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全國各地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發展。使得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有了越來越多的閑錢。在近些年流行的個人理財背景下,更多的居民不在將閑錢放在銀行儲存,更愿意將閑錢投資到理財產品中,獲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當前形式下個人理財及個人投資存在哪些誤區,并針對這些誤區給出實際有利的解決對策作出探討。
關鍵詞:個人投資理財;誤區;發展對策
引言:
當前的個人理財、個人投資主要涵蓋這幾方面的內容:一是股票投資;二是國債投資;三是儲蓄理財;四是基金投資。個人理財的內在含義是:居民個人根據自身的財務情況,建立一套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財務規劃,同時參與到一些理財與投資的項目中。本文將談談居民在諸多理財產品中進行投資時所存在的顯著問題及建議對策。
一、我國個人理財和個人投資的幾個誤區
(一)個人理財、個人投資體現在法律上的誤區
目前,我國對金融這塊市場采用的是分行業經營和分行業監管的方式。而金融市場主要劃分了三大行業:一是保險行業;二是證券行業;三是銀行行業。最近幾年,這三大行業的行業監管力度都逐步加強。同時,國家也對這三大行業出臺了對應的金融法律[1]。但現實中的金融產品往往不單純屬于某一金融行業,相反金融產品往往會在這三大行業之間交叉。正是如此,不僅三大金融行業各自的利益難以得到足夠的保障,也使得居民很難放心的理財投資。所以,重新建立一套融合了三大金融行業的完整法律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個人理財、個人投資體現在人員設置上的誤區
理財人員是在個人理財、個人投資的發展中順勢產生的。理財人員的任務是:通過自身的知識幫助理財投資客戶更合理地打理自己的財產。上面談到:金融市場主要劃分了三大行業:一是保險行業;二是證券行業;三是銀行行業。當今,這三大行業都聘請了專業水平較高的理財人員。但無論哪個行業的理財人員都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這主要體現在:這些理財人員對自身所在行業的情況了解較多,而對其他兩大金融行業的了解卻很少,面對某些行業跨度較大的金融產品時,這些理財人員就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所以,三大金融行業盡量培養和聘請綜合性的理財人員就成了亟待解決的事情。
(三)個人理財、個人投資體現在產品品種上的誤區
當前,我國各大金融行業所推出的理財服務和理財產品都比較相似。例如:在銀行業中一般來說都有這些服務或者產品:代理繳費的服務;保險代理的服務;兌換債券的服務;金融政策的服務信息;匯市的服務信息;股市的服務信息。以上這些服務或產品在各家銀行中都有推出。所以,當前的各家銀行往往把目標定位在“拉攏客戶以謀取利潤”這個方向上,而普遍沒有考慮拓展新服務或新產品來盡量吸引客戶。因此,本文認為三大金融行業迅速擺脫產品品種上的誤區是很現實的事情。
(四)個人理財、個人投資體現在宣傳上的誤區
本文認為三大金融業針對個人理財、個人投資的宣傳主要有兩方面的誤區。第一、理財人員在跟客戶宣傳本行業理財產品、投資產品的時候,為了盡量吸引和拉攏客戶,往往采取“報喜不報憂”的方式。所謂“報喜不報憂”就是指:理財人員只是一味宣傳某款產品能帶來的潛在利潤,而對某款產品中的潛在風險卻閉口不談或者談得很少。第二、三大金融業在對理財產品、投資產品做廣告時,一般都選用一些傳統型的宣傳方式。而傳統宣傳方式的宣傳面往往太窄。因此,國內依然有許多居民并不能深刻理解理財的真正含義。
二、我國個人理財和個人投資的長期發展對策
(一)構建綜合性的金融法律體系
針對國家在構建金融法律體系上的誤區,本文建議我國應該構建一套綜合性較強的金融法律體系。這套法律體系至少應該涵蓋以下幾點內容:
(1)理財業務的門檻設置。法律體系中要指明理財業務的門檻:一是理財公司的理財能力達到一定標準;二是理財公司的財務能力達到一定標準;三是公司內部的控制制度足夠完善;四是公司的資本達到一定的要求。
(2)信息公布的規范。法律體系中要說明信息公布的規范:一是理財公司有義務公布理財收費、投資類型和收益率等信息;二是理財公司有義務公布公司業績、管理能力和公司資質等信息;三是理財公司有義務公布支付方式、計費方法和計費標準等信息。
(二)培養綜合性的理財人員
在保險行業、證券行業及銀行行業中,理財人員幾乎都是對自身所在行業的情況了解較多,而對其他兩大金融行業的了解偏少。因此,當這些行業的理財人員在面對行業跨度較大的金融產品時,往往很難給出客戶較為準確的參考建議。于是,本文建議這三大金融業都要充分認識到理財人員的這種不良現狀,除了要求理財人員熟知本行業的知識,還必須要求理財人員多學習另外兩個相關金融行業的知識,從而打造出一批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綜合性理財人員。
(三)大力拓展理財產品的新品種
本文建議三大金融業可以采取“守舊創新”的基本發展策略。所謂金融業的守舊是指:金融業拓展現有的宣傳渠道,尤其在新興媒體上多做廣告,讓更多居民熟悉行業所擁有的金融產品,從而吸引和拉攏更多居民來選購理財產品,保持行業的持久競爭力。所謂金融業的創新是指:各大金融業在堅持原有產品的基礎上,積極開拓一些新的理財服務或理財產品,讓這些新服務和新產品來進一步吸引客戶,從而讓行業的綜合競爭力能夠更上一層樓。
(四)提升理財投資者的理財投資水平
雖然,理財投資者在選購了理財產品、投資產品之后,理財公司都會給理財投資者配備一名專業水平較高的理財人員。但是,理財投資者不能依賴于理財人員的看法和建議,而是應該加強自身理財與投資水平的修養。
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理財投資需要具備練好的投資風險意識,而不是盲目的相信理財人員口中的毫無風險,并且每一位理財投資人員需要詳細了解理財產品,通過多方面的分析,作出正確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如有相關條件,可以向理財人員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實時關注理財產品的最新動態,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向理財公司或者相關理財人員反饋,需要索賠,應立即索要賠償,出現拒賠現象,需要跟有關部分反映,請相關監管部門來維護理財投資人員的權益。以上均是理論意見,面對實際情況還需根據問題,作出對應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宏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障礙與對策[J].中州大學學報,2006(02):44-46.
[2]周煒.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半月),2008(04):87.
[3]王怡然.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投資問題及對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21):30-31.