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云
摘 要:風景園林管理需要風景園林管理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熟練掌握蟲害防治技術,建立健全風景園林害蟲管理體制。
關鍵詞:園林有害生物;生物危害;防治對策
近幾年來,我國在綠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各城市都將園林綠化作為經營城市的重要手段,市民是直接受益者,但在城市化迅速發展進程中,人類也不同程度地改變和破壞了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引進了許多外來植物,建造了許多新的植物類群,形成了新的城市植被和園林植物格局,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偏離初衷的不和諧音符,導致了園林植物中有害生物的嚴重發生,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而這種損失在時間上是不可彌補的,而且該損失目前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有害生物的現狀
國槐的蛀干害蟲銹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東南部為根據地,局部為害國槐、欒樹,九十年代中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出擊,成為蛀干害蟲的優勢種,如今已成為山東樹“國槐”新的重要蛀蟲。號稱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在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點發生,其蔓延之勢已覆蓋了我國5億多畝森林。危害100多種植物的美國白蛾在遼寧、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撲滅”,而且新疫點頻頻出現,甚至扣開了山東的大門。日本松干蚧是一種毀滅性害蟲,遍及華東各省,如今又向東北擴散。
櫻花根瘤病是由土壤桿菌引起的一種世界性植物病害,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植株患病后如不及時防治,死亡率較高。我市園苗圃本著“早發現,早防治”原則,采取“兩步走”防治措施。第一步,請植物病害防治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并根據指導意見選擇了防治櫻花根瘤病效果較好的內吸性殺菌劑噻森銅。第二步,綜合考慮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因素,在櫻花苗圃地中間挖一個小池塘,在池塘內把藥劑和水按比例配制成藥液,并根據櫻花根系分布情況,在其根部刨開30×30公分的樹穴,用藥液灌滿樹穴,使櫻花根部充分吸收藥液,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二、原因分析
(一)綠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害蟲與寄主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協同進化關系,可以說植物一栽下去就決定了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不合理的種植結構是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源頭。
(二)城市生態惡化為病蟲害的發生開啟了方便之門。
城市環境是由人工建造起來的特殊生態系統,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氣污染嚴重、光照條件不佳、人為破壞頻發;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堅實、透氣性差、土質低劣、缺肥少水、生長空間狹窄,這些直接導致了有害生物的大發生。當某種生態因子達到災變程度,而養護管理又長期相當不力時,生態平衡將被打破,園林植物病蟲害就暴發成災,發展成為自然生物災害。(三)綠化格局的調整改變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結構。
園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間互相聯系并使之成為一體的紐帶。國外園林風格不斷傳入我國,植物配置和種植方式更加多變,如疏林、草地、規則綠化等,打破了我國傳統園林格局。園林植物種類、數量以及綠化面積大幅度增加,改變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種類、結構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蟲,“五小害蟲”(蚜、螨、蚧、粉虱、薊馬)和生態性植干病害成為城市園林植物的主要病蟲害。
三、防治風景園林蟲害的具體措施
風景園林種類的差異都使得各地之間的風景園林蟲害具有差異,因此,防治風景園林蟲害多項具體措施的出臺成為了防治風景園林蟲害的關鍵。下面,就風景園林蟲害的特點,提出幾條相關的具體措施:
(一)基礎技術防治
風景園林基礎技術防治手段是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之一,相關風景園林部門根據所掌握的風景園林種植基礎技術有效地對蟲害進行防治,風景園林基礎技術防治主要包括實驗基地育苗、適宜地域種植和合理砍伐三部分組成。
所謂實驗基地育苗,就是選取適當面積的實驗土地,并且在這些土地上種植實驗樹種,在樹種發育的過程中,密切關注樹苗蟲害現象的發生,在此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試驗田的衛生,在適宜時期對樹苗進行施肥、灌溉處理,在蟲害高發期進行適當農藥處理。在樹苗培育完成后,需要進行嚴格的驗收,并且在這其中選取抗蟲害優育樹苗。其次,需要選取適宜地域進行種樹造林,合理安排好樹種的種植方式和種植比例,并且選用優質樹苗進行種植,在樹苗發育的過程中要對整片樹林進行監控,一旦發現蟲害的發生要及時處理。當樹苗發育到砍伐期時,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合理砍伐,不要破壞原有森林的生態平衡,保留抗病蟲害較強的優育樹種,并進行良種繁殖。
(二)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和方式對蟲害進行防治,利用聲、光、電、熱等機械物理技術制造出簡易的物理工具,有效地控制林區蟲害的蔓延。可以利用燈火、氣味、餌食等手段對害蟲進行誘殺;也可以根據害蟲的活動規律制造簡易捕捉裝置對害蟲進行人工直接捕殺;在進行種子培育的過程中,可以對種子進行熱水浸泡、輻射殺菌等手段滅殺隱藏在其中的病菌,確保林區樹種可以健康茁壯成長。
使用物理防治法的優勢就是簡單方便、無污染,雖然在防治過程中可能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與直接使用農藥相比,減少了對大自然環境的危害,促進了生態環境的長期平衡發展。
(三)生物防治法
目前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以其他植物來治蟲方法來達到直接滅蟲或破壞害蟲繁殖的目的,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比如:利用喜鵲吞食松毛蟲;利用鴨子啄食水稻害蟲;利用啄木鳥防治林區害蟲;蛙類捕食地面害蟲;蝙蝠消滅大量夜間活動的害蟲和蛾類等。
生物防治的優點在于對林區樹木無害、無污染等,這種方法可以實現對害蟲的長期防治,而且會省下較大的人力物力,是一種適宜長期使用的防治方法。
(四)化學防治法
所謂化學防治,就是利用農藥等化學試劑藥品來消滅、預防林區蟲害的發生,在化學藥品的選擇上一定要謹慎,所使用的化學藥品不要對林區樹木造成影響。化學藥品在使用時可以采用手工涂抹和噴霧的形式,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用量和濃度,以免使用不當對林區樹木造成危害。
化學防治法見效快、使用方便,可以實現大面積地消滅害蟲,但長期使用化學農藥,易造成害蟲對農藥的抗性,而且容易對土壤、水資源造成污染,對人和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脅。育
四、總結
要想做好風景園林蟲害管理工作,需要熟悉蟲害的活動規律,了解蟲害的發生特點,選取最適宜的防治方法。風景園林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風景園林管理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熟練掌握蟲害防治技術,建立健全風景園林害蟲管理體制,確保我國風景園林長期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妍.園林景觀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J]. 內蒙古林業. 2011(03)
[2]王峰.綜述園林綠化工程的現場施工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