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婕翎

兒童保健專家指出,雖然身高70%由遺傳決定,但30%的環境因素絕不能忽視。家長通過在營養、睡眠、運動、情緒上的全面管理,讓孩子充分發揮生長潛力,可以有一個更理想的身高。
誤區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我和孩子爸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不少家長抱有這樣的想法。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的關系,但遺傳決定的只是身高的范圍,上下有8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的上限靠近,身高就較為理想;如果身高向遺傳的下限靠近,身高就偏矮小。據統計,我國約有30%的孩子長不到遺傳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未必一定高。
誤區二:孩子比同齡孩子高不少,身高一定沒問題。女孩子性早熟,乳腺先發育,胸部會突起。男孩性早熟最早出現的是睪丸增大。很多家長對孩子早熟往往發現得比較遲。
早熟的孩子體格提前發育,骨骺閉合也提前。通常早發育的孩子比正常發育的孩子的生長時間要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要矮。因此一旦發現孩子突然長高,也許是性早熟導致的。
誤區三:孩子現在矮小,是長個晚,以后會長高。有的家長以為自己長個晚,孩子遺傳了自己,也會晚長個。受遺傳因素影響,長個晚也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長個的孩子骨齡比正常孩子落后。但是有的孩子骨齡落后是因為營養不良、睡覺太晚、壓力過大、運動少等,生長激素一直無法充分分泌,這樣的孩子若現在長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長高。所以,家長需要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明確生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加以解決。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按照遺傳靶身高的計算方法,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2;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 )/2。如果成年后的身高達不到遺傳靶身高,說明家長對孩子的保健沒有做到位。
所以,專家強調,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身高精細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專家從以下四個方面傳授如何讓孩子長高的秘訣。
1.營養。保證孩子營養均衡,尤其是要有足夠的蛋白質,建議每天吃一個雞蛋、喝500毫升奶、吃50克肉類食品,保證足量的鈣攝入。還要根據飲食和骨密度情況適當補充鈣劑、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D。
2.睡眠。孩子最好在晚上10點前入睡,因為促進身高生長的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分泌,凌晨1點達到分泌高峰。所以晚上10點至凌晨1點是孩子長高的重要時期,此時盡量不起夜,最好每天保證睡10小時以上。
3.運動。蹦蹦跳跳的孩子長得高。這句話一點沒錯。決定下肢骨長高的骨骺位于膝關節和踝關節處,凡是對這些關節和脊柱有適宜刺激的縱向運動都有利于身高的生長,比如打籃球、打排球、跳繩等。
4.情緒。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長激素分泌、有利于營養吸收、提高睡眠質量。每年寒暑假,孩子沒有功課壓力,家長對孩子管理比較放松,孩子在這兩個假期就明顯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