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亮
摘 要: 為了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在近幾年加大了對采礦行業的投入,在擴大其規模的同時,有助于采礦量的提升。與此同時,作為我國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采礦工程行業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作業環境復雜,導致相關安全事故的出現概率較大。因此,為了保證采礦工程行業可以有序發展,有必要對其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加以密切關注。
關鍵詞: 采礦工程;采礦技術;施工安全;研究
在現階段,為了迎合國民經濟發展要求,我國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逐步提升,從而使得采礦工程得以借此機遇獲得快速發展。其中,對于采礦工程行業來講,由于其開采環境錯綜復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開采難度,同時由于部分采礦企業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導致相關安全事故頻發,極大的威脅采礦工程中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并且影響我國采礦工程的發展。因此,作為采礦工程企業來講,為了確保其可以有序的發展,有必要對采礦工程中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方面進行研究,對于提升我國采礦工程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采礦技術的分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采礦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常用的采礦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機械化開采技術
機械化開采技術是目前最常用的開采技術,按其作業模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露天開采法和地下開采法。采用前者時,需先剝離礦體表層之上的巖土,然后再運用機械由上至下地進行開采。因為礦體直接暴露于地表,所以露天開采具有很多優勢:采礦機械運作起來更方便;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礦石的損失可大幅度降低;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收益。與之相比,地下采礦技術的危險性則要大得多,一旦作業中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礦井就要面臨嚴重的安全事故,例如坍塌。目前而言,金屬礦山的開采通常采用地下采礦技術。隨著環保節能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地下采礦技術也在環保方面進行了嘗試,尾砂膠結充填采礦法是目前新型的環保開采技術,其優點就是能對尾礦污染進行處理,從而降低開采作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
2、特殊采礦技術
因為礦山條件千差萬別,所以實際采礦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在處理某些特殊的礦山時,出于成本、效益及安全性的考慮,通常需采用一些較為特殊的采礦技術,例如化學采礦法、海洋采礦法及物理采礦法等。在這些特殊的方法中,化學采礦法和物理采礦法具備相同的特質,它們都需用到特殊的化學溶液。這些溶液被輸送到地下,并將礦體中的有用成分溶解分離出來,之后,這些有用成分被運送到地面,再由地面的工作人員運用適當的方法將它們提取出來。因為這樣的工作原理,這兩種采礦法所需成本相對較低,但取得的收益相對較高,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點。當然這種采礦法也有其限制性,一般只能應用于金屬礦物、堿、鹽等開采之中。此外,隨著未來社會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到時陸地的能源儲存量必然無法滿足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項資源,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勢在必行。因此,在將來的社會發展中,海洋開采技術的研究和探索必將極為重要,它的進展直接影響到中國礦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填充采礦技術
隨著采礦作業的進行,采空區驟步加大,地表變形及沉陷等問題極容易出現。所以,出于提高安全性、緩解作業面壓力的考慮,通常會使用膏體、矸石及水砂等材料對采空區進行全部或局部的填充。該技術對于圍巖崩落等情況有著很好的控制作用,所以經常被應用于高應力集中的礦山區段。
二、采礦技術的特點
1、針對性
經過多年的理論和實踐,中國的采礦技術種類極為豐富。不同的采礦區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企業在進行開采時,一定要以采礦區的特點為依據,選擇最安全最適當的開采方式。例如,目前較為常見的長壁開采技術雖然在煤礦開采中具有優勢,卻不適合金礦的開采。
2、復雜性
采礦的作業環境錯綜復雜,在開采過程中,不僅要避免積水、自燃及瓦斯爆炸等情況的發生,還要盡可能提高采礦作業的效率。所以,作業過程的諸多訴求使得開采技術的應用具有復雜的特性。
3、風險性
無論是哪種采礦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的。如果實際開采中技術選擇不適當或技術應用不適當,都有可能造成開采安全事故。
4、精細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采礦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保障安全性,都是采礦企業需考慮的問題。因此,為了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采礦業在技術管理上呈現出精細化的特點。
三、采礦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探討
1、完善和健全管理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要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應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這就要求企業以自身在技術、設備及資金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為依據,在借鑒發達國家企業的先進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各個崗位的作業流程應明確具體,各個崗位的責任也要明確到人,不僅如此,安全例會制度也要落實到位,企業要定期舉行安全例會,總結經驗,排除隱患。
2、正確認識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加強預防工作的實施
想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采礦企業必須正確認識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應當認識到,經濟效益與安全生產并不矛盾,前者是礦產企業所要實現的目標,而后者則是實現這一目的手段,兩者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承,互為助力。因此,為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實現,采礦企業必須采取措施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企業務必要加強預防工作,在作業前就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問題進行預測,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安全預防工作的開展,必須落實到生產的各個崗位及各個環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
3、加大安全檢查力度
在對以往重大安全事故的研究中發現,發生事故的企業并非沒有相關的安全施工制度,只不過是安全檢查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從而釀成了安全慘劇。因此,現在的采礦企業應從過往的事故中汲取經驗教訓,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其次要將制度落實到位,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力度,并做到獎罰分明。
4、構建通風管理制度避免窒息災難的發生
礦區極容易因為通風不暢而引發窒息事故。因此,應進一步完善礦區的通風管理體制。企業在設計礦井時,風在整個通風系統中的流通方式應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與此同時,在采礦作業過程中,企業還應切實落實檢查工作,定期對影響通風的關鍵位置,如安全門和巷道等,進行仔細檢查,一旦發現隱患,要立即處理。
5、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規劃
企業在進行生產設計時,應對巷道所在圍巖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并據此設定好安全規劃和預防措施。井下采空區是事故多發的地點,因此工作人員應對該區域的積水問題多加關注。除了要做好安全規劃,企業還應注重安全生產的培訓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所有員工的協同參與。因此,企業的安全培訓不應局限于某個部門或某些人,應全面覆蓋,將所有員工都納入到安全培訓計劃之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加快我國采礦工程行業的發展,加大對其中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方面的研究力度,在提升采礦作業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同時,有利于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對于采礦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軍.探析采礦工程中圖形圖素的分級及數據化[J].能源與節能.2017(07).
[2] 徐衛衛.煤礦工程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1).
[3] 曹慶遠.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