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平 丁敬軍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在農村社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中,農村社區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但也面臨著相應的困難與問題,本文從在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在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關鍵詞: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中國“三農”發展指出了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路徑[1],這是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成果,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這就為我們在農村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一、以傳統文化為依托在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據2016年統計,我國農村人口仍占6.74出,那么在農村社區,怎樣依托優秀文化傳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農民素質的提升影響著農村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同時也關系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在農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針對農村特點”[3]。因此, 通過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以農村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宣傳載體和平臺,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植根于農民的思想觀念中,這樣可以促進農村社區依托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以傳統文化為依托在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問題
(一)農民主體意識不強
當今社會,農民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常年居住在農村,職業也比較單一,而是呈現出在農村與城鎮都有居所,但并無固定居住所的城鄉二元居住模式,這種居住模式導致農民在農村社區民主中的話語權發揮的不夠充分,久而久之,農民們會認為,農村建設只是少數干部的事,而他們只是配角。正是基于這樣的觀念,農民們不能充分地認識到在農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也不會積極地參加到新農村的發展中來。
(二)實施手段和內容單一
在農村社區,社區文化產品的供給主要依賴政府,雖然在進入新時代以后,各級政府根據農村發展的需要已經逐漸加大了在農村文化產品方面的投入力度,但是隨著農村文化發展的需要,這些投入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精神生活也相對較為單一,因而造成很多非主流思想的興起,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遇到了很多問題,不能落地。
(三)宣傳工作者的政策素養有待提高
宣傳工作者是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政策素養、政策的理解水平決定著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理論和實踐的水平。在新時代,必然要求農村社區宣傳工作者能夠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含義,在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用農民熟悉的“家鄉話”、“地方話”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與傳播。但是,因為一些客觀緣由,許多農村社區的宣傳工作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對政策的理解能力有限,影響了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水平。
三、以傳統文化為依托在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究
(一)解決好與農民利益相關的問題,培育農民的主體意識。
馬克思曾經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4〕。因此,在農村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使農民真正感受到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變化,他們才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認同感,這樣在生活中才能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真正主體。
(二)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農村的文化內涵
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對于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優秀傳統不斷地給予豐富,在農村社區依托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如廣泛開展與家訓、家風、經典、禮俗等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加強對農村寺、廟、堡、寨、塢、鋪等傳統文化場所的保護,發展古鎮古村經濟,鼓勵各種民間音樂、戲劇、曲藝、繪畫等藝術形式的發展,同時,根據農村社區的特點利用現代自媒體技術,如微信、博客、微博、論壇、BBS、網絡社區、微電影等,讓農村社區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起到推動作用。
(三)加強黨團組織建設,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
在農村社區中加強黨的建設和團的建設工作,對農民參與政治的形式進行創新,引導農民積極地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來,提高農民的政治覺悟,應調動全部的力量,培育和樹立一批依托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社區和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和模范的帶頭引領作用。如農村帶頭人整體提升計劃、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設立公告欄,定期公布農村社區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表現突出的人和事;邀請優秀的老黨員、老干部進行講座、訪談、交流等活動、組織社區的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觀紅色旅游基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貼近農民的生產、生活實際。
(四)密切與地方高校的互動,提高宣傳的整體水平
農村社區應加強與高校的互動,充分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提高農村社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水平。如: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農村社區宣傳工作者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宣傳思路,更新宣傳手段;將高校學術研究的理論成果與農村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結合,提高宣傳的手段與內容,幫助農民提升思想政治認識;利用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挖掘素材,創作接近農民生活的優秀的小品劇;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到農村,用能被農民接受的“家鄉話”,在潛移默化中促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敬晨.新時代要培育農村社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延邊黨校學報,2018,(2):59-62.
[2]王博,朱玉春.論農民角色分化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基于政策實施對象、過程和效果考評視角[J].現代經濟探討,2018,(5):125-130.
[3]熊勝玉,劉福江.農村貧困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析——以湘西十八洞村為例[J]. 民族論壇,2018,(1):57-60.
[4]于安龍.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繼續教育研究,2017, (1):30-34.
[5]張俊杰.傳統家訓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辯證運用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 ,(27): 250-251.
[6]劉啟營.從自發到自覺:兩代農民工文化生活的嬗變及應對[J]. 貴州社會科學,2015,(11):97-102.
[7]劉義杰.新農村建設中地方高校促進農村社區教育體系的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12,( 4) : 2536 - 2537.
[8]黃秀玲.基于人的城鎮化視角下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路徑探討[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21-25.
注:
1【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更綜合、全面、系統的發展戰略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2月14日)
3《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1頁
作者簡介:
谷秀平(1971-),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職務:四川科技職業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思政教師,職稱:經濟師,學歷:本科。
丁敬軍(1987-),女,漢族,河北省衡水市,職務:四川科技職業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思政教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德育教育方向.
*課題項目:本研究為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農村社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成果之一,負責人:谷秀平,參與人:丁敬軍,蔣雨娟,徐端倪,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