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珺
摘 要:柯達伊指出:“一個五音不全的孩子就等于身體殘疾,如果音樂教師不在孩子十三歲之前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音準概念,其實就是一種犯罪。”小學一、二年級對于小學教學階段來說是一個重要而且關鍵的時期。我們探究運用柯達伊教學法來解決歌唱教學中學生音準問題,來提高歌唱教學的質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有能力準確地唱出美好的歌聲。
關鍵詞:低段學生;音準;方法和策略
孩子建立樂感的最佳年齡是3~6歲。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的本國正規的音樂教育就是在3歲開始進行系統的音樂教育,而我國一般是小學階段開始比較系統進行音樂啟蒙教育。作為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師針對我國教育的現狀,只能抓住孩子學習音樂的第二個關鍵期就是7~13歲,培養學生內心的音樂感覺(音準、節奏等),使其建立本身的音準概念,這對一個孩子終身學習音樂都是有關鍵的意義。
一、直視:小學低年級學生歌唱中音準的現狀
低年級學生天生好動、好奇、想象力和創造力極其豐富,善于表現自己,情感表達比較外在而直接。思維方式以感性思維為主,理性思維的能力較弱。
調查分析,由于幼兒園音樂教育不夠系統、規范,家庭音樂教育的欠缺。
數據表明一年級入學前的學生67.3%嚴重五音不全,21.7%有一定的音準問題,只有10.8%的學生音準良好。這里10.8%的孩子中有8%的孩子是從小接受音樂學習與熏陶的。
二、分析:影響學生音準問題的原因
為了提高學生的歌唱音準,我們對學生出現音準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缺乏音樂環境、不良歌唱情緒、錯誤的發聲方法、特殊的嗓音等原因導致音準問題的出現,只有發現問題的根源才能進行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運用相應的訓練方法。
1.不良情緒影響音準問題
情緒影響人對聲音、氣息的控制。性格內向的學生在演唱時情緒緊張、害羞。這樣的情緒會造成音準偏低的現象。而過于自信的兒童可能又會唱得太高太響,造成音準偏低的現象。
2.錯誤的發聲方法導致學生音準偏差
美好地歌唱與正確的發聲方法的緊密相連的。由于低年級學生沒有任何聲樂訓練,他們不知道運用正卻確演唱方法,經常用自己的大白嗓(真聲)唱歌。會出現低音曲喊叫和高音區跑調的現象。低年級學生真聲的音域最高只能到小字一組的a至小字二組的c,超過這個范圍學生只能用降低音高的方法,勉強演唱,導致歌唱音準的偏差。
3.特殊音色的兒童出現的音準問題
一些兒童的聲音低沉或音色特殊,他們也因為和別人聲音不一樣導致他們不敢歌唱。他們只在有限的調式上可以準確地演唱,過高或過低的音調都讓其很難唱準音。
三、探究:運用柯達伊教學法提高小學生歌唱音準
1.用聆聽的方法來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我采用了游戲的方法來吸引學生聆聽音高。
(1)聽單音模唱:聽琴聲,教師彈單音,學生用“a”母音模唱,教師進行手勢打分評判。或者由教師模唱,學生用“√”、“×”的手勢進行評判,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專注聆聽,也有利于形成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
(2)教師彈出標準音“6”,以小組為單位,以“開火車”的方式進行逐個聽音唱出唱名,進行小組間的音準競賽。
(3)結合歌曲做游戲,比如在新學了“3、5”兩個音之后,結合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做律動游戲,聽到旋律中出現“3、5”兩個音的時候,“5”音做手掌張開的動作,“3”音做手掌握拳的動作,學生的動作不僅模仿了金星閃爍的形象,更讓學生認真地聆聽了“3、5”的音高。
(4)用上行音階表示起立,下行音階表示坐下,快速的上、下行音階表示快速的起立、坐下。
(5)師生問好歌可以加入角色扮演和情緒的區別:如老師的問好可以是快樂的,也可以是優美的,從而進行改變速度和移調的練習。
(6)課堂中的很多活動和規則都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示,比如有《姿勢歌》《安靜歌》《排隊歌》,每一項活動都用音樂的形式來進行提示,學生要聽音樂做出快速準確的反應。
2.運用柯爾文手勢培養準確的音高概念
運用手勢歌唱,是練習音準的一個極好的方法。課堂上,我借鑒了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理解音級之間的高低關系。
初步練習時,可以只使用少量音級,先從“3、5”開始,采用全音符時值,稍慢的速度,避免困難節奏的干擾。在初步掌握了“3、5”的音高后可以逐步加入“1”的音高練習,整個過程不斷地加入新的音符,如:35→135→12356→12345671。練習時看著教師的手勢歌唱,不僅可以擺脫學生對于樂器音高的依賴,還可以通過教師手勢的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每個音的高低關系,使抽象的音高關系變得更直觀、形象,有助于學生感覺音程關系。需要時,教師還可以用手勢暗示,在音級位置上做細微的升高或降低的調整動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準的敏感程度。
柯達伊指出:“一個五音不全的孩子就等于身體殘疾,如果音樂教師不在孩子十三歲之前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音準概念,其實就是一種犯罪。”提高音準的方法的研究就是對孩子一輩子負責任。但掌握音準雖是一個長期、綜合的過程,教師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的態度,適當的方法對改善和提高學生音準方法進行堅忍不拔地探索和追求,就一定能找到合理、科學、有效克服“走調”的毛病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吳斌主編.中國音樂教育[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