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灝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投資者的投資方式也發生重大改變,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因此,上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良好運營。所以本文將從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出發,指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針對這種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內部治理;外部監管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整體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若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的話,這將大大降低我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且將使廣大投資者受到巨大的利益損失,甚至會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本文將揭露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對策來試圖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
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通過鉆法律的空缺、利用關聯方交易、包裝會計信息等手段虛增資產,低估費用來粉飾會計信息,使得會計信息失真,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
財務信息的有用性之一就是它的時效性。《證券法》中明確規定了上市公司中期報告、年度報告等企業重要報告發布的時間,我國大部分企業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發布定期報告,但依有個別企業存在延期現象。與此同時,其余的重大事項披露的往往不及時就比較普遍了。比如有的企業對已經發生的兼并、收購、債務重組等重大事項不及時公布,即使公布也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這樣極大的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全
上市公司在進行信息披露的時候總是刻意回避或隱瞞對自己公司不利的會計信息,傾向于報喜不報憂,對于有利于企業的事情長篇大論,對于不利于企業的事情惜字如金,披露的不全面,過于形式化,避重就輕,遮掩嚴重。如,上市公司的股權變更、股份變動,企業的兼并合并、股票回購等業務的披露經常不詳細,影響投資者投資的判斷和選擇。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內部治理,二是外部監管。
(一)、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原因分析
第一,上市公司內部利益驅使。因為一般核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一般投資者也不會費時費力去核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所以上市公司披露虛假的會計信息獲得的利益遠比真實準確的披露要廉價的多。而且虛假良好的會計信息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進行投資。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可能受到上市的巨大誘惑,盡管沒有達到上市標準,但是通過偽造會計數據進行公司上市,既增加了企業資金的來源,又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第二,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合理。我國部分上市企業會出現“一股獨大”的情況,使得會計信息的披露以滿足大股東的利益為首要要求,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平衡,損害了其他投資者的利益。而且監事會流于形式,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監事會成員大多數都是公司的股東,他們自行決定了會計信息披露的側重點,以自己的利益為先,并沒有真正起到監事會監督、警示的作用。
第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失。會計人員作為上市公司的員工,一方面要遵循會計準則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受制于公司的管理層,聽從管理層的要求,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同時又有高額的利益誘惑,很多會計人員便違背了職業道德,使得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所降低,隱瞞或者部分隱瞞企業真實的會計情況。
(二)、上市公司外部監管原因分析
首先,是我國外部監管機制不到位、會計準則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監管體系并不完善,有很多方面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應該怎么做,企業就鉆這些的空子,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方式進行信息披露,這可能就導致了會計信息的不完整。
其次,會計信息披露的違規成本過低。我國大多數法律法規中,對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懲罰基本上都是行政處罰,秉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這種小力度的懲罰以及模糊的懲罰界限使得很多企業對于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持無所謂的態度,可能違章披露會計信息獲得的利益大于披露真實準確的信息。這也是導致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原因之一。
最后,外部審計缺乏獨立性降低了審計監督的有效性。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需經過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但作為外部審計的重要結構——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行為不規范,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喪失了審計的獨立性,進而成為會計信息失真的幫兇。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制
1、改變公司內部結構,完善相關制度
強化董事會在公司管理上的作用,監事會在公司監督上的作用,強化對企業管理層的約束。擴大企業的內控規模、提高企業的內控水平。上市公司通過內部控制來了解整個企業的財務、人員、經營等活動的流動及變化,加強內控的力度,特別是有關財務方面、會計信息方面的關注,在對外發布會計信息時與內控數據進行比較能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2、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培訓,提高職業道德素養。作為會計人員應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底線,不在強權下低頭,不披露不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二)強化外部監督管理機制
1、加大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處罰力度
相關部門應出臺有關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處理辦法,不光要加大對企業的罰款力度,還應該追究相關責任人、關聯方的責任,用嚴厲的處罰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降低企業會計信息違規出現的次數和頻率。
2、推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互查
推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互查制度,可以讓各事務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從監督其從業行為到監督其審計的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這樣能大大降低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相互勾結披露不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的事情發生。
3、完善會計信息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和完善會計信息監督機制。
我國相關法律部門應根據企業現狀完善法律體系,填補法律漏洞,并制定相應細則,做到有法可依,降低企業對于會計信息中會計方法選擇的自由度,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這需要證監會切實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加大對會計信息審查投入的力度,切實保證披露的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參考文獻:
[1]曹其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經管空間,2015
[2]潘宗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9)
[3]田昆儒.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的決定性因素[M]南開管理評論,2014
[4]楊天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