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一霏
摘 要: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并結合教學實際,簡要對科學的兒童觀與教育觀進行分析,并提出筆者的觀點。
關鍵詞:兒童觀;教育觀
作家羅曼·羅蘭曾說:“形成一個孩子的人格育觀念的,絕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或教師的言論,更是環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方寸的風沙,每一同伴,每一點滴的生活瑣事和每一課內或課外的活動。”作為一名幼兒老師,科學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是必不可少的。對兒童觀與教育觀,我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一、讓兒童向野花一樣成長
(一)兒童的精神生活
兒童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是在與各種活動的互動中不斷建構他們的精神世界的。兒童與成人一樣,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規律。要重視兒童的本能和無意識的精神根莖的發育,以為兒童身上蘊含著成年以后復雜的一是生活的始基。兒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兒童關于世界的認識、兒童的游戲、兒童的夢想都很純真,幼兒教師應重視兒童的精神世界,讓兒童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索、感知、想象和成長。
(二)兒童的本能
兒童本質是積極的,他們本能地喜歡和需要探索學習,他們的認知結構和知識寶庫是在其自身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自我建構的。要尊重兒童的自由,讓兒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動的可能和條件。老師應當分析孩子,掌握孩子的身心特點和學習情況,飲食里到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孩子獨特的學習優勢,從而保護好孩子的靈性、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
(三)尊重兒童的權利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強調,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權益,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人格,維護幼兒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
兒童期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并不只是為成人期做準備,兒童應當享有快樂的童年。實現全面發展是每個兒童的權利,兒童與成人一樣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具有生存、發展、生活和受教育的權利。幼兒作為人的尊嚴、人格和基本權利是神圣的,受法律保護的,教師有責任保護兒童權利的實現。
二、幼兒創造教育
培養“完整兒童”是現代幼兒教育的新觀念。對于兒童來說,只有當他的身體、社會性、情感、認知和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平衡的發展,他才算得上是一名“完整兒童”。作為幼兒教師,要制定適合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案,通過多種活動,為幼兒塑造能調整內在需要和外在壓力、保持平衡狀態的新心靈。
(一)開展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教育
兒童從出生到成人的發展過程中,要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一個記的既定階段就是一個年齡范圍或一個年齡段,在一個既定的年齡段內,兒童會有一個相應的主體發育水平,自然而然的,他便擁有一個相應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與前一階段的和后一階段有質的區別。這些變化會出現在發展的所有方面,包括身體、情感、社會性和認知。這種順序表現為一定的年齡階段性,教師應當根據有關兒童發展的年齡特點來為兒童準備學習環境提供與兒童年齡相適應的學習材料。
(二)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具有不同階段性特征的過程。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自身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盡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每個兒童在成長與發展的速度、需要、興趣以及學習的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點,而且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因此,每個兒童已獲得的知識經驗不同。所以,教師在制定教育方案是不能千篇一律,應該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個性、天性來進行教育。
(三)幼兒應該全面發展
我們都知道幼兒應從德、智、體、美四個方面發展。但處了這四方面,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還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教師應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適度的表揚會讓孩子感覺像在春天,讓孩子在真實中成長。教師要用自信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
2.為孩子開啟“芝麻大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理解和尊重每個孩子的興趣,并鼓勵其良好興趣的發展,尊重孩子的選擇,更多的從孩子的志向與內在潛質出發去尊重孩子的選擇。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走好引導之路,為孩子開啟正確的“芝麻大門”。
3.兒童游戲:夢想的世界
游戲是兒童重要的生活方式。游戲是離不開夢想的,兒童在游戲中以夢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構建外部世界,沒有夢想便沒有游戲。這樣的游戲一旦被激發起來,就可以激發夢想,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幼兒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需要設計游戲,讓孩子執行一些創造性任務,讓孩子獨立的完成,先是小聲的自我言語指導,最后變成用內部語言的自我指導。
4.做孩子的大朋友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需要我們做的不僅僅是教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和心靈上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的發展。傾聽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橋梁。老師要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要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要尊重孩子,包括孩子的感情、愿望、選擇。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你、信任你,把你當作知心朋友來交流思想。這樣你的話孩子也能聽進去,并與你產生情感共鳴。
5.重視家庭教育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能夠感覺到我的任務很重大,因為“幼兒是成人之父”,幼兒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成敗。教師作為一個引路人,必須在孩子前行的道路上做出很好的榜樣。只有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關于教育觀,孩子才能正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