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育闖 楊雪 王樂紅
摘要:及時、規范、全面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但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和執行上的問題,使得很多企業雖然下大力氣進行了入職培訓,卻未收到預期效果。如何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企業模式的新員工入職培訓,為企業培訓出真正的“合格品”,才有利于員工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成為“優秀品”,讓入職培訓效果事半功倍。本文對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從加強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重視、建立完善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明確新員工入職培訓各方的職責等幾個方面對如何做好新員工入職培訓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入職培訓;反饋與評估;信息循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眾多企業把人才看做是企業的第一大重要資源,并且是惟一的動態資源。新員工是企業注入的“新鮮血液”,企業花大量的資源組織新員工培訓,而培訓的效果卻事倍功半。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對其進行全新的思考。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企業將新員工由“社會人”轉化為“企業人”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但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和執行中的問題,使得新員工入職培訓流于形式化,達不到預期效果。
1.什么是新員工入職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又被稱為新員工崗前培訓,是一種專門為新員工設計和實施的培訓形式,是企業將聘用的員工從“社會人”轉變成為“企業人”的過程,同時也是員工從組織外部融入到組織或團隊內部,并成為團隊一員的過程。一般來說,入職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培訓、企業規章制度培訓、企業環境熟悉、崗位知識和技能培訓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的說,就是通過入職培訓讓新員工熟悉企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及未來的前景,了解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學習崗位所需的技能或知識,并在培訓中轉變員工不適應企業發展的理念和習慣,使其盡快融入企業整體環境之中。
2.新員工入職培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員工入職培訓意義重大,但事實上很多企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是把入職培訓作為新員工到崗的一個工作步驟,走過場,完成的只是新員工的入職手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企業入職培訓工作既不能讓領導滿意,也不能讓員工滿意,存在著一些誤區。
2.1新員工入職培訓安排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
在入職培訓的安排方面,很多企業只是在文件中提到要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入職培訓體系,而且在實施過程中常常以工作忙、人員少為借口,將新招聘的員工直接分派到部門開始工作。這樣做雖然暫時緩解了人手上的壓力,但由于新員工對企業缺乏了解,對新崗位、新環境不適應,所以常常感到無所適從,處處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天長地久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2.2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入職培訓的內容方面,很多企業缺乏規范性的培訓文本或講義,所謂的培訓也就是安排一天或兩天時間,帶領新員工參觀企業,給新員工講解員工手冊及企業規章制度。培訓內容的不完整,使得新員工不能快速適應企業,上崗后也不能很快勝任工作,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上司對新員工的能力也產生懷疑,反而造成了人員流動的惡性循環怪圈。
2.3新員工入職培訓方式缺乏互動和創新
在入職培訓的方式方面,很多企業多以講師單向講授為主,缺乏培訓的互動與反饋,采取“填鴨式”灌輸,在短時間內向新員工灌輸大量知識,而不論員工是否能夠理解。培訓方式的單一和老化也是導致參加培訓的新員工對培訓缺乏興趣、亦是入職培訓較難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企業應如何做好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幾點看法
新員工入職培訓對企業和員工個人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提升培訓效果,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課題。要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改進。
3.1加強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重視
企業應從制度上對新員工入職培訓工作加以保障,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正如老話所講的“磨刀不費砍柴工”,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正是為了可以做出更多好刀,為企業砍更多的柴。只有企業重視,新員工入職培訓才能有保障,才會有力度。
3.2建立完善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新員工入職培訓包括哪些內容,需要由哪些人來做,多長時間一個周期,新員工經過培訓后需要達到什么效果,如何對培訓效果進行考評等等都是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的重要內容。只有建立了完整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才能使培訓工作按計劃有序開展下去。
3.3明確新員工入職培訓各方的職責
新員工入職培訓不是人力資源一個部門的事情,對于新員工培訓,一定要明確人力資源部、高層管理者、崗位所在部門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職責劃分,明確不同內容的責任主體,并在各自部門和崗位的考核中予以體現,以保證各崗位和部門擔負起各自應盡的職責。
3.4挑選優秀的培訓講師
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上,員工面對相對陌生的環境,他們對于企業的了解,最初也是從培訓講師身上的點點滴滴來感觸的,在此期間新員工感受到的企業價值理念、管理方式將會直接影響新員工在工作中的態度、績效和行為,而這些因素和培訓講師自身的素質關系密切。因此挑選優秀的培訓講師授課,對新員工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3.5科學制定培訓方案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包括明確培訓時間、輪訓安排、培訓師以及培訓內容等。培訓時間應該分為集中培訓和一線崗位輪訓兩個階段,首先是集中培訓,應圍繞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參觀生產現場等整體性培訓方面,讓員工對企業經營運作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適當安排一至兩周時間進行。進而是一線崗位輪訓,主要是各類專業崗位知識、技能實操以及業務流程等方面的培訓,應安排足夠長的時間,并且要安排優秀的骨干員工擔任培訓導師,確保新員工得到有效且充實的技能培養。除此以外,還應該注重新員工情感方面的培養,增強新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3.6對培訓效果進行合理評估
新員工入職培訓結束后,應對新員工的培訓效果進行反饋和評估。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法等方式,評估新職員的培訓成效、反應以及其對企業整體、具體業務技能等各方面的了解情況,同時加強人力資源部門與培訓實施部門的溝通,以便其根據不同的培訓結果對培訓計劃、方案等進行修正或者重新設計,以順利開展下一階段的培訓。一方面,要從新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投入度以及與工作關聯度進行評估;另一方面,要結合培訓內容以調查問卷、考試卷或培訓成效演示的方式進行評估;最后,是對新員工在培訓期間的整體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并將培訓評估結果反饋給培訓實施部門以及新員工個人,為下階段的培訓提供經驗,以便對新員工往后的職業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4.結論與認識
新員工入職培訓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實現員工發展和組織效益雙贏的過程,企業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建立完善自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體系,讓新員工可以通過培訓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企業中,對企業認同并發自內心的歸屬,才是真正成功的入職培訓。成功的實現培訓成果的轉化將會給企業帶來好的效益。一個良好的積極的轉化氛圍是其前提條件,即上司和同事要給受訓者以支持與激勵。同時要將課堂學習與實際操作想結合。除此之外,要保持培訓的持續性,入職培訓結束后,管理者仍要全面搭建培訓平臺,將培訓作為企業的制度來進行。只有這樣,企業的培訓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瑾潔;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法初探[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陳斯胄;新員工入職培訓模式的不足與改善[J];生產力研究;200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