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橋梁路基的質量影響著整個橋梁工程的質量,堅實的橋梁路基能夠減少橋梁損壞與變形,在保障車輛與行人通行的同時,提升橋梁的安全系數,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本文重點分析了橋梁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和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控制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進程逐漸加快,道路建設事業也得以飛速發展。但出現了過于追求發展速度,而忽視了發展質量的情況,道路施工質量問題頻頻發生,給人們出行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重視道路橋梁的建設問題,找出其對應方法,不僅能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更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
一、橋梁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分析
1.1路橋不均勻沉降造成路橋不均勻沉降現象
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設計;施工;地基自身特性。設計階段,鑒于造價方面的因素,通常會壓縮跨徑尺寸,并且過渡段橋頭大多采用搭板結構,也會造成不均勻沉降的形成;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施工要求,臺背填土速度過快或者沒有足夠的壓實等等,在車輛荷載作用以及橋梁自重的影響下,同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均勻沉降;通常情況下,土質不良的軟土地基產生地基沉陷的可能性更大,倘若軟土路基處理不當或者是在其上直接填筑,往往會造成沉降不均,進而產生橋梁質量問題。
1.2橋頭搭板和橋頭跳車問題
由于橋梁搭板脫空,諸如搭板斷裂以及橋臺跳車等質量問題就容易形成,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行車的安全性及其舒適度,而且對車輛的通行造成直接的影響。橋梁兩端的路堤填土通常在3M-10M的范圍內,相對較高,必要時可能≧10M,鑒于各種原因,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路堤產生錯臺可能性非常大,倘若產生橋頭搭板和橋頭跳車等病害,會嚴重危害到橋涵的整體結構,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耐久性退化。其質量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地基軟土質分布不均勻,引起地基的沉陷,并且橋頭路基填筑具有相對較大的高度,會形成較大的基底應力,進而極易造成地基下沉;另一方面路面同橋臺結構的銜接設計不規范或者沒有對其進行充分考慮,路堤同橋臺相鄰處的沉降差,即便是在連接部位采取搭板等措施,也會引起橋頭路面裂縫或者在突變點產生錯臺。瀝青路面的接縫同橋臺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沒有適當的處理亦或是脹縫設計不當,造成混凝土板塊對橋臺臺帽、橋面進行擠壓,導致跳車。
1.3橋梁裂縫
橋梁施工中,裂縫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表現形式,不僅對橋梁的外觀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還會造成橋梁大面積開裂甚至整體損壞。造成橋梁施工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外界環境作用、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材料性質等。首先澆筑混凝土前期,水泥水化熱發散速度極慢,致使熱量聚集,而混凝土表面溫度隨著拆模會急速降低,形成溫差,同時由于熱脹冷縮作用,混凝土表面產生膨脹應力,加之,混凝土抗拉強度一般不高,因此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縫;其次混凝土振搗中,倘若同要求不一致或者欠振、漏振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腹板混凝土振搗的密實不夠,從而產生質量問題,例如:孔洞、蜂窩麻面等;盂如果在施工放線中,預應力管道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極易造成其圓潤度不夠,局部微段發生彎折,致使預應力筋設計位置不能同實際位置重合,且詞位置的徑向力形成突變,出現預應力不足,進而造成腹板裂縫。
1.4橋面鋪裝層破壞
通常橋面破壞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鋪裝層局部網狀開裂。形成此質量問題的原因包括:不均勻的鋪裝層混凝土厚度、主梁頂面同鋪裝層的粘結強度不夠以及鋪裝層偏薄,加之,雨水侵蝕以及凍脹作用,造成填料松散,也會使鋪裝層收到破壞;其次鋪裝層裂縫。傳統的橋面設計鋪裝層厚度通常為60MM,或者鋪裝層厚度更薄,加之配筋在鋪裝層中也不多,在縱向接縫處的連接剛度較差的情況下,鋼筋混凝土梁橋也容易損壞受力薄弱環節;雖然,設計人員增加了對橋面鋪裝層的厚度,但是其構造配筋要求、剛度及強度要求沒有明確的規定;再而沿板(梁)接縫縱向開裂。鑒于橋梁橫向剛度相對較小,鋪裝層同鉸縫共同傳遞板間橫向傳力,同時主梁本身抗彎剛度相對較大,豎向位移相對較小,而鋪裝層在彎剪作用下以抗剪為主,加之作用于交通荷載,就會產生中線處縱縫開裂。
二、路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2.1科學合理地對病害進行處理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裂縫種類多樣,在制定處理措施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裂縫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些裂縫是發生在局部位置的,且縫口寬度較大,應使用擴縫灌漿法對裂縫進行處理。而有些裂縫是貫穿在整個路面的,縫口寬度較小,且形狀細長,此時采用擴縫灌漿法是沒有效果的,應使用條帶罩面法對裂縫進行處理。若裂縫寬度超過3 cm,應先將環氧樹脂與固化劑進行攪拌,等其攪拌均勻后再逐漸灌入裂縫中。對于麻面、露骨、不平整等結構性病害,通常使用瀝青混凝土罩面法進行處理,另外,麻面只有在大面積發生的情況下才需要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可不必進行處理,只需對露骨程度較高的部分做一些局部性修改,例如可采用聚合物砂漿來作為薄層處理材料。
2.2采用質量管理體系對病害進行預防處理
質量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想有效處理橋路施工工程中的各類病害,必須構建一套完整有效的質量管理標準體系,該體系應基于科學和規范而建立,通過質量管理的手段將企業內部的各項職能相結合,構成一個職權分明、相互監督、優質有序的系統。與此同時,最高管理層還應將質量責任明確分配到各個職能部門,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的有效管理機制,使施工過程中的各個工作環節緊密相接,環環相扣。除此之外,還應努力提升管理層及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與施工工程有關的任何工作人員都應將工程質量擺在首要位置。為了更好地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企業應制定一個完善的質量責任制度,以“誰領導,誰負責”為核心原則,對影響施工質量的任何責任進行合理的分配。另外,企業還應加強對員工資質的重視程度,在招聘工作人員時,招聘者必須提供由國家頒發的專業資質證書或從業許可證明。除此之外,橋路工程施工方也應具有相關的施工經驗或施工資質,并取得一定的業績。
2.3加大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安全,安全電力,機械和設備定期維護,設立專門的安全監察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進行監督,如果發現安全隱患問題或是違章作業,應在第一時間采取合理手段進行補救,若處理不了的應及時向上級報告,嚴格查處;杜絕無證上崗的現象發生,雇傭非專業人員進行施工或是維修電路,禁止他們危險作業或高空懸掛;遠離易燃易爆區,盡量避免發生意外傷害。
三、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的進程也逐漸加快,要連結城市與郊區甚至向鄉村延伸,那么道路是重要的連結樞紐,因為道路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以及一定的優越性,使其具有比其他的運輸方式更為重要的作用。但是,道路橋梁的質量問題不容忽視,否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害。文章在簡要地分析了個別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之后,選取了兩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對于相關的質量問題,施工單位和有關部門必須在組織內部引起足夠的重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保證橋體路段的質量安全,造福于道路交通運輸和人民群眾的生活便利。
參考文獻:
[1]董穎.橋梁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J].低碳世界,2018(03).
[1]劉焱,李梓豪.對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的探析[J].決策探索(中),2017(10).
作者簡介:
代亞鵬(1987-),男,助理工程師,大專學歷,畢業于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從事公路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