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提高集成電路版圖設計能力與效率為目的,首先介紹了版圖設計的根本原則以及設計方法存在的優缺點,其次闡述了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流程,并且著重分析了設計技巧,重點在于如何更加高效的完成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為后續版圖數據tape-out奠定基礎。
關鍵詞:集成電路版圖;版圖設計;設計技巧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集成電路設計水平的提升,由于芯片面積和工藝尺寸的不斷減小,使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技巧方面面臨非常嚴格的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要對電路形式、參數設置以及應用場景等進行充分考慮,才能夠滿足設計需求。但是版圖工程師在進行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一些問題,影響芯片的功能與性能。為了保證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的正確性和準確性,文章重點圍繞設計技巧展開論述。
1 版圖設計根本原則
作為電路的設計人員,必須保證電路設計環節的緊湊型,以更快的效率完成產品設計。版圖設計主要涉及到幾種不同的設計方式:如果以自動化程度為依據,版圖設計分為人工設計、自動布局布線兩種;如果以布局模塊限制為依據,版圖設計有全定制、半定制這兩種類型[1]。通常正式開始版圖設計前,設計人員必須了解所使用的工藝文件及設計規則,將其作為設計的參考依據。明確設計規則期間,要對掩膜對準以及非線性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設計規則規定了各種圖形所要滿足的要求,然而各個企業所使用的工藝及設計規則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應用高級CAD工具,兼容各種工藝,便于設計版圖。自然其中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線性度的應用范圍受限等,這些都對集成電路版圖設計造成限制。
2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技巧
2.1 整體規劃設計
針對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整體設計(即top設計),直接關系到所有block所在位置以及布局布線。整體布局設計方法和成型電路圖相似度非常高,按照模塊面積進行適當的調整,將其進行有效拼湊。這里提到的布局,主要是指將已經完成設計的功能模塊與芯片限定面積相結合,按照位置進行合理規劃,使各個單元與設計尺寸能夠得到規劃設計,并且保證模塊、單元位置的準確性,同時這也是確保芯片面積最小化的關鍵點。整體設計中包括焊盤設計,有利于實現電路信號與外圍封裝的有效連接。所以,整體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模塊設計以及焊盤布局這兩個因素[2]。現如今應用比較普遍的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工具包括以下幾種: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其中Cadence性能最佳,重點體現在電路版圖設計以及自動布局布線等方面,同時也為集成電路版圖設計驗證及仿真提供了條件。
2.2 分層設計
分層設計是以整體設計為前提進行的模塊化設計工作,所以必須要全面掌握整體電路設計,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模塊設計。第一,立足于整體設計,針對集成電路內所有模塊以及元器件進行有效設計;第二,設計期間需要將集成電路劃分為不同的單元,對于所有單元以及模塊接口進行分層設計,為版圖的整體設計奠定基礎。布線過程中一般會對布線復雜性進行考慮,使用總體布線、詳細布線這一模式。其中總體布線時,要將線網放置在適當的區域范圍,如此才能夠保證布通率;詳細布線是以總體布線為前提,作用在于明確連線位置。使用分步布線這一形式可以解決局部擁擠的問題,將布線步驟加以簡化,提升布線成功率。
2.3 版圖驗證與優化
集成電路版圖驗證流程如下:第一,DRC驗證。利用設計規則對每層圖形逐一進行檢查,標記發現的錯誤,并且對每項錯誤及位置進行明確的解釋,然后根據錯誤提示逐一修改錯誤的地方,使版圖設計全部滿足物理設計規則的要求,DRC是個反復的過程,需要不斷的修改檢查驗證;第二,詳細檢查版圖中的開路與短路等現象,及時解決問題,并且將其控制在最短連接通路內;第三,LVS驗證。由電路導出網表,通過對所有版圖中器件及連接關系與電路原理圖的比對,針對其中存在的不同及時修改,保證版圖與電路設計的一致性;第四,通過對版圖的分析進行深入修改,重點對連接情況以及最終結果進行檢查,確保連接正確的同時,也要保證結果的準確性。之后針對版圖與電路圖進行深入分析,每次版圖進行修改之后都要重新完成DRC,LVS等一系列工作;第五,檢查版圖面積是否最小最優化,提升運行速度,并且對電路性能進行優化,將電路延時信息、網表等提取出來進行驗證。在一般的工藝中還要求對設計的版圖進行ERC,antenna,soft connect check等的檢查,個別特殊的高壓工藝中可能還存在針對某一個特殊器件的DRC等檢查。在所有的驗證工作完成之后就基本完成了版圖設計工作。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需要持續優化,優化是個無止境和權衡取舍的過程。所以,為了選擇最適合的設計方法,必須要反復檢查版圖設計總體布線以及布局,保證版圖設計質量。版圖設計所有流程中,后續步驟都是以之前步驟結論作為依據。鑒于此前的布局設計過程中,必須對之后環節布局設計進行充分考慮,確保所有環節布局設計相統一,同時各個環節之間互相影響。針對版圖設計展開全面考慮以及全盤優化,如此才能夠保證布局效果。
2.4 版圖寄生參數提取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完成之后,需要提取寄生參數,其中主要包含寄生電阻、寄生電感以及寄生電容。在版圖完成DRC和LVS驗證之后就可以提取寄生參數給電路設計工程師,進行版圖的后仿真。對于后仿出來的結果直接關系到電路的優化設計和版圖的修改。最后對芯片版圖以及設計數據文件等進行確認,為后續環節奠定基礎[3]。
2.5 與IC設計工程師積極溝通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期間,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和IC設計工程師進行溝通,溝通體現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及時掌握電路工程師對于版圖設計的想法,確定工程師設計構思,明確對版圖布局的側重點以及在進行版圖過程中需要注意隔離,匹配的地方,以減少版圖中的干擾噪聲等。如此才能夠豐富版圖設計要素,清楚設計師和工程師想法的不同之處以及沖突點,更加快速且高效的完成集成電路版圖設計。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是眾多設計方法中最具價值意義的一種,它要求在更小的面積內放入更多的元器件,在完善功能的同時還要降低其功耗,可謂精益求精的一個過程。隨著集成電路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最近不斷向版圖設計中投入人力、物力等資源,研制新的版圖設計工藝,簡化設計操作的同時,緩解設計工程師的工作壓力,從而全面提高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效率。現如今,電子技術得到廣泛普及,這會不斷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今后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黃瑩,王直杰.Calibre驗證在集成電路版圖設計中的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5(23):100-101+103.
[2]余菲,趙杰,陳樹楷.尺寸及版圖設計對集成電路差分放大器性能的影響[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5):12-15+41.
[3]陳娟,竺興妹,段倩妮.面向三維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的EDA插件研究[J].電子器件,2015,38(04):749-753.
作者簡介:楊志磊(1987.6--);性別:男;籍貫:湖北武漢;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集成電路版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