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睿杰 王麗偉 袁世輝 封哲
摘要:本文通過收集雄安新區現有的水環境質量資料,分析雄安新區水環境質量狀況、污染源分布與影響、特征污染物變化規律等情況,并提出合理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雄安新區;水環境質量
一、河流概況
雄安新區主要以大清河支流為主。大清河的中下游為白洋淀,以白洋淀為匯集區,納潴龍河、孝義河、唐河、清水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等支流,經白洋淀調蓄后,下接在趙王河故道上拓延的趙王新河入東淀匯入大清河。
潴龍河,發源于山西省靈丘縣太白山碾盤嶺北麓,于河北省安國市軍詵村右納磁河后稱潴龍河,跨山西、河北兩省14個縣(市),北入白洋淀。河長314千米,流域面積9430平方千米。潴龍河已成為季節性河流,只在豐水年份才過流。
孝義河,始于河北省安國市馬家莊,從高陽縣經安新縣入白洋淀。河長77.2千米,流域面積1262平方千米。孝義河承擔著潴龍河、唐河分洪或決口后泄洪任務,因而洪澇災害時有發生。
唐河,發源于山西省渾源縣搶風嶺,在河北省安新縣入白洋淀。河長273千米,流域面積(清苑縣東石橋以上)4990平方千米。唐河長年有基流,多年平均流量6.94立方米每秒。
清水河,唐河支流。發源于河北省易縣白銀洼,在清苑縣東石橋入唐河。河長112.75千米,流域面積2122.4平方千米。
府河,發源于河北省滿城縣一畝泉村,至清苑縣木锨莊入白洋淀。河長47.1千米,流域面積643.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0.59億立方米,最大1.74億立方米(1956年),同年最大流量110立方米每秒。
漕河,發源于河北省易縣與淶源縣交界處的五回嶺,在安新縣迪城村東入白洋淀。河長120千米,流域面積800平方千米。
瀑河,發源于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東麓,至安新縣寨里村入白洋淀。河長73千米,流域面積545平方千米。
萍河,發源于河北省定興縣西南部南幸村,東南流經黑龍口入安新縣,再東南流至王莊,入白洋淀的藻雜淀。河長30千米,流域面積440平方千米。
(摘自:中國河湖大典海河卷93-116頁)
境內多數河流已斷流,現只有府河、白溝引河、孝義河、瀑河4條河流承接城市(鎮)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后入淀。
雄安新區入境河流府河、瀑河、孝義河、白溝引河上游水質2015、2016年均為劣Ⅴ類。
2016年,拒馬河新蓋房斷面水質明顯好轉由劣Ⅴ類變為Ⅳ類,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府河安州斷面水質為劣Ⅴ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為總磷;府河望亭斷面水質為劣Ⅴ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和總磷。
二、白洋淀淀區概況
雄安新區起步區內主要的地表水區域集中在白洋淀一帶。白洋淀又稱西淀,地處華北平原中部,水面面積366平方公里,容積10.7億立方米。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地勢低洼,是我國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濕地之一。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體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白洋淀有大小兩個范圍:狹義或小白洋淀是周圍淀泊里最大的淀,廣義或大白洋淀是以狹義白洋淀為主體的、周圍淀泊的總稱,現有大小淀泊143個,平均年份蓄水量13.2億立方米。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環辦2011[22]號)、2015年、2016年國省控斷面監測數據進行水質評價。
2015年白洋淀總體水質為劣Ⅴ類,水質與上年基本持平。主要污染物氨氮的年均濃度與上年基本持平,總磷的年均濃度較上年升高了27.2%,富營養化程度與上年相同,仍為輕度富營養。
2016年白洋淀平均水位較上年升高0.22米,總體水質為Ⅴ類,水質較上年有所好轉。主要污染物總磷和化學需氧量的年均濃度較上年分別降低了26.6%和3.58%,高錳酸鹽指數的年均濃度較上年升高了24.6%,富營養化程度與上年持平,仍為輕度富營養。
三、污染源概況
1.容城縣、雄縣、安新縣
容城的主要是以制衣、鞋包、印染類企業為主,所有企業廢水排入容城城西污水處理廠。
雄縣以包裝制品和乳膠制品的企業為主,所有企業廢水分別排入雄縣污水處理廠和雄縣龍灣污水處理廠。
安新縣以羽絨制品的企業為主,所有企業廢水排入安新縣污水處理廠,城區生活污水排入三臺鎮污水處理廠。
2.污水處理廠排放情況
容城城西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為一期2萬噸/天,二期4萬噸/天。目前為一期工程,實際日處理2.2萬噸。接收縣城全部工業、生活污水,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出水排至龍王跑干渠后經地下管道排到萍河一低洼處,形成長約1千米,寬約200米的滲坑,下游無水。主要污染物有COD、BOD、氨氮、總磷、總氮、懸浮物。
雄縣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一期2萬噸/天,實際日處理1.8萬噸。接納縣城生活污水,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最終排至馬莊干渠。保定市站設置揚水機站監測點,但非主要流向,同時馬莊干渠排水中還匯集部分直排的城鎮生活污水。雄縣龍灣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一期2萬噸/天,實際日處理8千噸。主要接納大步村乳膠工業園區企業污水和園區內生活污水,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最終排至臨側園林基地,灌溉使用。主要污染物有COD、BOD、氨氮、總磷、總氮、懸浮物。
安新縣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一期2萬噸/天,二期4萬噸/天。目前為二期工程,實際日處理3.4萬噸。主要接納管網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大張莊羽絨企業廢水,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最終排至大張莊排干渠。三臺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一期2萬噸/天,二期2萬噸/天。目前為一期工程,實際日處理在冬夏最多達到2萬噸。主要接納開發區生活污水(園區內主要為制鞋業,工業污水很少)和地熱泵用水,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最終經暗管進入大王淀單排,再分為兩股大王淀雙排和公堤干渠。主要污染物有COD、BOD、氨氮、總磷、總氮、懸浮物。
根據保定市監測站近年來對新區境內的污水處理廠每季度一次的監督性監測結果(信息公開內容),容城城西污水處理廠、雄縣污水處理廠、雄縣龍灣鎮污水處理廠、安新縣污水處理廠、三臺鎮污水處理廠5家污水處理廠監測的18個指標中(pH、生化需氧量、總磷、化學需氧量、色度、總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懸浮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糞大腸菌群數、氨氮、總氮、石油類、動植物油)年度抽查結果均滿足出水水質要求。
四、關于改善水質的幾點建議
1、加強水質監測并及時對外發布,依據新區水功能區劃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重新布設點位,展開相關監測、評價工作。
2、針對入境、入淀水質較差問題,建議提升周圍區域污水處理廠標準,深度處理后外排。
3、對淀區農民做好環保知識普及宣傳工作,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減少淀區蓮花種植面積。
4、通過調水等方式迅速改善淀區水質,再采取手段加強入淀水質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