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收入和財產分布差距的擴大不僅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難題,同時也是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任由這種趨勢惡化將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諧社會的建設以及中國夢實現的進程。本文將從社會關系網絡的角度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并實時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社會關系網絡;收入差距;城鄉差距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同時又受到傳統儒家思想影響的大國,.談及“社會關系”,大家非常熟悉并把它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緊密聯系起來,無論生老病亡,還是衣食住行,無一例外與“社會關系”息息相關。作為農業大國,受該種思想影響最直接最深的無疑是我們的農村居民,故本文將從“社會關系網絡”的角度對我們最為關心的農村居民收入情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完美市場假說假定市場是高度有效率的,資源總會流向邊際使用效率最高的經濟主體,且經濟運行的最終均衡結果是帕累托最優的,然而事實上,市場失靈卻經常出現,從而導致現實中的經濟運行結果并不是最有效率的。引起市場出現失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傳統的因素主要有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及道德風險等,比如:在勞動力市場上,企業招聘職工的原則應該是適者上任、擇優錄取,然而,當一個各方面均十分優異的普通學生甲和一個學歷能力均平平但卻家庭“關系”背景深厚的“官二代”或“富二代”學生乙同時面對這份稀缺崗位時,企業最終錄取的卻往往是學生乙而非學生甲,事實上,單從企業用人標準來看,最優的匹配結果應該是錄取甲,然而,“社會關系網絡”的干預最終打破了這種最優的結局,使得勞動力市場的選擇結果是無效率的。因此,不斷縮小收入差距不僅是老百姓對于自身福祉的呼吁,同時也是我國全局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國收入差距演進及趨勢
近年來許多學者如魏后凱(1997)通過對國民收入差異加以估算,發現無論在改革幵放前還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的農村地區間都存在著較大的收入差距。特別是農村和城市家庭間收入差距的地區差異在不斷的擴大。總體來看,這些研究同樣在我國農村家庭間收入差距過大這個終極問題上是具有相同結論的,只是分析視角的不同而已
二、影響我國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1家庭中教育與收入差距之間存在著密切且較為穩定的關系。與大多數研究所發現的高教育水平會降低收入不平等不同,白雪梅(2004)的研究發現教育是拉大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農村家庭中更為明顯,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差距之間存在著一種“倒U型”的關系,我國現價段位于該曲線頂點左半邊的位置,這就告訴我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是提高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發現職業、健康狀況、教育水平和是否黨員對農村居民的財產積累具有顯著的影響,而婚姻狀況則與財產分布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相關關系。
2收入分配在鄉鎮之間的差異。鄉鎮間的收入差距是我國戶籍制度與二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基于該視角,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調查組(1994)對我國鄉鎮收入差距與長期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引起鄉鎮收入差距過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該研究將鄉鎮間的收入差距劃分為合理部分和非合理部分,認為我國的鄉鎮收入差距主要是非合理部分占據主導,他們提出要縮小不同鄉鎮收入差距,需要將制度改革與政策安排合理配套實施,具體地,需要改革現存的戶籍制度與用工制度,同時需要加快發展城鎮建設和鼓勵鄉鎮企業建設。
三、針對農村家庭收入差距而提出的具體措施
先天的出身不對等已經天然的拉開了差距,原以為靠勤奮與努力能彌補這種劣勢,卻不曾想最終又敗給了 “社會關系網絡”,這句偶發的感慨作為對機會不均導致結果不均的農村家庭的描述恐怕再形象不過。“社會關系網路”的強弱會引起各種農村居民機會的不均等,進而腐燭整個社會的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最終阻礙經濟的正常有效運行,同時,不斷擴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對的重要難題。要想實現中國夢,實習共同富裕,,對比當前,我們離這樣的愿景還相差甚遠,要做到此,本文認為重點還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切實保障農村公民在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機會均等,增強制度的透明性,努力消除這些領域的“社會關系網絡”型腐敗,使每個農村公民享有公平參與和競爭的機會。從教育角度來說,政府應進一步推廣和普及農村義務教育,竭力消除城鄉教育在師資、設備與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差異,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從就業視角而言,除了需進一步加強招聘制度的透明度外,還應該大力提倡和鼓勵農村公民自主創業,增加就業機會,消除就業歧視,確保就業過程的公開公正。
第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拓寬農村醫療保險及養老保險等的覆蓋范圍,使每個農村公民都能夠平等享有應有的社會保障權利。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特別是農村新存活等保險制度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村居民不會“因病致窮”和“因病返貧”,同時,政府轉移性收入的增加也能明顯的起到縮小農村家庭間收入差距的效果。
第三、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格局,消除行業進入障礙,在合理范圍內降低行業準入標準。鼓勵鄉鎮企業的新興,行業間的收入分配不均主要源自于壟斷部門的高額利潤,因此,打破行業壟斷格局,推進壟斷行業的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是消除行業間收入差距的必要舉措。
參考文獻:
【1】葛鳴.我國農村居民消費信貸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786份問卷的研究【D】.河北:河北經貿大學,2012:l一3.
【2】中研普華.2013年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0%[EB/OL].http://www.chinaim.com/news/20140121/16133 1293.html,2014-01?21.
作者簡介:
吳蘭,女(1980.5——),重慶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經濟與管理
課題:2017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社會關系網絡對居民收入差距影響研究 (編號:17SKG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