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股票市場經歷了近三十年發展,我國股市從制度、規模和結構等方面與眾多發展中國家相比較已達到較高水平,但相應伴隨而來的股市交易相關問題日益增加。在我國市場有效性及投資者整體投資能力較低的國情下,股市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許多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無法得到合理保障。
關鍵詞:中國股市交易 投資者 信息不對稱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相比國外比較成熟的股票市場,我國股票市場的參與者,大多是個人投資者,其自身缺乏相應理論知識,加之股票市場上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嚴重阻礙了中國股市交易的健康發展。
一、我國投資者獲取真實投資信息困難
信息不對稱現象是影響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一大不可避免的隱患,投資者對資產的發現和價值的判斷依據主要是來源于自身所擁有的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股市交易中,那些處于信息劣勢的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是一般是很難達到預期收益的。
(一)內幕交易嚴重
內幕知情人利用未公開信息的優勢做出決策且嚴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的行為就構成了內幕交易,內幕交易行為除了內幕知情人利用未未公開的的信息進行內幕交易使得一般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一些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等依據內幕信息對噪聲交易者的投資行為進行利用來取得不合道德的收益,而噪聲交易者的資本卻遭受了損失。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制度還處于成長階段,加之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較低,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況下,這種行為必然是是客觀存在的。
(二)信息較難理解
在中國股票市場上,中小投資者數量眾多,投資者雖然有想要理解和掌握最新市場信息的意愿,但中國的股民多是入市前沒做過股市交易專業知識學習卻受股市行情誘導而加入股票投資交易的,因此一般股市投資者無法完全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是正常的,但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為市場投資主體中并不缺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投資者,這從側面也就反應出披露信息太過難理解,也就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還存在信息可理解性差的問題,而且,在機構投資者使用某些信息時也存在部分信息無法完全理解的現象,這就很好的證實了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確實存在信息的不可理解性和理解性較差的情況。個體投資者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大多數情況下,獲取的并不是第一手資料,而是某些市場分析人士對消息的解讀,再加上中小投資者對消息的分析能力普遍較弱,也就容易被一些不恰當的分析評論所誤導,從而做出非理智的投資決策。具體表現,就是跟風操作,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跟風交易者并不認為自己是跟風操作,而是認為自己的投資決策是在對消息進行正確解讀后應該有的“理智”行為。
(三)政府干預過度
從宏觀層面上看,雖然我國積極推進市場經濟,但在監管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計劃經濟的影子,也就是說,政府在實施監管的時候常常出現過度行政干預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自主調節資源配置的功能。在這種宏觀背景下,投資者對政策方向產生了高度依賴,由政策來主導他們投資的方向,這些在投資決策上就會表現出典型而全面的羊群行為。例如我們常??吹降臑槭裁垂善币粧霺T或*ST股價不跌反而被炒越高,成為大家爭相購買的股票,這就是大家對政策的依賴。
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信息的管理
強化信息的管理可以從信息披露監管出發,改善證券市場運作機制,特別是一級市場上的資源配置機制;加強對證券從業機構管理的同時,完善信用保證制度;對企業關聯交易行為予以規范,防范利益輸送及市場操縱行為的發生;加強對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監管,防止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利用內部消息進行內幕交易,制定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行為準則防止內幕交易的發生,對于違反準則的高級管理人員,要進行相應處罰,違規行為特別嚴重的,要實行嚴格的市場禁入。通過上述手段,增加高級管理人員的違規成本,使其不敢濫用權力進行內幕交易,除了用外力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約束外,還可通過對高管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使其具有誠信意識,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使高管人員形成自發的遵守行為規范的動力。
(二)加強制度的建立與管理力度
政府要認清自己的身份,避免成為直接的市場參與者,給證券市場自發運行和調整的空間,政府對證券市場的微觀運行要立足于誘導而非主導,只需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大方向即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保持政策連續性和交易制度的合理性;重視對投資者合理利益的保護。對此,為政府監管部門提出以下倆點建議:
首先,建立健全證券市場規章制度,對現有的證券市場機制進行改革。加快證券行業立法工作,立法中不僅要明確監管部門職責、執法力度及相應責任等,更要明確公司企業上市和增發新股等的審核制度并且從嚴要求;嚴格政府部門執法范圍,避免執法隨意性;建立相應懲處機制。
其次,完善政府日常監督,加強對上市公司發布信息的審核監督,避免其隱瞞或謊報信息;對中介機構嚴加治理,杜絕出具虛假報告的現象發生;實時監控股票市場,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立即解決;政府盡量只對市場進行監督,而不直接干預,一方面避免股市因此而劇烈振蕩,另一方面幫助市場完善自身調控能力。
(三)提高投資者自身素質
在面對證券市場上的變化尤其是巨大波動時,投資者大部分都缺乏控制力與自制力、自主性,因此提高投資者自身素質十分重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首先,政府就可以通過提供公共品,開設風險教育課等方式加強投資者的教育,以提高投資者素質,構建證券市場微的理性基礎,培養投資者的有限理性。
其次,建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加強對個人投資者的專業知識普及,培養個人投資者正確的投資理念與理性的投資方式,積極引導個人投資者在專業水平不足的情況下選擇專家理財的方式配置其閑散基金,以購買基金等方式間接參與股市交易。
(四)完善資本市場的結構
在現有的基礎上去發現創造出更多符合我國國情且滿足我國投資者需要金融產品,滿足投資者更為豐富且不同風險層次的產品需求。對于目前的金融市場,以行為金融學的投資偏好理論為基礎,從構建投資組合的角度出發,結合傳統金融學的理論,根據金融市場上不同投資者的不同偏好及不同時期,設計不同的風險投資組合才是相對較合理的辦法。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中,諸如股票和銀行存款的高風險或低風險資產較為充足,而風險呈良性的產品就顯得供應不足,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散戶投資者居多的現狀,可以適當的增發一些企業債券類資產和加大對基金市場的發展力度,其次,還可以依據現有金融學理論并結合實際去創造一些新的、適合中國投資者的金融新產品,還有就是不斷去完善做空機制,適時推出股指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創新類產品以緩解市場需求壓力
參考文獻:
[1] 陳收.行為金融學理論與實證[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2] 孫晴川.簡要分析行為金融學理論下的投資行為[J].情商2016,14(41).
[3] 李靜.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D]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
[4] 皮海周.中國股市需要善待散戶投資者[N].金融投資報,2018,(005)
[5] Gropp J.Mean reversion of industry stock returns in the U.S.,1926-1998[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04(11).
作者簡介:
普家成(1994.05),男,彝族,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本科應屆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