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英
實錄片斷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誰知道我們陡水是什么樣地方?
生1:山清水秀,鳳景迷人。
生2:風景旅游區。
師:每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是旅游旺季,來陡水旅游的人特別多,為方便旅客,小明家在壩面開了一家飲料店,大家看一看有哪些飲料,貨架上各有多少瓶?
生1:有礦泉水、鮮橙多、健力寶、椰子汁。
生2:礦泉水20瓶、鮮橙多12瓶、健力寶18瓶、椰子汁10瓶。
師生共同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師:這里有多少瓶飲料?一共多少種?統計表分成幾欄?各是什么?
生:這里有60瓶,一共4種,統計表分成兩欄,一是飲料種類,二是飲料瓶數。
師: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幾瓶飲料?
生: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2瓶。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師:我們用數一數方法收集在貨架上靜止的飲料瓶數,但有的時候收集數據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逐個收集和積累。板書:數據的收集。
1.數據的收集
讓學生觀察幾個學生模擬游客到小明店里買飲料并讓其余學生統計(學生統計失敗)。
師:為什么無法統計?你有什么感覺?
生:太快,不知道統計的方法。
學生4個人一小組合作,討論統計方法,并分好工,讓學生分組統計小明店1小時游客購買飲料情況,學生扮游客模擬購買。
學生匯報統計結果。
生1:匯報小組分工情況。
生2:先寫出飲料名稱,在后面寫1、2、3、4……
生2、在飲料名稱后畫000000……
生3、在飲料名稱后寫111111……
生4:用畫正字方法:正……
師生評議指出用劃“正”字的方法收集隨機出現的數據又快又準。
出示用劃“正”字方法收集數據的步驟。
2.數據的整理
為了清楚地表示我們收集的數據,需要對收集數據加以整理。板書:和整理。
師生共同把收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條形統計圖。
師:從統計表中,條形統計圖中你能想到什么?知道什么?
生1:這1小時共賣了78瓶飲料。
生2:礦泉水賣了最多40瓶,椰子汁賣了最少6瓶。
生3:告訴店主多進些礦泉水,少調些椰子汁。
生4:憑空飲料瓶來購飲料,每瓶優惠3角錢。
三、自學課本
思考:①原始數據與數據統計表有什么不同?②你還能想到什么?③制作統計表,條形統計圖要注意什么?
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四、用統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2000年奧運會中國金牌統計情況。
五、作業
完成P47:1、2、3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始終。注重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本節課的教學注重體現以學生發展為理念,力求將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于課堂教學中有效整合。其次,這節課的設計,我考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環保意識,愛國主義教育,設計多種教學策略,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開放課堂,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創設小明家開飲料店教學情境,由靜態統計上升到動態統計,讓學生在探索中去思考、體驗,發現一個人單獨統計無法完成,點燃學生合作的欲望,得出用劃“正”字法收集數據據又快又準,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共同發展過程。但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效率方面自己須知強探究,使現代教育技術盡早為數學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