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書
摘要:近年來,隨著煤礦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煤礦的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煤礦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煤礦依然存在著安全隱患,安全管理事故層出不窮等。我們需要對煤礦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狀況進行調查分析,進而提出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方法;途徑
1.概述
目前煤礦是我國主要能源生產企業,對推進社會建設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我國是煤炭生產大國,對煤炭的需求和依賴程度較大,但是由于煤炭賦存條件比較復雜,很多自然災害與之并存,導致開采難度加大,危險程度增高,加之其他不確定危險因數,導致煤礦事故率極高,因此如何破解煤礦安全生產難題,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降低生產事故,保證職工生命安全,是擺在廣大煤礦生產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課題。
2.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導致煤礦事故發生的內在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因此,最大限度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降低和消除事故的根本途徑。這兩個途徑之間協調統一并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制約,以形成事故預防的有機整體。前者主要是靠強化安全管理來實現,后者主要是靠安全技術和安全設施的投入來實現。
外在原因,首先是煤炭需求增加推動了煤礦超能力生產,其次是自然條件的變化使煤礦安全面臨新的危險。一是煤層賦存條件差,瓦斯災害嚴重;再次是安全管理的放松埋下了事故隱患。
3提高煤礦安全現場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徑
3.1提高全員職工的素質
煤礦生產的主體是人,人是安全生產的決定因素,煤礦生產的主體是人,只有職工人身安全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安全生產。職工的自主保安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約著現場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對于搞好安全生產是非常重要的。基層單位開好班前班后會,搞好安全技術學習培訓、等是提高職工的素質,搞好安全生產的較好途徑,這樣既能結合本隊的實際,又便于管理。
另外,還可以搞一些考試、知識競賽等安全活動。二是加強學習,確保精細化管理機制執行到位。煤礦企業要掀起一個學習、貫徹精細化管理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的熱潮,努力讓每個職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崗位的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增強全員執行崗位考核標準的自覺性、主動性。使職工上標準崗位、干標準活成為自覺行動。
同時,抓好全員教育培訓。制定各工種培訓計劃,并嚴格實施。要本著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從設備或工程的質量標準、企業標準(完好標準和安裝標準)、相關安全技術管理規定、本專業安全生產基本知識、企業文化、職工道德和行為規范、安全常識、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等各個方面強化對職工的教育,努力提升全員安全生產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培訓過程中,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創造條件把生產現場的實踐手段搬到課堂上,使崗位培訓具有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的雙重功能,以更好地發揮崗位培訓的作用,提高在崗工人的操作技能。安全技術培訓是煤礦特殊生產環境的需要,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環境中存在著多種不安全因素,作業工人必須接受安全技術培訓,掌握煤礦各類事故(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等)的發生規律、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以便作業中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事故發生,并做到自主保安,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說:提高全員職工的素質,規范職工安全操作行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礎的需要。
3.2搞好班(隊)長的責任
煤礦現場管理的大量工作要靠班(組)長在現場中的管理來完成。因為班(組)長是兵頭將尾在一線掌握著工作分配權、獎扣工分權等,相比較而言,班(隊)長說話有號召力,如果班(組)長能夠牢牢繃緊安全這根弦,在現場處處按章作業,按章指揮,給工人做出樣子,能夠勤檢查、勤督促、勤提醒,狠抓工程質量,嚴格管理,那么,現場管理工作就容易搞好。
班組長職能定位在現場管理和具體管理職工,這樣首先要加強對班(隊)長的教育,搞好班(隊)長的學習培訓,通過教育,使班(隊)長改變原有重生產輕安全的思維方式,弄明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現場管理與安全的關系,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其次,要加強對班(隊)長的考核和管理,要經常不斷地嚴格考核班(隊)長的安全工作情況,好的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給予獎勵,差的要嚴肅地進行批評幫助,給予處罰。并要選樹典型,通過電視、廣播、板報等宣傳工具介紹他們的經驗,宣傳他們的事跡,使廣大班(隊)長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再次,對于安全上不稱職的班(隊)長要撤換,把班(隊)長的工資獎金和安全掛起鉤來,以利于班(隊)長職能的轉變。
3.3建立鍵全跟班制度
實踐證明,“三位一體”抓現場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堅持“三位一體”現場管理,除班隊長、安全員的作用外,跟班干部的作用絲毫也不能忽視。在建立跟班干部下井制度時,跟班干部跟班下井有指標規定,完不成指標的干部,要給予處罰。另外,跟班隊干的下井,安監部門也要加強考核、管理,遲下早上的除給予跟班干部處罰外,還應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這樣可以避免跟班干部遲下早上,避免入井升井、上車下車等旅途中發生事故,而且一旦發生事故也有助于現場管理。
3.4加強安全監督檢查
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就是要堅持動態檢查和綜合檢查結合,加大檢查力度。每天對現場情況進行抽查,每月組織全方位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綜合大檢查,覆蓋率達到了100%。要規范檢查行為,做到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公開、公正、公平;提高檢查質量。按照要求使用檢查儀器和工具,進行布點、上線、測量,逐條逐項進行檢查,不能有缺項、漏項;落實檢查責任,檢查人員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實事求是,認真填寫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表。在檢查中嚴格按照新標準和新規程的條款進行,重點檢查考核設施、裝備、資料等基礎工作,主要從現場管理上的標準化水平去考核評比,以此促進安全質量標準化扎實開展。對檢查發現存在嚴重問題或隱患的單位,通過黃牌警告、通告等多種形式限期整改。煤礦企業是事故多發的特殊行業,安全生產是煤礦永恒的主題。切實把安全抓好,把事故降下來,在一系列綜合治理對策中,實施科學而有效的安全監察和安全檢查,是規范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行為,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之一。煤礦企業的特殊性、自然災害的嚴重性、事故多發性以及多年煤礦安全工作的經驗教訓,決定了煤礦安全監察和安全檢查工作的重要性。
3.5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煤礦安全具有系統性、伴隨性等特點。事故發生在井下,但隱患可能在井上;事故發生在生產過程中,但禍根可能在建設過程中就已經種下;事故發生在煤礦,但根源可能在社會大系統中,因此要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僅要在生產過程中堅持生產必須安全,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干部嚴禁違章指揮,工人嚴禁違章操作,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而且也要合理安排生產前的各個階段,堅持把“為生產創造最安全的條件”作為最根本的要求。嚴格做到“關口前移、超前防范”,為安全提供強有力保障。煤礦企業干部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基層,放到現場,通過教育使職工牢固樹立“生命意識”;通過培訓提高安全技術素質;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執行使其不愿違章,也不敢違章;通過環境優化把危險度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煤炭工業出版社,2009,6
[2]景國勛,楊玉中.煤礦安全系統工程“十一五”.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