。現在印花描稿通常采用計算機描稿。描稿縮放線以點數為計量單位,1mm約等于11.8個點。計算機描稿的點數計算相對于手工描稿憑經驗縮放,大大提高了準確性和效率性。
【關鍵詞】印花 縮放線 織物
一、描稿縮放線的分類
1.分線
分線是為了避免鄰接兩色的色漿印花后滲化而產生第三色,將兩色鄰接部位的輪廓線各自或其中一色向內收縮一定距離。收縮距離要依據印花設備、印花工藝、花型面積、織物面料、色漿茹度、印花操作等到因素來定。分線有小分線,大分線之分。分線的采用對印花企業的生產能力要求較高,多數花樣描稿不采用分線。
2.反分線
反分線是將印花兩色鄰接部位的輪廓線稍稍重疊的一種描稿方法,即將淺色花紋的輪廓線伸入按作重疊。印花描稿是從深色開始,依次由深入淺描繪花樣各套色。一般的情況下,反分線在這個過程中一色壓一色也就在把握中了。兩色相壓時要掌握好放線的點數。反分線由于較容易做到印花對花準確,所以印花描稿運用較多。印花廠家基本上都是采用反分線描稿。但反分線不適用于兩種色漿重疊后會相互破壞或產生第三色的印花描稿。
3.借線(合線)
借線(合線)也稱共線,是將兩色鄰接位的輪廓線重合為一的處理方法,即將淺色花紋輪廓線與深色花紋輪廓線,在鄰接處重合為一共用的一根線。借線對印花的生產能力要求較高。
二、描稿縮放線與印花織物的關系
印花坯布的吸濕性對印花色漿的滲透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要根據織物的材質、厚薄、表面光潔程度、組織緊密程度以及幅寬等因素確定描稿縮放線。常理收縮的深色花紋輪廓線內一定距離,使兩色稍作重疊。印花描稿是從深色開始,依次由深入淺描繪花樣各套色。一般的情況下,反分線在這個過程中一色壓一色也就在把握中了。兩色相壓時要掌握好放線的點數。反分線由于較容易做到印花對花準確,所以印花描稿運用較多。
三、描稿縮放線與印花工藝的關系
1.染料直接印花
染料印花的著色是印制、烘干后在汽蒸條件下進行的。汽蒸時印花漿膜吸收水分,染料從漿膜中上染到纖維內部(上染的過程伴隨著染料的擴散),印制時由于色漿相互滲移、搭色或溢漿,因此需要根據花型面積大小,在描稿過程中做適當的收縮。分線的花型輪廓大約收縮0.15 mm,相當于2個縮收點。線條和點子過密處要適當抽稀。染料直接印花中的快磺素印花,由于色漿處移滲化較小,則描樣不宜收縮過多,一般線條收縮情況較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工藝小。
2.涂料直接印花
涂料印花的著色機理與染料不同,它是通過印花茹合劑將顏料茹附于纖維表面而實現著色的,不存在汽蒸發色的過程,加上涂料中的增稠劑流變性,印花花紋輪廓擴滲比染料直接印花要小,描稿收縮量自然要比染料印花要小。(1)印花涂料的濃稠度,是描稿縮放線應注意的;(2)發泡印花描稿要留有發泡漿膨脹的余地;(3)變色印花涂料與其他涂料共同印花時,應在花型結構上盡量分開,防止變色與不變色重疊產生第三色,影響花型整體效果。
3.防印印花
對花要求較高的印花,有時采用防印印花,即在先印花紋的色漿中加入能防止后印花紋色漿著色的防染劑,而防染劑對先印色漿中染料的上色沒有影響。防印描稿花型邊緣不縮放,按原樣描繪,也可采用大留地位小罩印的描法,以防花型露白。
4.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是在染過色的織物上,用拔染漿將地色破壞而獲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花紋,前者稱為拔白,后者稱為色拔。拔染印花工藝,描稿與直接印花工藝基本相同,僅花型輪廓要求收縮0.1-0.2mm。
5.防染印花
防染印花是在織物上預先印上某種能夠防止地色染料上染的防染劑,以防止花紋上染的一種印花工藝,防染印花有白花防染和色花防染兩種。防染印花描稿要求與拔染印花一樣。
6.爛花印花
爛花系利用兩種具有不同耐酸性的纖維混紡織物,經過酸性爛花漿印花與化學加工整理后,將不耐酸的天然纖維部分爛去,露出耐酸的化學纖維部分,形成具有晶瑩透明的花型。描稿時應注意將過小的點、線、面放大或歸并,以防止爛花時出現丟花、花型輪廓線滲化等弊病。對于爛、印結合的花型,在爛花與印花部位接線處應留有適當的間隙,以防止爛印時爛漿與印花漿的滲合,破壞爛印花型的完整。爛花描稿要注意線條光滑,使爛花后花型輪廓光滑美觀。
7.罩印
色與色重疊的印花方法稱為罩印。罩印是解決印花對花不準確的一種方法,分花罩地、花罩花、滿地罩印、局部罩印等。把地色蓋住不受地色影響和與地色混合形成疊印第三色,是罩印的兩種方法。罩印的色漿中也可以加入拔染劑、防染劑,以獲得防印、拔印的效果。罩印的紋樣在分色描稿時,一般可以不做縮放,按原稿描稿即可。
四、描稿縮放線與印花圖案的關系
為保證印花時輪廓清晰,各色之間應嚴格控制描稿收放量,使各色溢漿后滲化至最合適的位置。描稿縮放的主要依據之一是花型面積的大小和色澤深淺。
印花描稿一般從深色開始,然后根據花樣搭色情況,按照深、中、淺次序,掌握由淺罩深的原則,深收淺放。深色的花型輪廓收縮量應較大些。
同類色描稿,泛指色性差別不大的深淺色套色印花分色描稿,如:紅與妃、綠與黃、紅與橙、橙與黃等色澤互相搭界時不易產生第三色,可將淺色花型嵌入深色花型內0.2mm左右,使其相互連接處色澤均勻,花型色彩柔和,層次豐滿。對花精度要求較高的大花型,反分線可大些,搭色可多些。但圓網印花疊色過多易產生拖版,因此多疊色應盡量避免。
對比色描稿,泛指色性差別較大的套色印花。對比色的描稿,尤其是深淺差別不大的對比色套印更容易產生第三色,如紅與綠、橙與紫等。為使其不產生第三色或不可接受的第三色現象出現,描稿時要考慮用分線或共線處理兩色的接觸,使搭色處盡可能地小。
參考文獻:
[1]謝芳菲.織物陽離子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08.
[2]黃興山.芳綸的性能、應用和生產[J].化工時刊,2002(12):1-5.
[3]沃丁柱.復合材料大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