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楠 畢天軼
摘 要:本文綜述了國內外旋回破碎機的發展歷程。可供從事旋回破碎機設計工作的人員深入的了解旋回破碎機的發展歷程;供設計與銷售人員了解國內外旋回破碎機的發展現狀,為對外交流做好知識儲備。
關鍵詞:旋回破碎機;發展歷史;美卓;山特維克;蒂森克虜伯;富勒史密斯
1國外旋回破碎機發展歷史
旋回破碎機在破碎機家族處于顯赫地位,也是出現較早的粗碎設備。1880年由Pbiletus W. Gates設計出具有現代特征的旋同破碎機問世,同年于美國Gates(蓋茨)鐵工廠正式制造,次年取得專利權,當時稱這種破碎機為Gates(蓋茨)旋回破碎機[1]。
Gates(蓋茨)旋回破碎機屬于懸軸式側邊排礦,這種旋回破碎機的特點是主軸懸掛在懸臂架的中部,主軸以該支撐點旋轉,動錐固定在主軸上,主軸插在偏心軸套里,電機帶動皮帶輪再通過一對傘齒輪帶動主軸旋轉,從而使礦石在動錐與定錐之間破碎。
由于Gates(蓋茨)旋回破碎機的問世比顎式破碎機晚很多年,為了比較顎式破碎機和旋回破碎機的性能,旋回破碎機比腭式破碎機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因此很快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918年固定式旋回破碎機問世。旋回破碎機的主軸上下兩端都是固定的,偏心套軸直接裝在動錐下部,并伸入到動錐里面,以主軸為中心做水平旋轉,從而使動錐于定錐之間的礦石破碎。這種旋回破碎機給礦口不可能過大,從而限制了他的使用與發展,沒有被廣泛采用。
二次世界大戰后,旋回破碎機開始向低機架發展,即偏心軸套緊接動錐下部,從而降低了機架高度,減輕了旋回破碎機的重量。
到了50年代初,美國Allis Chalmers(阿利斯·卡爾默斯)公司研制成功Superior液壓旋回破碎機,使機器在調節排料口和實現過載液壓保護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格的旋回破碎機是瑞典Sandvik(山特維克)。在結構原理上比較突出的是芬蘭Metso(美卓)礦機的Nordberg(諾德伯格) Supertor MK -Ⅱ型旋回破碎機,它占了國際市場70%以上份額。
2國外主要旋回破碎機制造廠家的發展歷程
目前國外旋回破碎機的主要制造廠家有:芬蘭Metso(美卓)礦機、瑞典Sandvik(山特維克)工程集團、德國ThyssenKrupp(蒂森克虜伯)集團、丹麥FLSmidth(富勒史密斯)礦業公司等。
1880年由美國芝加哥Gates鐵工廠制成第1臺旋回破碎機。隨后該公司生產的多種規格旋回破碎機都成為當時極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并廣泛應用于各大礦山。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Allis Chalmers(阿利斯·卡爾默斯)公司開發了Superior底部單缸液壓旋回式破碎機,這是破碎機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并取得了美國、法國、日本、英國等多項專利。隨后當時國際上一些著名的破碎機制造廠商如:日本神戶制鋼重機廠,瑞典Svedala(斯維達拉),德國Krupp(克虜伯)、美國Fuller(富勒)等公司也都引進了Allis Chalmers(阿利斯·卡爾默斯)公司的液壓技術,推出液壓式旋回破碎機。目前國內外生產的旋回破碎機都是基于原Allis Chalmers(阿利斯?卡爾默斯)公司Superior型液壓旋回破碎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美國Fuller(富勒)公司生產的Traylor(特雷勒)品牌旋回破碎機在破碎技術上一直處于領先優勢,1990年 Fuller(富勒)礦業加工公司成立,同年Fuller-Traylor NT 型旋回破碎機誕生。
德國Krupp(克虜伯)公司始建于上世紀初期,曾為歐洲鋼鐵工業和機器制造業作出杰出的貢獻。
2001年芬蘭Metso(美卓)集團兼并了瑞典Svedala(斯維達拉)集團,將美卓的旋回破碎機和磨機業務與斯維達拉的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業務剝離出來,一舉成為礦石粉碎領域有力的競爭者。Metso(美卓)通過合并及一系列的產品剝離和優化組合,從而成為世界上礦物加工分行業絕對領導者。
3國內旋回破碎機主要制造廠家及發展歷程
國內制造旋回破碎機的主要廠家有北方重工集團礦山冶金設備分公司和中信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1989年 中國第一臺大型露天礦用旋回破碎機PXF5474出廠,并在江西德興銅礦投產使用。這標志著我國設計制造旋回破碎機的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1994年首臺出口的PXZ1216型旋回破碎機,在巴基斯坦山達克銅礦投產使用。并且至今仍在運轉;1998年 國內首臺PXF6089旋回破碎機出廠,并在首鋼礦業公司投產使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公司將自身的設計經驗與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相接合,并輔以當今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不斷開拓創新,使我公司的旋回破碎機產品更趨完善,并致力于不斷地改進我們的設備以更好地適應用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郎寶賢,郎世平.破碎機[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