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梅 王靜
【摘要】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進行臨床實習,除了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的學習以外,應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學生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提倡學生以人為本,唯有如此,當學生走向社會,面向患者才能適應醫學發展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要求,適應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要求。
【關鍵詞】醫學檢驗 臨床實習 人文素質
醫學檢驗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實習是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密切聯系臨床實際,也是學生成長為檢驗技師的重要階段。醫學在本質上具有二重性,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人學,需要人文滋養,所以對臨床實習學生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我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起步較晚,隨著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迅速發展,醫學檢驗在臨床疾病的診斷、療效評價、愈后判斷、疾病預防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方面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掌握醫學檢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醫學和服務理念,加強對社會、心理、行為方面的認知能力,將有利于提高學生實習質量,增強學生的工作熱情和社會服務意識。
1 在臨床實習中加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醫學人文素養教育包括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學、醫學社會學、醫學法學、醫學心理學等醫學人文學科的教育,應全面提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臨床實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可以使醫學生能夠更好的學會如何走向社會,如何跟患者、患者家屬溝通,以及如何在同事之間進行溝通,正確認識自身、社會,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正確認識和處理醫患等人際關系。
2 醫學檢驗學生臨床實習人文素養教育面臨的問題
2.1 社會、學校、學生對人文素養重視不夠
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在短時間內難以準確評價畢業生的素質和品行,只能以學科成績等專業成績作為單位選人的依據。隨著醫學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導致臨床實習資源變得緊張,學生實習效果有下滑的趨勢;學校需要通過畢業生就業率來獲得信譽和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學生自身對人文素養要求不高,或者即使有對自身的要求,卻迫于社會壓力無暇顧及或本身也無從下手。這三方面導致學生學習的功利性增強,使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面臨邊緣化。
2.2 實習帶教老師在人文素養教育方面的不足、對學生要求不高
由于醫院以救死扶傷為主,盡管實習帶教老師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缺乏教書育人的基礎,沒有課堂教學經驗和受正規化帶教培訓,在實習帶教中,只注重授業解惑,不注重傳道;甚至有極少數帶習帶教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職業道德及個人修養較差,工作作風散漫,不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2.3 實習基地對人文素養教育重視不夠
大部分實習醫院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習生在臨床階段的實習考核評價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患者評價沒有包括在內,也就是忽視對學生人文教育、醫德教育和溝通能力的考查,致使學生對于人文素養教育不重視,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解醫療設備、學習檢驗專業新知識和新技術,注重檢驗基本知識的實際應用方面;甚至實習醫院實習出科前無出科考核制度,缺乏實習效果的反饋及評價。
3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臨床實習人文素養的提升途徑
3.1 完善人文課程的設置,提高學生對人文素養的要求,讓人文素養教育、醫德教育成為醫學教育的一種常態
與醫學檢驗知識和技能一樣,學生的人文知識需要從頭開始。作為醫學院校要改革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增加人文課程比重,提升人文素質教育質量。增加醫學人文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和醫學行為學等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并設置為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到社區、農村走訪、義診、提供醫療咨詢、進行社會調查等,使學生體察民眾疾苦和需求,增強仁愛之心,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3.2 實習帶教老師要為人師表,要把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到日常的臨床教學中去
臨床實習階段帶教老師對實習學生的影響最大也最為直接。學校和實習醫院須優選帶教老師,優秀的帶教老師不僅在醫學檢驗知識和技能方面,也要在人格魅力、溝通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等方面對學生熏陶感染,為學生示范。同時,帶教老師應意識到帶教責任,重視自身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并重視對實習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帶教老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醫學人文方面的書籍、電影,并與學生進行醫學人文素質方面的討論。帶教老師應隨時就學生每天實習過程中接觸到實際情況進行有意識的人文素質教育,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要將人文素質教學納入實習帶教教師基本工作量計算和業績考核,作為教師評優、職稱評定的重要指標。這樣他們可以從治學成才、學科發展、職業生涯、社會經歷和人生感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增強教育效果。
3.3 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加強實習基地對人文素養教育的考核工作
實習醫院應系統地開展與人文教育相關的醫療糾紛、醫患關系問題、醫德與醫術關系問題、新醫改方案和醫療事故等分析;開展醫學人文專題講座等吸引學生參與并互動起來,使學生學會視患者為親人,溫和耐心地提供服務,尊重患者隱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學會不僅從醫學角度也要從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解決醫療問題。
當然,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學校、實習單位必須把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制度建設的范疇,學生出科綜合考核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成績還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表現。
總之,在應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面臨的嚴峻挑戰時,必須創新人才培養觀念,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創新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唯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醫學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適應社會對醫療人員及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和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