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運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需求規律內涵”為思維對象,遵循思維對象“成分類別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關系分析”的層內橫向分析流程,對高職教學中需求規律內涵的一級分析作了完整流程分析的例解,對高職教學中需求規律內涵的二、三、四級分析僅作了成分類別分析的例解。
關鍵詞:需求規律內涵;分析;分析流程例解
概念內涵的教學是教學的支點。辯證思維中對立統一的核心環節、方法是分析與綜合。
分析是高效學習概念內涵的重要方法。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離開分析?!稗q證邏輯中最重要的就是概念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原子,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有力工具?!盵1]我國高職教育實踐忽視了對高職生分析能力的刻意培養。鍵入“分析”檢索知網,自1982年以來,相關文章僅25篇,未能發現和“需求規律內涵教學中的分析流程例解”(后文簡稱例解)相同或相近的研究。例解需求規律內涵教學中的分析流程。具有多元的直接意義:一是可以凸顯教學中分析這種辯證思維方法。二是可以拓展或強化高等素質教育的教學內容,引發人們對高等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的再思考和重新結構。三是強化高職教師在教學設計、實施中對高職生分析能力培養的意識、重視、爭鳴和改進。
一、需求規律內涵教學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理論基礎
(一)分析的內涵
分析是在思維中將整體化的思維對象分解、還原成其對立面即較簡單的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在一定關系中特有的本質屬性、功能以及各部分之間關系的認識活動。其實質或任務就是從思維對象的整體中找出組成它的各個方面的最本質屬性。[2]任何事物總是由不同的層面組成的,且有復雜的結構。這決定著思維分析的必要性,也為分析提供了客觀基礎。沒有分析,人們對事物只能有個混沌的認識。
(二)分析的流程
由于各個具體思維對象的復雜構成,對各種情境下的具體思維對象進行分析的具體內容差別很大,但都離不開考察組成思維對象的“成分類別”、“成分性能”和“細部結構”。即任何(層級的)分析都需要考察思維對象的成分類別、成分性能、細部結構三個維度,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與此相應,先后有序的“成分類別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結構分析”便是基本的分析流程。
二、需求規律內涵教學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四個層級
各層級內部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層內分析流程:成分類別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結構分析。限于篇幅,只對例解的第一層級作完整分析,對例解的后三個層級分中的分析對象作其成分類別分析。
(一)需求規律內涵的一級分析
一級分析即需求規律分析。第一,需求規律成分類別分析。可將其分解為“需求”和“規律”層級并列的兩個成分。第二,需求規律成分性能分析。需求的特有屬性在于有條件的購買量;需求之功能在于限定規律適用的特定情境。規律的特有屬性在于事物本質間的必然聯系;其功能在于反映需求同價格間的本質聯系。第三,需求規律成分結構分析。即關于需求和規律的關系之分析:規律是具有需求屬性而非其他屬性的規律,需求是涉及其同價格的本質聯系的需求。
(二)需求規律內涵的二級分析
二級分析即“需求”分析和“規律”分析。按照形式邏輯的概念范式,可將需求這一思維對象整體分解為需求的內涵、外延和特征三個成分類別。如有必要可全面分析得到需求的內涵、外延、影響因素、函數、表格、曲線、彈性等七個成分類別。類似地,分析規律可得規律的內涵、外延和特征三個成分類別。如有需要可全面分析得到規律的內涵、外延、特征、影響因素、適用條件、作用、發現等成分類別。
(三)需求規律內涵的三級分析
三級分析即“需求內涵”分析和“規律內涵”分析。需求內涵的經濟學定義:需求是一定時空內,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消費者在各種價格水平下,對應的商品購買量。據此,就需求內涵可分析得到五個成分類別:一定時空、其他條件、消費者、價格、商品購買量?!百徺I量”反映了“需求”的本質。規律是在一定條件下,“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列寧說:‘規律就是關系……本質的關系或本質之間的關系。”[3]通過對規律內涵的分析得到其三個成分類別:事物、本質聯系、一定條件,其中的“本質聯系”反映了“規律”的本質。
(四)需求規律內涵的四級分析
四級分析即“需求內涵成分”分析和“規律內涵成分”分析。據教學情況,可以進一步對需求內涵五個成分類別中的某一(些)成分作必要的選擇性分析。如對高職生認知結構中的薄弱點——價格,作進一步的分析,對規律內涵三個成分類別中的某一(些)成分如“本質”作進一步分析。這種分析有可能還需繼續下去,直到分析出的“成分類別”同多數高職生的既有認知結構、生活體驗圖式能夠發生直接、高效的銜接、融合。
五、結語
對高職生分析能力的培養是高等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從落實的專業教學內容、課程類別設置、教學目的描述、課堂教學內容、課程考核內容等方面看,我國高職教育實踐長期、普遍忽視了對高職生分析能力培養的意識和系統行動。需求規律內涵教學中的分析流程包括其各個層級內部先后有序的“成分類別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聯系分析”三個環節——層內橫向分析流程和不同層級間的上位分析與下位分析所構成的層間縱向分析流程。內涵教學中分析的層級數取決于分析結果同大多數高職生既有認知結構直接、高效的融合要求。橫向分析流程與縱向分析流程相互交織形成需求規律內涵的教學分析流程系統。例解,對于形成分析流程的操作原型、高職教師訓練高職生分析能力的教學演示、高職生模仿訓練分析流程這一心智技能,提高高職生分析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吳迪.辯證思維中的分析與綜合[J].教育時空,1982:131-132.
[2]周鉞,宋國忠.論分析與綜合觀的歷史發展[J].四川大學學報,1986(3):42-47.
[3]劉佩弦.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辭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424-425.
作者簡介:胡軍(1971-),女,重慶萬州人,重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和和職業技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