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
摘 要: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施工者需要按照施工圖紙給出的設計要求,構建與工程結構建設需求相符合的工程模板,而后開展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澆筑等處理工作之后,再將工程模板拆除。無論是組建模板,還是拆除模板都需要選對施工方法,如果模板存在不合理之處,工程建設的總體進度也會受到影響,施工人員還要明確工民建工程提出的一些特殊的工程建設要求。本文對工民建工程之中的模板施工技術應用狀況展開分析。
關鍵詞:工民建;模板;施工技術;途徑
工民建是當前現代型城市之中最為常見的工程項目,其能夠創收的應用效益比較高,但是其實際的工程應用效果與施工情況之間存在極為必要的聯系,如果在工程建設期間有施工任務沒有順利完成,工程質量會削弱該工程的最終價值。在施工任務之中,模板施工屬于極為重要的工作,其直接關系工程結構建設水平,原有的模板施工技術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強化模板部分的施工技術加以詳盡地剖析。
1 工民建工程之中的模板施工技術概述
工民建建筑體系主要涵蓋了兩種建筑,即工業化建筑和民用型建筑,這兩種建筑對于施工要求都比較高,同時也給工程安全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工業建筑之中出常常需要開展工業生產活動,因此在開展工業建筑時,需要遵循設計要求,進而確保建筑內部空間布置符合工業活動需求,而民用建筑的建設要求同樣復雜。
在構建兩種建筑的主體系統時,施工人員均需要預先設計并建設建筑模板,模板在結構施工中發揮的作用既關鍵又不可替代,組成建筑模板的材料一般都具有比較高的強度,混凝土是常見的模板構成材料,為了確保模板的穩固性,施工者還會在模板之中添加鋼架用以支撐模板體系,在構建模板時,要明確其尺寸以及外部幾何形態,模板變形的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好,應用高質量、高強度的模板組成材料 主要是為了避免模板因外部環境影響而出現穩定性缺失的情況,隨著模板施工理念革新,施工者也會適當降低模板的施工成本。
2 模板施工技術存在的技術性問題
之所以需要強化模板施工技術,主要是因為現代建筑的模板施工存在一些會對最終施工效果產生影響的技術層面的問題。從組成模板的材料方面來看,材料的質量問題降低了模板的穩定性,基于成本控制的工作要求,一些工程采購人員會優先選用廉價材料,對材料質量加以忽視,這并不是正確的采購理念,工程采購者應當明確材料質量這一采購前提條件;而從施工荷載的角度開看,模板施工工作開展之前,施工者需要在完成分析與測量工作之后,確定模板的受力結構,對不合理的受力狀態加以針對性地調整,精準測量可以避免模板存在功能失調的問題,然而很多施工者的工程前期測量工作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了增強測量分析工作的精準性,可以增加工程測定次數。
模板比較容易工程外部的客觀存在的問題的影響,因此如果防護體系建設不到位,模板就會因失去保護而被損壞,模板施工過程甚至還會形成安全方面的問題,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在對外部影響有所認識的基礎上,將完備的建筑模板保護體系完整地構建出來,處理各類模板施工隱患。
3 強化模板施工技術的可靠方法
對于模板施工技術水平偏低的情況有所認知之后,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提升模板施工的技術水平:
3.1 制作技術
根據設計好的模板配置圖,將所需要構件和配件準備齊全。調運墻模板之后,掌控好模板標高的水平線,將立桿位置線按照模板的支撐布置圖放好。
在位置線的交點處放一個標桿,然后沿著焦點的位置畫一“十”字,或者在垂直方向立兩個標桿,再用等長的標桿橫放,將三根立桿插卡連接起來,最后形成了一個四邊形。在把一根立桿放在第四個角的位置,再用兩個橫桿將四個角的位置插卡,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十分完整的四邊形了。按照放置的線為標準,把其調整成一個垂直的四邊形。調整完畢后,再使用錘子將其夯實、敲緊。四邊形完成以后,安裝一個三腳架,這樣就可以完成模板的搭建。
3.2 安裝技術分析
不同類型的模板,其安裝的具體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在安裝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圖紙進行安裝,方向順序要自下而上。在安裝的過程中上下層模板支架的立柱要對應準確;在澆筑之前,應該用水將木模板澆濕,但其內部一定不能留有積水;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的位置一定要保持清潔,還要涂抹一層隔離劑。在安裝基礎模板的時候,其支撐的地基一定要非常的堅固,要確保在澆搗的時候結構不會有下沉或者裂縫的現象。模板在安裝完成后,要對其進行檢查,看看模板和支架是否可以承載足夠的重量,還有它的剛度和穩定性是否都符合施工過程中的要求。
剪力墻混凝土教主的高度應當比樓板底口的高度要高,約要高出30mm。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有效地避免外墻澆筑混凝土時會使外模漏漿,從而對墻面造成污染,所以,在安裝外墻模板之前,在外墻的大模板鏈接橡膠板的時候,為了防止會出現柱腳和墻角爛根的現象,在 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做一下刮平處理,具體要處理模板下口距離墻體鋼筋約300mm的位置。在安裝竹膠合板模板的時候,兩塊膠合板模板之間一定要拼縫緊密,不能讓其之間有空隙,為了避免其拼縫不嚴的現象出現,在再次安裝模板之前,要進行精確、嚴格的修整工作,將邊緣起毛的部分切除掉,然后確保整個模板表面的光滑程度。在處理大模板和陽角膜鏈接的位置時,要用螺栓將所有的螺栓孔鏈接好,而對于大模板和陰角膜,則要采用拉鉤將其拉牢。
3.3 拆除技術分析
模板的拆除順序要嚴格遵守,要先支后拆,拆的時候先拆不承重的模板,然后再拆承重模板,從上至下的順序要首先拆除側向的支撐模板然后再拆除豎向的支撐模板,拆除之前要經過嚴格的檢查,確保拆除之前混凝土的強度可以達標。拆除模板的時候還要注意,不應該對樓層產生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不能和支架放在一起,要分開放置,而且要再拆除之后及時的運走。
4 結束語
在建設民用建筑以及工業建筑時,施工者均需要將模板施工技術正確使用,基于模板對于整體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施工人員要始終秉承著正確的施工理念,按照規定來組建以及拆卸模板,在初期的模板組建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及時做好模板質量檢查,在拆卸模板之后也要對工程體系進行查看,以免工程出現細節性的質量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建筑模板施工存有的技術水平不足的問題展開探討,并給出了技術加強的建議,施工人員在工作之余的技術性學習工作也必須要保持持續開展,以便于為工民建建筑提供更多可靠的工程模板。
參考文獻:
[1]劉文生.加強工民建模板施工技術的途徑分析.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6).
[2]聶詩茂.現澆模板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工業2017(20):00125-00126.
[3]馬國棟,馬潔.如何加強工民建模板施工技術.民營科技2017(1):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