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剛 周志明 張镕,江峰 王桂敏 朱美英 王瑞平 劉星 王娜 趙琦 趙根明 張鐵軍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區常住人口的腎功能損傷情況,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為當地腎損傷防治提供參考。
【方法】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松江區佘山鎮20~74歲的常住居民,對其開展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測,并分析腎功能損傷患病的影響因素。
【結果】本次共調查上海地區常住居民5.668名,慢性腎功能損傷患病率為19.51%,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女性(OR=4.36,95%CI:3.45-5.50)、高年齡(OR=2.85,95%CI:2.14~3.79)、吸煙史(OR=1.28,95%CI:0.96~1.71)及中心性肥胖(OR=1.42,95%CI:1.19~1.69)是腎功能損傷發病的獨立相關因素。
【結論】上海地區常住居民的腎功能損傷患病率較高,應進一步關注高危人群,加強完善人群腎損傷疾病的防治。
關鍵詞:腎功能損傷;患病率;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及人類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僅傳染病威脅人類健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疾病負擔也在增加。據報道,世界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腎病,腎損傷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且慢性腎病的患者大多存在貧血、營養不良、礦物質代謝異常等相關并發癥,該問題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1] 。慢性腎病是近年來醫學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癥狀和體征不明顯,給早期診斷帶來困難,很多慢性腎病患者就診時已經到達終末期腎病,失去了治愈機會。慢性腎病的早期診斷指標變得日益重要。我國最近的一項慢性腎病患病情況橫斷面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的患病率高達10.8%[2]。而上海地區作為我國東部發達地區,腎損傷的發生率尚不明確,本研究對上海松江區佘山鎮常住人口中的腎功能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以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居住5年以上20~74歲的常住居民為調查對象,結合農民和老年人健康醫學體檢進行本次調查。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首先從所有的12個街道中隨機抽取3個街道,再從每個街道中隨機抽取1個居委,最后從每居委中隨機抽取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6.831位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內容
1.2.1 問卷調查 內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調查和個人問卷調查兩個部分。家庭基本信息調查包括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和經濟收入、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等。個人問卷調查包括主要慢性疾病的患病、控制情況及其疾病家族史、吸煙、飲酒、睡眠狀況和身體活動狀況等。
1.2.2 醫學體檢 醫學體檢由調查員采用標準方法和儀器集中進行,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血壓和心率,同時檢查B超、心電圖。身高測量采用金屬立柱式身高計,精確度為0.1 cm。體重測量采用電子體重秤,精確度為0.1 kg。計算體質指數(BMI),BMI=體重(kg) /身高(m)2。調查對象的腰圍測量采用腰圍尺,精確到0.1 cm。血壓測量采用電子血壓計,精確到1 mmHg。所有測量儀器均符合國家計量認證要求。測量方法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WS/T424-2013《人體健康監測人體測量方法》要求。
1.2.3 實驗室檢測 實驗室檢測分為樣品采集保存和樣品測定兩部分。取得調查對象知情同意情況下,采集調查對象的中段尿液50 mL進行尿蛋白、尿紅細胞、尿白細胞等檢測,樣本保存條件為-80℃。
1.3 相關定義
腎臟損傷表現為病理性異常、影像學異?;蚰I臟損傷指標異常(血或尿成分異常)。本研究采用CKD-EPI公式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3-4],以GFR<60 mL[KG-*2]·[KG-*4]min-1[KG-*2]·[KG-*4](1.73 m2)-1或腎臟損傷指標異常(如蛋白尿、血尿或尿白細胞陽性)定義為腎功能損傷[5]。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為高血壓;120 mmHg≤收縮壓<140 mmHg和(或)80 mmHg≤舒張壓<90 mmHg為正常高值血壓。糖尿病定義符合2000年WHO公布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或者經正規醫療機構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以BMI≥24(kg/m2)為超重。采用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為中心性肥胖的診斷標準。
1.4 質量控制
調查員由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擔任。在開展調查之前,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上海市松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統一培訓,包括研究方案、調查表填寫、知情同意過程、咨詢和訪談技巧以及調查的標準操作程序等。在取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調查員進入現場發放問卷并進行填寫說明。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匿名填寫,但對于有填寫困難的調查對象,則由調查員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調查填寫。調查結束時,調查問卷由專人進行復核、審查,剔除填寫不完整的和填寫有誤的不合格問卷。
1.5 統計學分析
調查資料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雙錄入并核對后,使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率的標化采用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構成,調查對象人口學特征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影響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變量強制進入)的方法,雙側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共調查常住居民6.831位,其中符合入選條件且資料完整者5.668位(82.97%),男性2.238位(39.48%),女性3.430位(60.52%)。年齡20~74歲,平均(54.9±10.5)歲。其中高血壓患者1.658位(29.25%),糖尿病患者385位(6.79%),eGFR平均(97.0±12.3)mL[KG-*2]·[KG-*4]min-1[KG-*2]·[KG-*4](1.73 m2)-1。
2.2 腎功能損傷現患情況
在所調查的常住居民中,腎功能損傷的人數為1.106位,患病率為19.51%,采用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作為標準人口進行率的標化,得到腎功能損傷標化患病率約為13.01%;且常住居民中的腎功能損傷檢出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χ2趨勢=264.59,P<0.001)。
2.3 相關因素分析
2.3.1 單因素分析 對8個患腎功能損傷可能的相關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表1)。結果顯示性別、高血壓、吸煙、飲酒、中心性肥胖與腎功能損傷的關聯存在統計學意義。各因素與腎功能損傷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2.3.2 多因素分析 為控制混雜偏倚,將單因素分析中與存在腎功能損傷有關的因素建立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對回歸模型做擬合優度檢驗,P=0.865,模型預測效果較好。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高血壓、飲酒、中心性肥胖四個因素與腎功能損傷發病有關聯,見表2。
3 討論
慢性腎病常有一定的隱蔽性,病人可以無任何癥狀,或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輕度不適[6]。由于缺乏腎臟病知識,20%~30%的患者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就發現腎功能損害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階段。腎損傷是慢性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對腎損傷進行監測,有利于慢性腎臟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甚至可以逆轉病情,所以篩查腎功能的意義較大。
資料顯示我國的慢性腎臟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曉率低的特點,給慢性腎病的防治帶來較大的挑戰[7]。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松江區佘山鎮20~74歲的5年以上常住居民中腎功能損傷的人數為1.106位,患病率為19.51%,標化患病率為13.01%。腎功能損傷的檢出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與既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一致[8-9]。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各類慢性病的發病率也相應增加,慢性腎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不斷上升之勢。本次研究中調查對象腎功能損傷的檢出率也隨年齡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60歲以上的老年組,提示在上海地區老齡化的背景下,慢性腎病的防治工作任務較為艱巨。本次研究預期調查符合入選條件的常住居民6.818位,但最終資料完整者為5.668位,因數據的缺失本研究尚無法對應答者與非應答者之間的差異進行量化比較,但考慮到有效應答率達80%以上,無應答偏倚對本研究影響較小,本次調查結果仍有較高的可信度,如有需要可通過后續隨訪研究的不斷深入加強宣傳與組織工作、改進調查方法,如采用入戶調查對研究結果加以驗證。
對于腎損傷影響因素的研究表明,腎損傷疾病具有與其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病因復雜,遺傳、環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對其發病有影響。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10-17]年齡、性別、煙酒嗜好、超重、中心性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癥等多種因素與腎損傷有關。本次研究通過統計分析篩選出與腎損傷有關的年齡、性別、高血壓、飲酒、中心性肥胖這5大相關因素,與國內外報道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性別、高血壓、飲酒、中心性肥胖均是腎損傷的主要相關因素。女性腎損傷患病危險是男性的4.36倍,說明女性患腎損傷的風險更高,提示環境因素、生活行為習慣、生理特征、激素種類和水平差異等可能影響腎功能。研究還發現有吸煙史者發生腎損傷的發病危險是無吸煙史者的1.28倍,但需進一步加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同時發現中心性肥胖者腎損傷發病危險是腰圍正常者的1.42倍,表明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可導致腎小球的高壓力,促進腎臟疾病的發展,中心性肥胖同時也是其他疾病的影響因素,可通過多種途徑引起腎臟疾病。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松江區常住居民腎功能損傷檢出率較高,已成為當地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加懈哐獕?、有吸煙史的老年人群更易發生腎損傷。隨著老齡化加劇和慢性疾病人數增加,將會給慢性腎病防治工作帶來更大挑戰。通過改善生活行為習慣,如戒煙限酒、控制體重、控制腰圍、防止中心性肥胖是目前進行腎損傷預防干預的重要措施。今后應進一步加強完善人群腎損傷疾病的防治工作,廣泛進行健康教育,積極開展慢性病自我管理[18],控制超重和肥胖,加強體育鍛煉,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19]。
參考文獻
[1]LEVIN A,TONELLI M,BONVENTRE J,et al.Global kidney health 2017 and beyond: a roadmap for closing gaps in care,research,and policy[J].Lancet,2017,390(10105):1888-1917.
[2]ZHANG LX,WANG F,WANG L,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3]程瑩,李寧娜,游志清,等.三種CKD-EPI公式與改良MDRD公式診斷糖尿病腎病一致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29):3584-3588.
[4]張艷,傅辰生,王姣鋒,等.腎小球濾過率評估公式在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的適用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6):600-605.
[5]王曉菁,陳海平.慢性腎臟病定義及分期系統修訂的進展——2012-KDIGO慢性腎臟病臨床管理實踐指南解讀[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4,13(5):396-400.
[6]陳香美,孫雪峰.共同參與有效防治老年腎臟病[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4,29(5):14.
[7]陳香美,孫雪峰,蔡廣研.我國慢性腎臟病防治的公共健康政策思考[J].中華醫學雜志,2014,94(4):241-243.
[8]顧鄉,方向華.老年人慢性腎臟病診斷標準和分期以及流行病學研究現狀[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6,35(5):556-559.
[9]趙慧,李曉玫,王玉.老年人慢性腎臟病研究現狀[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2):214-218.
[10]劉曉琳,周弋,阮曉楠,等.上海市浦東新區慢性腎病流行情況及其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30):3742-3750.
[11]郭濤.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性疾病[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1):114.
[12]楊金友,張巧玲,孫莉莉,等.慢性腎功能衰竭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4):413-416.
[13]FAYE M,LEMRABOTT A T,CISSM M,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an African semi-urban area: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Gueoul,Senegal[J].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7,28(6):1389-1396.
[14]SHEN YJ,CAI RR,SUN J,et al.Diabetes mellitus as a risk factor for inci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women compared with 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ndocrine,2017,55(1):66-76.
[15]KOMENDAREK-KOWALSKA M.The assessment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hypertension-the role of hyperuric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preliminary study[J].Pol Merkur Lekarski,2017,42(251):193-196.
[16]張麗紅,于倩倩,范偉峰,等.上海閔行地區城鄉老年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及其相關因素的對比[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7,33(5):356-362.
[17]朱美英,陸殷昊,程旻娜,等.社區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三種指標達標率及與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關系[J].上海預防醫學,2015,27(11):660-664.
[18]宋銳,蔡惠勇,徐虹霞,等.社區干預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上海預防醫學,2016,28(1):37-40.
[19]毛永輝.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7,6(3):109-113.
(收稿日期:2018-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