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彬
摘 要:隨著城市化發展戰略的貫徹與落實,城鄉間交通聯系更加緊密,城鎮與農村人員流動的密度也不斷增加。為此,道路擁擠以及交通安全的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較大,且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阻礙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城鄉交通運輸也同樣應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城鄉規劃管理,進而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鄉公交一體化的體系。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城市規劃以及交通管理等諸多因素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深入研究并探討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城鄉公交一體化;交通安全;交通管理
引言
在新時期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當中,已然不再僅僅關注農村的經濟問題,轉而開始過渡到了生活問題,公交一體化便是新時期城鄉一體化的全新詮釋方式,并且對于整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有著最為直接的促進作用。推動城鄉公交一體化的開展,不僅能夠使得農村的交通狀況得到實時的改善,方便人們的出行,還可以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推動農村建設的良性發展。同時也可以使得城市的輻射功能迅速提高,促使不同的經濟要素可以朝著城市中心聚集,進而加快農村城市化的步伐,帶動農村經濟的穩定增長。
1城鄉公交一體化概述
所謂的城鄉公交一體化,具體指的就是城市至農村的公路客運實現公交化的運營,有效地突破了原有的二元分隔格局,形成了有效銜接與有序運轉的格局,使得農村群眾也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公交優惠政策。由個體經營的城鄉客運大巴車是最傳統的城鄉交通工具,以營利為最終的目的,所以,收取的票價較高而且載客人數不多,運行的速度相對緩慢且需要消耗過多的能源,難以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而近年來,城鄉間的聯系也更為密切,城鄉公交這一公益事業也備受關注并取得了理想的發展成績。和城鄉客運大巴相比,城鄉公交的效率較高且無需消耗過多的能源,能夠承受高荷載而且票價不高,因而備受城鄉居民的認可與青睞。
2中小城市城鄉公交一體化面臨的問題
2.1公交場站等配套設施和道路網建設不到位
對中小城市而言,城區內的公交場站基本能夠得到保障,但對于村鎮地區,公交場站的建設常常滿足不了需求。場站建設不到位或面積不夠導致公交車停車外溢的現象十分普遍,對于臨時搭建的公交場站,公交車在終點站的進出與社會車輛、行人混在一起,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此外,道路條件需要滿足公交車要求,而中小城市道路網建設不夠完善是制約公交一體化發展的因素之一。當前,在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背景下,公交車作為公共服務產品已經成為先行試驗品,考慮到中小城市的客觀條件,對燃油車更新換代、電動公交車購入、充電樁布設的投入能否得到保障,極有可能成為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的難點。
2.2運力不均衡、運營管理不規范
城鄉公交一體化線路改造后,由于城鄉線路有冷線與熱線的區分,出現運力不均衡的現象,日常城鄉居民出行較少,運力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在節假日與早晚高峰時期的運力明顯不足,造成了超載、黑車等現象的出現。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后,個別線路依然采用傳統的線路承包經營模式,城鄉公交運營模式逐步向班線客運模式恢復。
2.3政策法規亟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的城鄉公交缺乏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與規范性文件,城鄉公交的發展缺乏政策上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建設。因此,國家及政府應該對城鄉公交的發展重視起來,盡快頒布相關政策法規,促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
3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發展策略
3.1強化行業監督管理,規范公交運營秩序
城鄉公交運營的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控制,建立統籌管理制度。做好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的有效銜接,結合相應的公路設施合理規劃道路建設,建立統一高效的管理機制,促進城鄉公交客運的良性發展。相關主管部門要發揮市場導向的效用,進一步開放客運市場,從多角度、多層次對城鄉客運行業整體進行規劃,禁止營運權的承包轉讓,如果發現擅自違規轉讓的,可收回其營運權利。嚴厲打擊拒載甩客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及時嚴肅處理,有效維護城鄉的客運秩序。
3.2對車輛類型的合理規劃
在城鄉公交車中,具體車輛類型與某段時間客運的總量和車輛運營成本存在直接的聯系,所以,必須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應充分考慮城鄉居民的出行特征,特別是高峰時間與出行的方向等內容來確定使用的車型。若該行車路線的客流量相對較大,那么就可以使用大型的公共汽車。如果行車線路的客流量不多,則使用大巴或者是中巴車等。(2)應考慮城鄉之間的距離選擇車型。若城市與鄉鎮的距離不遠,以客流量作為出發點選擇較為舒適的大巴或者是中巴,也可以是載客量相對比較大的大型公共汽車。若城市與鄉鎮的距離較遠,而且客流量不大,則可以使用小型中巴車。其中,城市公交車輛的類型應當充分結合客流量峰值決定,并且在處于頂峰的情況下,使用大型車輛。而如果是處于客流量不多的狀態,則可以使用小型的車輛。這樣一來,才能夠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的服務,節省出行的開支,并且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
3.3發車時間規劃
首先,需要根據實際的客流量決定,最大限度的滿足乘客的需求。客流量較大的時間段可以設置較短的發車間隔時間,如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等;客流量較少的時間段可以將發車間隔時間適當延長,如半個小時左右。其次,部分線路在某段時間發車次數較少,此時可依據實際需求,將多余車輛臨時調度到其他有需要的線路上。發車時間必須按照規定由調度中心進行統一調度,公交的時刻表需要由調度中心統一安排,城市線路與鄉村線路的發車時間必須做好銜接,避免混亂。
3.4城鄉公交線路規劃
對于城鄉一體化公交而言,城鄉公交線路的設置是十分主要的問題,而在推動城鄉公交發展的過程中,首要影響因素便是公交線路設置的合理程度以及線路重復狀況。在實際的公交線路設置過程中,需要參照當前鄉村公交的運營路線,充分結合不同鄉村的具體位置以及土地的利用狀況,將公交線路的便利性也深層次地考慮到其中,并需要保證重復線路的減少,提高城鄉一體化公交運營效率。對于一些可以合并的線路,可以實時考慮是否會對周圍鄉村形成一定影響,在確保無影響的狀況下再進行合并。在設置公交站牌的時候,需要選擇人們出行較為集中的地點,以方便人們進行乘坐,提高公交運營效率。同時,許多時候的公交,需要在鄉村之間穿行,而許多鄉村的路都比較狹窄,不容易通過,而如果村里人在路上隨便停車,將直接造成交通的堵塞。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將使得公交難以迅速通過。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城鄉交通線路系統需要進行實時地改善和調整,逐步對鄉村的公交交通系統進行完善,形成良好的行進路線,并配置科學的停靠設施,提高整個城鄉交通線路運營的科學合理性。
結語
綜上所述,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與規劃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與城鄉居民的共同努力。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有助于加強城鄉間的聯系,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顧皓,黃江鋒,高云燕,馮波.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城鎮公交適應性評價體系研究[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5(02).
[2]王獻香.城鄉公交一體化規劃的關鍵技術[J].交通標準化,2014(21).
[3]劉德武.城鄉公交一體化中常見問題與相關措施研究[J].中國市場,2014,6:102~104.
[4]孟祥龍,張衛華,徐華兵. 城鄉公交一體化中常見問題與相關建議[J]. 交通科技與經濟,2011,13(3):51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