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如
摘 要:本文以二氧化碳性質方面的內容為例,圍繞初中化學學科中的問題化作業設計進行討論,并對相關內容加以敘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問題;作業;設計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初中化學學科在課堂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實踐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在作業設計方面卻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教師還是比較習慣使用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訓練。而化學作業本身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學生預習和復習,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并使教師明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升化學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正因如此,需要初中化學教師針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淺析問題化作業
(一)問題化作業的基本概念
所謂問題化作業,其實就是從問題入手,由教師精心設計的作業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拓展性,且能夠將化學內容進行有效的串聯,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將其中的問題發現和解決,從中獲得成就感,使其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可以主動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以此來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設計問題化主業的要點
在對問題化作業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作業中的問題群能夠貫穿到課程前、中、后的整個階段當中,階段不同,問題化作業所要設計的重點也不盡相同,發揮的效果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課前的設計,要具有驅動自主學習的作用,而課內設計則要注重導學;課后設計應該強調學習探究,利用問題化作業,對所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串聯,提升教學內容和作業的系統化,進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二、二氧化碳性質方面的問題化作業設計
(一)課前的作業設計
課前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行增強,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使其在對學習過程進行體會時,實現學習能力的構建,在對課前內容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避免一些寬泛、無效的內容設置,例如,對某個單元的內容進行預習等。要對預習的重難點以及目的加以明確,結合單元內容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學生能夠在預習過程中將目標明確,使其預習效率得到提升。
在對作業進行具體設計時,需要對以下幾點保持注意:第一,要注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避免問題切入點難以把握的情況;第二,要保證問題設計的提示性,要能夠提示學生怎樣去解決問題,從而對學生產生引導,使其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第三,要保證問題設計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第四,問題設計應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所以,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進行情境創設,或者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
例如,上節課我們對碳物質進行了學習,知道了不完全燃燒的碳會產生一氧化碳,這種氣體是有毒的,而碳在完全燃燒時則會產生二氧化碳,那么它是否有毒呢?
通過此類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問題當中蘊含的信息,確保了學生預習的針對性,學生帶著問題完成作業,可以將各項內容有效的掌握,有利于新課的順利開展。
(二)課中的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應該注重知識的引導和鞏固,要在設計問題作業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加強培養,使學生能夠掌握探究的方法。課堂作業的設置主要是利用一個問題進行串聯的,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重難點和疑問點作為出發點,結合教學內容,將問題分成不同的思維深度,從而引導學生理解這些知識。
例如,針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進行問題的設置,第一,蠟燭放在燒杯里面為什么會熄滅,這表示二氧化碳具有怎樣的性質?第二,為什么燒杯當中的下層蠟燭要比上層蠟燭先熄滅?
讓學生動手操作,并進行合作交流,通過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相應結論,一是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性、其密度比空氣大,從而使學生明確掌握二氧化碳的這種物理性質。
(三)課后的作業設計
課后的問題作業設計更注重學習效果的鞏固以及內容的擴展,按照學生接收能力對問題進行分層設計,接收能力好的要側重拓展設計,而接收能力差的應側重鞏固設計,在具體設計中還要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增強,在設計時,應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反思性、層次性以及開放性。
例如,在試劑瓶當中裝入澄清石灰水,在長時間放置以后,會在瓶塞附近產生白色粉末,那么這層粉末是怎樣形成的呢?而粉末又是什么呢?
拓展問題如:為什么地窖長時間沒有開啟時,如果直接進入會造成人的暈厥,如何進行試驗設計證明二氧化碳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怎樣才能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
學生在完成此類作業時,能夠有效鞏固課堂所學,并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擴展,而且這種問題趣味性較強,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對作業進行問題化設計能夠有效提升作業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種設計方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能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對化學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學捷.初中化學問題化作業的設計──以“二氧化碳的性質”一課為例[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75-176.
[2]林燕慧.初中化學校本作業設計中的困惑及反思[J].新課程·中學,2014,(8):80-80,82.
[3]張沈敏.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化學作業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