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華
摘 要:軟土地基是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地質情況,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的處理,是關系到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能夠有效的實現工程地基的加固.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建筑施工;軟土地基;控制措施
1.軟土地基的性質
軟土地基指的是含水量較大、而且具有較高的壓縮性和承載能力的軟土,這種軟土往往具有一定的黏性,軟土地基大多分布在沿海、內陸和山區的河灘周邊地區。軟土地基的天然含水量一般都較高,如果軟土地基的形成是由于生物化學的作用形成的,一般在軟土地基中,淤泥質地的物質含量都較大,而且承載力有限。軟土地基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具有很強的觸變性。軟土地基在沒有遇到外力的作用下以固態形式存在著,如果收到外力則會變為淤泥流動狀態;第二,具有高壓縮性。大部分軟土地基都具有很強的高壓縮性,而且壓縮系數較大,一般使軟土地基產生壓縮的壓力在0.1Mpa,這時也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沉降;第三,透水性很低。軟土地基的透水性很低,甚至可以認為是不透水,因此,軟土地基的排水是十分困難的,需要很長的實踐,而在建筑物中所體現出來的沉降延續時間,甚至可以達到十幾年;第四,不均勻性。軟土地基的主要組成物質以微細和高分散的顆粒為主,具有不均勻的土質,當建筑物在軟土地基上受到不均勻的應力時,則會使建筑物產生不均勻的沉降,使建筑物產生裂縫或者是受到破壞;第五,沉降的速度較快。軟土地基的沉降速度,會隨著沉降負載的增加而不斷的加快,最快的沉降速度可以達到1-2mm/d;第六,軟土地基具有很強的流變性。在受到剪力的作用下,其會發生長期的變形,而且軟土地基的長期強度比起瞬時強度要小很多。
2.軟土地基的施工控制措施
2.1 在勘察和設計方面嚴格把關
在進行施工設計之前,要針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進行嚴格的勘察。如果是在軟土地區施工,就要在施工設計之前,對工程的地質進行詳細的勘測,以便能夠根據不同的軟土地基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果在勘察時沒有對工程地質情況進行嚴格的把關,雖然在施工過程中還可以進行一定的補救措施,但是相比施工設計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共組,顯然容易造成工會施工質量受到影響。
2.1.2 根據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
2.1.3 對工程所需要的設備、材料等進行科學的規劃,確保相應的設備和材料滿足工程需要。
2.1.4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此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軟土地基的地質條件進行施工時,要對填土的速度進行有效的控制,要避免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生意外的情況。
2.1.5 施工過程中確保全程進行監理,確保工程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對于監理工作需要的設備和儀器需要進行提前準備,并且做好詳細的監理記錄。
2.2 軟土地基的表層處理
2.2.1 表層排水法。
在施工的過程中,針對由于含水量過高而引起的軟土地區,在進行填土之前,需要在地表進行溝槽的開挖,進行地表排水,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降低地基表層中的含水量,以此來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另外,為了保證溝槽達到盲溝的效果,建議在回填的過程中選擇透水性較好的沙礫。
2.2.2 砂墊層法。
(1)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使用機械設備,則在確定砂墊層的厚度時,首先就要對機械設備的重量進行充分的考慮,對于輪胎對地面產生的接觸壓力和對軟土層產生的強度等等都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在軟土地基上使用砂墊層時,如果僅僅依靠砂墊層來保證工程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需要很厚的砂墊層,這會增加工程造價,因此,砂墊層一般情況下可以與表層排水法并用。
(2)砂墊層法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設置放樣板,要保持汽車與推土機的聯合操作,如果使用透水性較差的填料,一旦坡腳被砂墊層覆蓋,就會對側向排水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砂墊層的端部處理。
(3)敷墊材料法。針對不容易發生不均勻沉降的軟土地區,如果發生沉降或者是變位,則可以利用敷墊材料法來為機械設備的通行提供基礎,這樣能夠對填土的荷載實現均勻的支撐,減少地面的沉降。常用的敷墊材料主要有化纖無紡布、玻璃纖維格柵等。
(4)添加劑法。當表層為粘性土時,在表層粘性土內滲入添加劑,改善地基的壓縮性能和強度特性,以保施工機械的行駛。同時也可達到提高填土穩定及固結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類添加材料通過現場拌和或廠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產生團粒效果外,對被固結的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化學性固結,使粘土成分發生質的變化,從而促進土體穩定。
2.3 粉噴樁加固處理法
2.3.1 在粉噴樁加固方法進行施工之前,需要為施工準備相應的技術資料,其中包括:施工場地的工程地質報告,土工試驗報告,室內配比試驗報告,粉噴樁設計樁位圖,原地面高程數據表,加固深度與停灰面高程以及測量資料等。
2.3.2 平整場地,為施工提供較好的條件。如果施工的現場地勢較為低洼,可以使用粘性土進行回填;如果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無法正常行走和運轉時,應當鋪設砂石;如果地表過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維護機械設備的穩定。
2.3.3 機械設備進入到現場后,進行組裝和試運轉。
2.3.4 在進行粉噴樁施工工藝的設計時,要根據施工要求的配比和實際的施工參數進行設定,通常情況下,較為常用的樁數量為5根。可以通過試樁對鉆進的速度、攪拌的速度、噴氣的壓力等但位值進行測試和確定。
2.3.5 進行粉噴樁施工時所所使用的水泥應當符合施工需要的比例,并且經過試驗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避免使用受潮或者是變質的加固材料。
2.4 其他軟基處理方法
針對軟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出了上述幾種方法以外,還有其他的處理方法,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2.4.1 振沖法。利用振沖法進行加固,通常被使用在軟粘土和雜填土的地基中,而其在針對松散的砂石地基時也具有很好的加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該方法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時,需要對水壓、電流等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夠確保加固的效果達到工程質量的標準。
2.4.2 砂樁加固法。砂樁加固法也被經常運用于淤泥性質的軟土地基加固工程中,砂樁加固的方法是利用震動灌注施工機械,向地基中沉入鋼管,并且向鋼管中注入砂料的過程,通過這個振動的工程能夠起到排水的作用,并且能夠實現地基的加固。
2.4.3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這一方法是使用碎石。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行攪拌,然后利用沉樁機械的振動,將其灌入到地基中,形成具有較高黏結性的亞類樁,能夠與樁基之間形成一種復合地基,與樁基共同承載來自建筑物的負荷,以此起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在群樁施工中應注意樁的間距,樁距過小容易產生緊縮,樁距過大影響加固效果。
3.結束語
在施工過程中,針對軟土地基一般有表層處理方法和深層處理方法,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才能夠使軟土地基得到有效的處理,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