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雨 代嬌
摘 要:本文以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為主題展開論述,首先對本文的背景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分析了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并針對風險的防范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風險管理;護理管理;防范
一、引言
護理工作的開展,是患者臨床治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患者角度來看,護理工作不當,會引發患者的不滿,進而產生糾紛。從護理人員角度來看,在護理工作中會使用到很多醫療器械,如果護理工作操作不當,則很容易出現意外風險,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護理人員被感染,甚至引發生命危險。因此,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則顯得意義重大。
二、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分析
認識護理管理中的分先因素,是進行風險應對并提升護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礎,具體而言,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患者而言,其往往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較差,很多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會遭受一定的痛苦,而且治療效果達不到患者所期望的理想狀態,為此,患者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患者會將其所產生的負面情緒發泄到與其接觸最多的護理人員身上,最終形成為醫患糾紛,引發不必要的風險。另一方面,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其在為患者提供護理工作過程中會接觸到多種醫療器械,其中很多醫療器械會對護理人員造成傷害,如針刺傷,如果是被未清潔的醫療器械刺傷,很容易導致護理人員感染病菌,其中包括艾滋病、肝炎等疾病,進而產生巨大的風險隱患。
三、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一)加強患者心理護理
患者心理護理工作的完善,主要目的在于平復患者不良情緒,使其能夠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工作,具體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1.除恐懼心理。當疾病出現時,患者會因對疾病的恐懼而產生負面心理,在其看來,疾病對身體造成的損傷很可能是永久的無法恢復,在患者心中可能會認為在未來很長時期內,其都會經歷疾病的折磨,甚至因疾病而死,而這種負面心理的出現,會導致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負擔,進而影響到其身體的恢復。對于護理人員而言,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有效的緩解,在具體的心理護理工作中,應該通過溝通,讓患者了解一定的病理知識,認識到患者的情況在臨床治療中很普遍,在隨后的一段時期內,只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則很快會恢復,以此來消除其恐懼心理。
2.控制焦慮心理。在疾病的影響下,患者會變得更加的敏感,尤其當不合理現象在其自身出現時,心中的焦慮會不斷加重。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在溝通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可能使用和藹可親的語氣和患者對話,堅決不能夠使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病人,通過不斷的安撫,逐步消除患者的焦慮心理。而且,在恢復期,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安排簡單的戶外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促使患者深切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貴,進而為其樹立更多的信心,減少焦慮心理的出現。
(二)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
1.增強護理人員自我防護意識。對于護理人員而言,自身防護意識的增強,是其防范意外風險的首要措施,對此,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針對醫療器械的使用,必須小心謹慎。從宏觀角度來看,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安全保護。醫療機構還可以為護理人員配備特定的防護手套,使得患者皮膚不會直接接觸到醫療器械。在醫院的每一個科室都應該配備毀形器,針對那些不再使用的器械進行及時銷毀,以減少護理人員的意外傷害,進而達到風險防范的目的。
2.加強職業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是護理人員意外損傷防護的重要基礎,具體而言,醫療機構必須建立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機構,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業務操作培訓。尤其要對剛入職的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細節教育,使得護理人員能夠對每一個醫療器械引起重視,使護理人員對感染的嚴重后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如HIV、HBV、HCV等疾病的感染。培訓機構還應該為受訓學員定期開展防護知識講座,進而不斷完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3.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應用規范的操作行為,使用后的注射器、輸液器等應該及時經過毀形器進行處理,然后再將其放入耐刺、防滲漏的物品收集器中,并且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及時消毒,醫療機構要安排專門人員對不用的器件進行焚毀處理,并進行嚴格登記,例如,經過使用的針頭絕對不能夠再次套上針帽被投入使用,而且使用結束的針頭也不可以徒手進行毀形,護理人員也不可以徒手對注射器上的針頭進行拆卸。有條件可使用安全型注射器能大大減少銳器刺傷的發生。對于手術室的護理人員而言,必須使用規范的方式對手術中所使用的器械進行正確傳遞,在手術結束后,對那些銳利的器械進行首先處理,然后再依次處理其它器件。在護理工作中,銳器要妥善放置,護理人員不可以持有銳利器件隨處走動,當銳器盒占用超過3/4時,則應該進行及時更換,堅決防止盒內銳器溢出,減少意外出現。在護理過程中,如果要進行加藥操作,則應該在配劑室設置一個相對較大的銳器回收盒,從而減少攜帶銳器醫護人員的隨意走動,從而有效減少意外的出現。
綜上所述,在護理工作中,意外風險的出現不可避免,為了減少意外風險的出現,必須對所存在的風險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具體從患者及護理人員兩個層面入手予以應對,不斷降低風險出現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劉憶光,邵淑芳.護理風險干預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3(15).
[2]王淑靜.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05).
[3]李玉青,李薇.護理風險培訓對臨床護理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